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臨床前20名醫師名單揭曉》「高齡醫學」陳亮恭蟬聯5年奪冠

醫療保健

美國史丹佛大學近期發布了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今年是連續第5年發表,其中台灣的表現備受矚目,尤其是在臨床醫學領域。

這份名單根據學者的論文影響力、引用次數等多項指標,挑選出全球約22萬名科學家,而台灣總共有1,407人入選,臨床醫學領域則有356人上榜,相較於去年增加了20人。

在臨床醫學領域,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連續5年蟬聯台灣第一名,他的全球排名也不斷提升,從2022年的6,529名,躍升至2024年的2,620名,除了自身在醫學領域上的傑出表現,也反映台灣在高齡醫學與臨床研究上的領先地位。

北榮今年首次超越台大,共6名醫師入榜

北榮體系在今年首次超越台大,共有6名醫師入榜,表現相當亮眼,顯示出北榮在臨床研究方面的快速進步;而台大則有4名醫師上榜,與去年相比少了4人,但台大長期以來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經科學等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這些領域的研究不僅提升了台灣的醫療水平,也讓該院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至於長庚醫院同樣是台灣醫療界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器官移植和癌症治療領域展現出色。該院醫師團隊積極參與國際科研合作,並經常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高影響力的研究論文。在此次榜單中,長庚共有3名醫師上榜,表明其科研實力依然強勁。

除了北榮和台大外,長庚、高醫、馬偕、中研院、花蓮慈濟等醫院和研究機構的醫師也榜上有名。

排名前20的台灣臨床醫師中,陳亮恭蟬聯全國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國衛院的曾慶孝及台大癌醫中心榮譽院長鄭安理,兩人在癌症研究領域的表現廣受國際矚目。值得注意的是,花蓮慈濟的泌尿科醫師郭漢崇名列第7,代表東部地區的醫學實力。另外,南部的高雄醫學大學(高醫)今年有2名醫師入榜,反映出高醫在心血管、內分泌及肝病研究上的突出表現,且持續推動區域醫療水平的提升。

不過上榜的醫師名單中,99%在雙北地區、只有1位在花蓮、1位在高雄,也突顯出有頂留名醫的醫療資源,仍集中在大都會地區。

陳亮恭專注「衰弱老人」研究、致力改善台灣高齡化社會的醫療系統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峻,陳亮恭的研究對於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及健康管理的貢獻尤其重要。其研究重點在於高齡病患的全人照護,特別是針對衰弱老人的整體醫療服務規劃,這對於逐漸步入高齡化的台灣社會至關重要。

過去幾年,陳亮恭不斷在各報章雜誌、公開演講中強調「肌少症」的重要性。他接受《信傳媒》訪問時曾指出,肌肉流失是一個持續性過程,「沒有人會到65歲肌肉『突然』開始流失,人體各器官的頂峰大約是25歲上下,之後會開始往下走但還不明顯,50歲是一個較明顯的轉折點,65歲後肌肉流失更快,每年流失1.5-2.5%的肌肉量。」

過去常認為肌少症是老人變老的過程、不是一個疾病,但隨著國人越來越長壽、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發現肌肉流失到一個程度,其實活動力會衰弱,跌倒、骨折、住院跟死亡率的風險也會增加。

陳亮恭也指出,熟齡退休族偏好以「粗茶淡飯」控制飲食,「但其實如果沒有三高病史或醫師特別指示,並不需要特別節制營養的攝取,蛋白質的攝取上若不足,更不易增加肌肉量。」

陳亮恭不僅在臨床實踐上貢獻卓著,他也推動了「整合照護」模式,將多學科的醫療團隊如內科、復健、心理等領域整合起來,共同為高齡病患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他主張,針對老年人,不僅要進行單一疾病的治療,更要關注他們的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支持。他也呼籲政府應投入更高比例的預算,用於高齡醫學和相關的社會服務。

陳亮恭強調,針對老年人,不僅要進行單一疾病的治療,更要關注他們的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支持。(圖片來源/StockSnap@pixabay)

癌症、精神健康問題仍是醫療重點

在臨床醫學領域,癌症研究和精神醫學的發展尤為重要。台大癌醫中心榮譽院長鄭安理和現任院長楊志新分別位列全國第2與第3名,這兩位專家領導的癌症研究團隊在國際上備受矚目。鄭安理專長於癌症治療和研究,致力於探索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法,而楊志新則專注於癌症分子機制的研究,對於提升癌症治療的精準性具重要意義。

此外,隨著社會壓力增大,精神健康問題如憂鬱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精神醫學的研究不僅專注於診斷和治療,還涵蓋了預防措施、社會心理干預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例如許多醫院已開始推動社區精神健康計劃,致力於早期發現並干預精神健康問題,盼能幫助病人康復,也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

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這份名單不僅是對個別科學家努力的肯定,也突顯出台灣整體科研實力的提升,尤其是在臨床醫學領域,台灣醫師持續展現出色的研究成果與國際影響力。不過有專家也提醒,全球的競爭日益激烈,台灣在科研上仍需加強投入、加強在醫學研究上的國際合作,並持續提升醫療服務的品質,以應對各種挑戰,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持續保持優勢。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