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案30年 沈慶京經歷7位台北市長「容積率政治學」

政治

京華城弊案愈演愈烈,台北地檢署及法務部廉政署今(30)日凌晨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聲押禁見獲准後,為釐清錢是否流入前台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口袋,今早北檢主任檢察官江貞諭及廉政署副署長林漢強親自帶隊,分頭前往柯文哲位於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的「大安尚御」住處、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住處,以及位於台玻大樓內的柯文哲辦公室等處搜索。

身為主角的沈慶京,近日動作頻頻,他的聲明稿發得比檢方更及時。

「從年輕到現在,從來沒有跟官員妥協或送過紅包。正因為不妥協不送紅包,到今天京華城才會黑鍋揹這麼大,吃了這麼多的虧,大家還以為我晚節不保。」面臨聲押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在被約談前的聲明稿這麼說。

京華城案經歷了30年,讓沈慶京有感而發的說「從年輕到現在」,經過7任台北市長,演變成今天容積率大增,卻讓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都捲入風暴,然而這個牽涉到百億元的大案子容積率問題,卻有它自身的歷史淵源、經手的台北市長從吳伯雄、黃大洲、陳水扁、馬英九、郝龍斌、柯文哲到蔣萬安,不同台北市長的立場,也造就了今日這個「都更絞肉機」。

歷經30年的京華城案,容積率一飆高就變成收賄案

80年代,台北市府為了要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府內多次討論,認為台北市區不宜留存大型工業用地,1982年,許水德擔任台北市長,針對市區內六塊大型工業及農業用地進行通盤檢討,將原址的唐榮鐵工廠土地招標。沈慶京原有意一起買下唐榮鐵工廠高雄廠,因不熟悉南部環境而作罷。為穩操勝算,集中火力在台北八德路土地,他認為,北市八德路這塊土地「地雷」不少,最大的一顆是唐榮舊廠房,屆時實物移交,拆除花費成本勢必不少,再來是轉角民房,進行整體開發時,可能需要再付一筆費用。

參與競標,威京集團內部原本不看好,1987年4月投標,直到7月中旬,國有財產局打電話通知得標,且比第二標東帝士高出1億5千萬元,11月中旬,威京集團向北市政府提出「京華城再開發計劃報告書」,申請所在地的工業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粗估投資金額120餘億元。

隔年7月。台北市全面實施容積率規定。京華城趕搭在容積率規定實施前最後一班列車,但在當時台北市長吳伯雄眼中,認為工業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威京集團必須捐地三成,才算回饋公益。

吳伯雄做出3點裁決,第一,捐地三成,土地產權必須登記市府名下。第二,建物依照容積率500%、開放空間50%的規定興建,第三,並須增建扣除30%土地的20%樓板面積為停車空間。

當時的背景是,吳伯雄積極鼓勵民間投資,北市三大土地開發案-京華城開發案、「關渡平原開發案」、「社子島開發案」。

黃大洲讓容積率比照「商三」用地,提高到百分之560

然而,容積率在開發者眼中是獲利的關鍵要素,在市長眼中卻是個政治議題,30年前的沈慶京,首次感受到「容積率」政治學,台北市議會內,幾位議員輪番抨擊京華再開發案,第二天媒體報導議員們的抨擊之詞,指市府官商勾結、圖利他人,威京在此案獲得暴利。

京華城的都更案因容積率可達到840%引發弊案爭議。(攝影/鄭國強)

1990年台北市長改由黃大洲接任,內政部長為徐水德。內政部會議結果認為捐地不利業主整體開發,裁決不捐地,1991年2月13日公告都市計畫主要計畫,並報請內政部核准,面積為120284平方公尺,容積率為560%。

1998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最後一年,威京捐地後,京華城申請建照興建球體購物中心,獲准樓地板面積為111919平方公尺,容積率為678.91%。建案完工,北市府再要求京華城捐贈2.2億元興建公園廣場設施和偶戲博物館。京華城2001年風光開幕,號稱為全台最大購物中心。

郝市府計算時扣掉3成捐地,容積率暴跌

郝龍斌上台後,沈慶京遇到亂流,也是和台北市政府關係最緊張的一次。2010年,沈慶京想要改建京華城,向市政府提出改建案。

但沈慶京指控北市府驟然推翻公告的都市計畫主要計畫,指摘京華城容積率只有392%,京華城歷經六次送件,爭取恢復560%,全被打回票。他氣憤的在新聞稿裡面說「京華城額外捐出大量土地和金錢回饋市民,豈有在捐地捐錢後,容積反而變更少之理。」

威京集團爭取恢復容積率為560%,可放寬住宅使用,未來才能考慮增建觀光旅館、住宅等投資項目。然而讓沈慶京更氣憤的是,2014年台北市政府認定京華城基地西北角小地主無須返還京華城代捐的土地和價金,致京華城求償無門。這時,有一批地主向監察院陳情。

監察院糾正市政府,沈和郝家軍結下樑子

2016年,台北市長已經從郝龍斌變成柯文哲,監察院指出,京華城於1991年以捐地三成變更土地,捐地前容積率為392%捐地後剩餘七成的土地容積率,應為560%,並糾正台北市政府,隔年,北市府都審會通過容積率回到560%。

經歷多屆台北市長,沈慶京曾向友人透露,黃大洲最有專業知識,郝龍斌最政治化,只要身邊的人講什麼、下面的人講什麼,他就轉向,而馬英九最無能。

京華城從吳伯雄擔任台北市長開始申請,歷經7位台北市長,這塊肥沃的土地,最終還是產生了弊案。(製表/鄭國強/資料來源/威京集團聲明稿,監察院新聞稿,各大媒體報導)


柯文哲在前四年任期,對京華城都更條件沒有多大變化,較傾向郝龍斌政府時期,並在2018年刪除都市計畫公告允建保障京華城的樓地板面積120284平方公尺,這時期的沈慶京和柯文哲並沒有什麼淵源。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小平說,應曉薇和沈慶京是結拜的兄妹,沈也是應的金主,透過應曉薇,沈慶京和柯文哲開始有了接觸。之後柯文哲和沈慶京有了往來,甚至去年總統大選,在藍白合之前,據說沈慶京還曾對國民黨保證,可以說服柯文哲合作,足見兩人交情已非一般。

柯文哲邁入第二任,對京華城案願意放寬

沈慶京持續向台北市政府陳情,訴求回復(民國)80年2月13日,黃大洲市長時期這塊土地在都市計畫公告的原文字及原意,希望能同意再次修訂都市計畫,回復12萬坪樓地板面積保障。這個希望在2020年7月破滅,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確定京華城敗訴「允建樓地板面積保障」僅為一次性保障,不能再次適用。

知情人士指出,柯文哲進入台北市長第二任後,對京華城都更條件轉向放寬。尤其在2020年,威京集團提出「韌性城市貢獻」、「智慧城市貢獻」及「宜居城市貢獻」等獎勵項目,給予按「第三種商業區」之基準容積率(上限為560%)外加最高20%之容積獎勵的計畫,加計容積移轉最高30%,上限可達50%,是讓560%得以暴增到840%的關鍵。

從2020年到2021年,專家學者會議、都委會議、京華城案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上,都有專家提出反對意見,針對計畫中自創的「韌性城市貢獻」、「智慧城市貢獻」及「宜居城市貢獻」無法接受。

被監院認定自創容積獎勵方式,都更案升級為弊案

關鍵在2021年9月都市計劃委員會,主席彭振聲裁示通過,10月12日由彭振聲代表蓋下柯文哲「甲章」決行,核可都委會決議,正式讓京華城獲得容積,以及市府給予多達30%容積移轉。其中,京華城以44億容移代金向市府購入15%,邁向史上最高840%容積率。

這個決策,在今年1月,監察院糾正北市府自創「韌性城市貢獻」、「智慧城市貢獻」及「宜居城市貢獻」等獎勵項目之後,從爭議漸漸演變成疑似收賄弊案。

但在沈慶京的觀點,京華城案是「法令欠缺,地方政府修法的速度跟不上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成為政治人物挾怨報復的犧牲品」,2018年營收50億元,經營18年,若將折舊算進去,賠掉130億元,現金燒掉60億元以上。

2018年喊賣,三次流標,主辦行凱基銀建議中石化集團與標,中石化集團的鼎越以372億1萬元標回,如今發展成弊案,應曉薇、柯文哲和自己先後被搜索、約談,聲押,呼應了他曾說的「京華城曾經是我幻想的驕傲,但是也是我18年的悲傷。」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