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後AI超越人類集體智慧 政大吳思華:台灣未來領導者須具備四大特質

人工智慧

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迅速崛起,全球產業和社會正進入一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新時代。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前政大校長思華在2024年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年會上,探討了AI如何徹底改變產業格局,並強調未來領導者所需具備的特質以及台灣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吳思華認為,台灣在這個關鍵時刻有機會站上全球舞台,但關鍵在於培養適應AI時代的產業領導人,這些人不僅要具備創新精神,更要能在生態系中扮演協調者的角色;並且,台灣的未來不僅在於科技的進步,更在於是否能夠在AI時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吳強調,未來的領導者應該成為「造局者」,以人文精神開創新的世界,帶領台灣走向全球舞台,並實現永續的價值。

2049年超越人類的集體智慧,AI將顛覆產業與管理模式

AI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對產業與社會的影響深遠。吳思華指出,AI的進步速度驚人,2049年AI可能超越人類的集體智慧,這將帶來一個與人類平行的「孿生人世界」,AI將不再僅僅是工具,而是與人類平行協作的智能體,這使得產業格局面臨重大變革,尤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

從管理學的觀點來看,吳思華指出,最大衝擊當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主管,過去的管理者可以要求員工照著規章制度努力地去做事,但未來員工是用AI或與AI合作,並從而產生全新知識,事先無法預期工作成果。也就是說傳統的層級式管理方式可能無法應對未來的挑戰。

吳指出,未來的管理者將需要採取更為有機、分散的管理模式,就如同大學校長和媒體總編輯,管理者不再是上級指揮下屬,而是要協調各方專業人才,讓他們在自主的情況下發揮創意和專業能力,並確保整體的運作協調;換句話說,未來的企業可能需要放棄過去習以為常的層級式或官僚式的管理方式,改而走向有機的自由與自主模式。這種有機的管理方式將適應AI時代的產業變革。

台灣短期內仍保優勢,吳思華:AI仍在初期「軍備競賽」局面

在AI革命的浪潮下,台灣是否能抓住機遇成為關鍵問題。吳思華強調,台灣過去在網路經濟崛起的時期曾缺席,但如今的AI時代為台灣提供了重新站上世界舞台的契機,他指出,台灣擁有強大的科技產業基礎,尤其在硬體領域上,台灣可以在AI技術的應用與開發中扮演重要角色。

短期內,台灣的科技產業將持續在AI時代中發揮重要的生產供應者角色;然而,中期挑戰也不容忽視,特別是數據主權問題,吳思華認為,數據將成為未來最關鍵的競爭資源,如何建構大型數據庫,同時保障個人隱私和機構的數據主權,將是未來產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吳還指出,目前全球每年購買AI設備的支出高達500億美元,但實際能產生具體應用的產品卻不到十分之一,這表明AI技術目前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全球正處於類似「軍備競賽」的局面;對於台灣來說,如何有效應用AI技術並挖掘出真正的價值,將是決定未來產業成功的關鍵,如同有了很多鏟子但還沒能挖到金礦,「如何挖到那個金礦才是下個世代值得關心的課題」

未來領導人:教育者、創新者、革命家與智者

AI時代的來臨將需要不同於過去的產業領導者。吳思華認為,未來的領導人將不僅是企業的CEO,更需要具備多重角色,成為生態系的樞紐,他將未來領導人的特質歸納為4個角色:教育者、創新者、革命家和賢明智者。

教育者:未來的領導人需要具備宏觀視野,能夠精準提問並引導團隊進行創新。這不僅包括對員工的教育,也包括與AI系統的有效互動,幫助企業內每一個人提升能力。

創新者:AI時代需要領導人具備創新精神,能夠結合AI智能並以人為本,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並賦予每一份資源更大的價值。

革命家:未來的領導者不僅要適應變革,還需勇於推動變革,對未來產業發展有明確的主張。他們需要具備挑戰現狀的勇氣,成為推動生態系變革的關鍵人物。

賢明智者:AI時代帶來的新問題將考驗領導人的智慧,如何在公利與私益間取得平衡,如何引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都將是未來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吳思華說,「如果從教育的觀點準備培養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的領導者,一定要讓他成為生態系的樞紐而不只是組織的 CEO,不僅是把自己的公司管好,更要將整個生態系經營起來,成為其中的樞紐

務實理想主義、以人為本,引領台灣走向世界

總結吳思華教授的觀點,他認為台灣未來的領導者應該是「務實的理想主義者」,領導者不僅要務實經營企業,還要以理想和社會責任為指導,推動整個生態系的共生與發展,並且他們應關注台灣如何在全球產業競爭中發揮作用,並以人文精神出發,創造新的經濟典範。

AI時代的來臨為台灣產業提供了轉型的契機,台灣的生活品質和產業基礎給予未來領導人豐厚的條件。吳思華表示,未來十年內,台灣有望誕生像Amazon、Google這樣的國際級企業,關鍵在於能否培養出具備教育者、創新者、革命家和賢明智者特質的產業領導者。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