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演員朴志雅在戲劇《黑暗榮耀》中飾演宋慧喬(劇中飾文同珢)的母親鄭美熙,因精湛演技獲得好評,9月30日凌晨卻因腦出血昏迷不治身亡,享年52歲。
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位列台灣10大死因,平均每年奪走約1萬多條寶貴性命。
中風指的是腦部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可分為腦內動脈破裂造成的「出血性中風」(俗稱腦溢血),以及動脈血管阻塞導致「缺血性中風」2種,而腦血管疾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較難以被發現及控制。
前高雄市民生醫院內科部部主任吳明仁表示,以「腦動脈瘤」為例,大多是安排健康檢查時才被意外發現,或是動脈瘤太大引起梗塞性中風或類似腫瘤壓迫性效應,甚至是嚴重到動脈瘤已破裂出血後才被發現。
「若腦動脈瘤未及早發現,待已發展至破裂發生出血性腦中風,容易導致昏迷,甚至死亡。但其實,腦中風可以藉由定期健康檢查、積極的慢性病與生活管理來做好前端預防。」吳明仁強調。
民眾要如何區分「缺血性」還是「出血性」中風?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奐之指出,缺血性中風約佔所有腦中風案例的7-8成,其餘2-3成則為出血性中風。「一般說來,缺血性中風的患者會交由神經內科醫師收治,而出血性中風則會交由神經外科醫師收治。」
出血性中風,俗稱自發性腦出血,就較廣義定義而言又可再區分為腦實質出血(ICH,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及蜘蛛膜下腔出血(SAH,subarachnoid hemorrhage)。王奐之表示,後者的成因絕大多數為顱內動脈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的破裂,少數為顱內動靜脈畸型(AVM,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所引致,其治療和處置原則和腦實質出血大不相同。
那民眾要如何區分是缺血性中風還是出血性中風呢?
「腦實質出血(ICH),或是簡略地稱做腦出血,一旦發生,其死亡率較缺血性中風來得高,一個月內死亡率可高達50-60%。」王奐之表示,腦出血發生時的症狀和缺血性中風一般而言無法區分,「雖較舊的文獻指出缺血性中風常發生在休息或睡眠時,而在活動、心情激動或出力時發生的中風多半為腦出血,但近幾年的文獻均指出在客觀證據上其實沒辦法單純以病史和臨床症狀來對兩者作區分。」
他進一步指出,由於兩者治療方向不太相同,因此目前都是建議民眾在發現疑似中風發作的患者時,應盡速安排就醫(以送至急診為佳),理想狀況是要在中風發作後3小時內得到醫療照護。「送至醫院後,診治的醫師就會儘速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掃描,以區分究竟是缺血性或是腦出血。」
腦出血是否一定需要手術治療?
要如何治療?
王奐之表示,依據出血的位置、出血量、病患年紀、意識狀態等各種因素,腦出血的後續治療選擇可能是單純觀察、手術清除血塊,或手術放置引流管等。「由於每個腦出血病患的預後不一,因此在目前美國心臟及中風協會的最新版腦出血治療準則建議當中有提到所謂的『出血性中風指數(ICH score)』,指數的分數為1至6分,越高分表示預後越差。」
至於是否需要手術治療,王奐之提到首要的判斷依據還是在於出血的狀況是否會危及生命,次要考量是意識狀態,最後才是包含肌力、視野、語言等神經功能。「一般說來,手術對於『是否能救命』的效果較明確,但若在手術前已陷入昏迷,意識狀態和其他神經功能恢復的可能性往往無法預測。若患者年紀較大,合併有其他器官功能的異常,或是有服用抗凝血劑及阿斯匹靈類的藥物,則手術風險又更高。」
王奐之表示,接受手術後,依據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況,或多或少都會發生如發燒、電解質不平衡、感染、肝腎功能異常等併發症,「手術後能否順利脫離呼吸器也難以判斷;因此住院日數的長短往往差距很大,但若一切順利,患者多半在2-3週內可順利出院。」
除了控制三高,如何預防腦中風?
至於要如何預防腦中風?
吳明仁表示,腦中風可藉由定期健檢、積極的慢性病與生活管理來做好前端預防,「例如養成每週150分鐘以上的規律中強度運度習慣、維持理想體重,並注意健康均衡的飲食,選擇原食物及多纖維攝取、避免過多加工食品、控制飽和脂肪及鹽分攝取。」
除此之外,吳明仁也建議充足睡眠與休息、適度管理壓力及學習應對壓力的方法,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勿飲酒過量及戒菸,更可以大大降低風險。」他也提醒患有三高等慢性病的民眾,需持續監測血壓、血脂和血糖,並配合積極治療控制高血壓及糖尿病。
王奐之則認為,以預防的角度來看,其實除了控制血壓外,文獻上並沒有其他強烈的建議。「一般認為天氣的急速變化,血管管壁的急遽收縮和舒張可能容易導致中風的發生,因此建議在冷颼颼的寒冬中務必注意保暖,尤其是高危險的老人族群;除了身體保暖外,頭部的保暖也要特別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