為因應全球最低稅負制(Global Minimum Tax, GMT), 財政部28日預告修正「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之徵收率」草案,從114年起,符合GMT適用門檻、即合併營收達7.5億歐元的跨國企業,在台灣境內的營利事業,適用的最低稅負(AMT)徵收率為15%,其餘營利事業AMT徵收率維持12%。
財政部初估,約36家企業受影響,其中22家母公司在台灣、14家母公司在境外;新制將於115年申報時適用,中、小型企業及有效稅率達15%的大型企業將不受影響。
在國際經濟全球化及數位化趨勢及潮流下, 許多大型跨國企業會將其利潤轉移到稅率較低的國家或地區,以減少稅務負擔,這種行為使得企業避開高稅率國家的稅收,導致侵蝕各國稅基與稅收受損的問題,引發國際高度關注。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OECD及其成員國推出了全球最低稅負制,確保企業無論在哪個國家或地區產生利潤,都要支付一定的最低稅率,也為各國政府提供更多的稅收收入,用於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
符合年度收入達7.5億歐等兩要件,財部粗估有36家跨國企業受影響
現行台灣營所稅稅率20%,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AMT)徵收率也僅12%,在政府推出多項租稅優惠情況下,近年國內企業的平均有效稅率僅約13%至14%。賦稅署表示,跨國企業集團在台灣境內營利事業成員,如果有效稅率低於15%,將產生GMT補充稅。
而針對 GMT補充稅,如果台灣未採取對應措施,但其他貿易及投資往來密切的國家(或地區)已實施 GMT,這些補充稅將可能被其餘國家課走。這意味著,原本應由台灣徵收的稅收,可能會流入其他已實施 GMT 的國家(或地區)國庫,造成台灣稅收的流失。
因此,隨著國際社會廣泛接受GMT,台灣必須考慮其在這場不可逆轉的國際稅制改革浪潮中的立場,財政部賦稅署指出,符合2要件之跨國企業,將自114年度起,其在台灣境內的營利事業,適用的AMT徵收率從現行的12%調整為15%。
第一要件為「符合GMT適用門檻」,官員解釋,跨國企業集團前4個財務會計年度中,任2個年度合併財務報表的全年度收入達7.5億歐元,即為 GMT適用門檻;第二,若該跨國企業符合門檻,並且其在台灣境內營利事業的AMT徵收率低於15%,就會是該修正案的影響企業範圍。
官員指出,此次調高AMT徵收率,粗估將有36間有效稅率(AMT徵收率)小於15%的企業受影響,包含22家母公司在台灣境內、以及14家母公司在台灣境外的企業,並也強調,中、小型企業及有效稅率原本就達15%的大型企業,不會受到影響,兼顧大小型企業稅負衡平。
官員表示,整體來看,針對大型跨國企業提高AMT徵收率一定會讓整體企業有效稅率提高,但對於個別企業可能的稅額影響,或對整體營所稅的影響數,目前都還沒辦法計算具體數字。
國際稅制改革浪潮,日韓星今年已開始實施GMT
2016年,OECD成立了包容性架構,進一步推動 BEPS 計畫,重點之一就是應對數位化經濟所帶來的課稅挑戰,並促成了兩項支柱改革的誕生,其中第二支柱就是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
財政部表示,GMT要求跨國企業集團在其運營的每個國家繳納至少 15% 的有效稅率,這一措施已獲得廣泛支持,OECD 包容性架構的 147 個成員國中有 142 個成員表示支持,且已有60國家(地區)公開宣布採行因應GMT措施。
例如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我國鄰近國家,及主要貿易夥伴國,如歐盟成員國、加拿大,分別於113年或114年實施GMT,其餘國家預期也將陸續發布因應GMT的措施,可見GMT已為不可逆及難以抵抗之國際稅制改革浪潮,營利事業繳納有效稅率5%已為國際共識。
調高AMT是接軌GMT的第一步,財長承諾盡快真正接軌
不過,台灣現行採用的營利事業基本所得額(AMT)與全球最低稅負制(GMT)的計算邏輯不相同, AMT 是以課稅所得為基礎,而 GMT 是以財務會計所得為基礎;同時, AMT 針對的是國內的稅制安排,而 GMT 是全球性的,要求跨國企業在每個國家都達到最低稅率。
財政部部長莊翠雲日前對媒體談話表示,會「盡快」讓台灣接軌全球最低稅負制,並表示若台灣如果不做,就會將課稅權「拱手讓人」,財政部一直在蒐集國際資料和研訂相關草案。
財政部表示,修改AMT徵收率是接軌GMT的第一步措施,台灣要直接接軌GMT的話,必須符合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規範、採用同一基準,這部分的修法範圍和複雜度都會比調整AMT徵收率更高;中長期除了關注已採行GMT國家的情況和未採行國家的相關因應措施,也會逐步規劃導入符合國際標準的G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