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獲獎 他曾到過台大演講也點出台灣重要性

總體經濟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4日揭曉,由經濟學家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強森(Simon Johnson)與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三人共同奪得,獲獎原因為研究社會制度如何形成及影響國家繁榮,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國家富裕;而有些國家貧窮,並證明了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

羅賓森曾到台大演講

其中阿西莫格魯及羅賓森是《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一書作者,以全球史為素材,運用嚴謹的經濟學與政治學洞見,解釋國家之所以邁向富裕或貧窮,是源自於「政治與制度」的差異。本書所提出的嶄新觀點,也改變許多讀者看待世界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羅賓森還在2018年12月6日訪問台大經濟系,並以The Narrow Corridor to Liberty: implications for inequality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

三位美國教授共同獲獎,研究「制度如何影響繁榮」

2024年諾貝爾獎今(14)日公布最後一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最終結果由任教於美國的3名學者,分別是任職於自麻省理工學院的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西蒙•強森(Simon Johnson),以及任職於芝加哥大學的詹姆士.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共同獲獎。

諾貝爾官方也公布了三人共同獲獎的原因是,「關於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及影響繁榮」,並指出獲獎學者的貢獻在於幫助理解國家之間繁榮程度差異的原因,同時也證明了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他們的研究發現,健全的制度是推動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因素;相反地,如果法治較差且剝削民眾的社會,通常無法帶來成長或變得更好,因此獲獎者的研究幫助了人們理解其中原因。

根據獲獎者的研究內容指出,造成國家繁榮差異的一種解釋是殖民時期引入的社會制度,當貧窮國家在被殖民時,往往會引入包容性制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促進了該地區人口普遍繁榮;反之,原本曾經富裕的前殖民地變得貧窮,也是出自同一個原因。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式名稱為「瑞典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表彰經濟學領域傑出研究者的獎項,被廣泛認為是經濟學的最高獎;此獎項由瑞典中央銀行設立,以紀念19世紀瑞典商人兼化學家諾貝爾(Alfred Nobel)。

羅賓森在2018年12月6日訪問台大經濟系,並發表專題演講。(圖片來源/台大經濟系)

這兩位獲獎者也是《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作者,曾撰寫文章提及台灣

其中兩位獲獎者Daron Acemoglu與James A. Robinson也是其中《國家為什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這本暢銷巨著,以及《自由的窄廊》(The Narrow Corridor)的作者。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主要是講述作者的研究顯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糟糕的政策很可能不是因為執政者愚笨無知,而是他們刻意圖利支持其權力的特權菁英,代價是整體社會的利益。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這個社會採行何種經濟制度與政治制度。

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這是「廣納型制度」,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但若相反,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作者則稱為「榨取型制度」,那麼國家必然走向衰敗,

值得注意的是,Daron Acemoglu與James A. Robinson也曾在2022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之際撰寫文章,提醒國際社會,台灣對中國有多重要,而民主世界同樣應該重視台灣

該篇文章內容也指出,香港和台灣雖繼承了中國文化,但他們卻採取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台灣的例子則更發人深省,1980年代起,台灣在民眾廣泛參與之下發展出堅實的民主制度;不管中共如何強烈恫嚇,都無法熄滅人們參與政治、抱怨不公不義、取代行為不端領袖的渴望。台灣之所以重要,是因他指出中國另一條政治道路,一條長期鞏固西方自由和繁榮的道路。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