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年陷入危機》醫療人力隱憂未解...台大醫院、台灣醫學會盼破解困境

健保改革

明(2025)年是台灣健保實施30年,在國際上雖被視為成功典範,但近年來面臨多方面的困境,包括健保財務壓力、醫護人員短缺、資源分配不均、薪資結構不合理、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挑戰。

台大醫院與台灣醫學會於7日舉辦高峰論壇記者會,為9日、10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高峰論壇「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創新」拉開序幕,論壇中將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全民健保財務、服務、治理層面的改革需求。

針對健保實施近30年對醫療照護的改變,以及百年一次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對國人健康的衝擊和挑戰,台灣醫學會所屬的科學論文索引(SCI)期刊「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特別出版一本集結14篇論文的專刊來探討健保制度的改革方向。

論壇主持人、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詹長權先指出,「談健保跟治療疾病一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社會不要期待快速的答案或是解方,我們這次是想創造一個討論的空間、大家集思廣益。」

詹長權點出重點,「其實這次要討論的是整體台灣社會、政府、人民在醫療的投資不夠,不用去怪任一部門,因為整體投入就是不夠。如果要讓我們的壽命、醫療品質做到那麼好,真的要再投資。」

醫療人力增長不足,仍低於國際標準

詹長權發表於台灣醫學會期刊「台灣醫誌」中的《台灣健康照護系統在新冠大流行後的挑戰與韌性》文中指出,自全民健保推出以來,台灣的醫師數量從1995年的24,462人(每千人口1.1人)增加到2022年的54,014人(每千人口2.2人),與此同一時期註冊專業護理師的人數從27,038人(每千人口1.3人)增加到140,514人(每千人口6.0人),「然而這2項數據仍低於2021年OECD 國家的平均值的每千人口3.7名醫師和9.2名護理師。」相比之下,日本和韓國每千人口各有2.6名執業醫師及12.1名和8.8名護理師。

而台灣的健保從健康照護的財務和人力資源的角度來看,已實質成為國人主要的醫療保健系統,詹長權認為,這一個依賴強大的私立醫療服務提供者的網絡所建構的涵蓋全民健康照護體系,成功地提供被保險人兼顧可近性及全面性的醫療服務。

「台灣的醫學中心數量從1995年的9家增加到2022年的21家,新增的12家醫學中心均為民營機構。」他指出,台灣醫學中心的地理分佈不均,其中半數集中於台北市和新北市,自1995年以來的政府更迭,均未能有效改善鄉村和偏遠地區保險人群在三級醫療機構的醫學中心就醫可及性不足的問題。

詹長權認為,只要願意啟動專業對話,健保改革仍然有望。(攝影/陳稚華)

建立對話與專業平台,才能促進健保改革

詹長權指出,台灣醫療的方便性、可近性已經做得非常好,「截至2022年,私立醫學中心擁有20,557個病床,且11,998家私立診所雇用了18,867名醫生,確保了在健保系統下的高度醫療可近性。」

「但品質要再提升就需要經費。」他表示,這次發表的論文也希望專家學者提出如何讓健保收支更透明,「更透明後就會有一個共同感,讓大家知道原來我繳很少的錢,但用得很多,到時候再繳多一點大家會買單,但這個訊息要透明,團結性才會起來。」

他也認為,一旦有了經費跟品質的要求,這幾年不斷在討論的醫療人力問題,相對就比較容易解決,「這需要結構性地處理,而不是挖東西牆補西牆,只是暫時編個預算,當然硬擠一定要,但是要根本改善我們醫療的環境,醫師、藥師、護理師在很關鍵的醫療服務過程裡,他們的專業應該受到尊重。」

詹長權表示,只要願意啟動這樣的對話,以及各界的配合,健保改革仍然有望,「希望在以後每個月健保費開會的過程,當中的委員能夠接受到最新的醫學知識跟醫學的需求,是從專業而不是從某個團體去講。」

他強調,從歷史來看,台灣重要的醫學改革、醫療機構的建立,台灣醫學會都是責無旁貸,「我們希望這是個啟動,社會的對話越多,啟動速度會越快,台灣醫學會做了一個非常中性、專業的平台,這是社會的需要。」

台大歷史系退休教授張秀蓉表示,《臺灣醫學會風華雙甲子》主要將台灣醫學會成立的背景、運作、成就作歷史性的回顧。(攝影/陳稚華)
台灣醫學會副秘書長李宜家教授(右)表示,台灣醫學會至今已有122年歷史,適逢年會,將與同為1902年創立的「日本醫學會」(The Japan Medical Societies Federation)展開學術交流。(攝影/陳稚華)

新冠疫情暴露醫療人力隱憂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則表示,全世界其實不只是醫療缺人力,現在是只要是相對先進的國家,都因高齡化與少子化,對各個不同層面的影響都非常大。而人力問題也因新冠疫情的關係,讓年輕醫護同仁感受到巨大壓力,「畢竟他們很多都沒有經歷過SARS,假如這個工作辛苦,又沒有辦法得到年輕人認爲合理的報酬,當然就會有人力的缺損,這裡面我比較擔心的是人力缺損問題。」

吳明賢舉韓國醫療為例,「韓國每10萬人口的醫生數事實上是比台灣多,但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從3000多個醫學生一下子要變成5000多個,到現在還沒有結論。為什麼韓國比我們多?主要還是醫生的分布不平等,他們年輕人都去做可以賺錢、風險又小譬如說醫美,還有一些小科,就拉掉很多。所以韓國的醫療崩壞、急診發生類似台灣的邱小妹事件,是從小兒科開始。」

他進一步指出,小兒科很多醫學中心晚上都不開急診,所以台灣目前小兒科年輕醫師仍招不滿,已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警訊。「我不覺得韓國的情形不會在台灣發生,這也是我個人比較憂心忡忡的部分。」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台灣目前小兒科年輕醫師仍招不滿,已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警訊。(攝影/陳稚華)

吳明賢指出,比較台灣、美國跟加拿大醫療,「美國的保險是you can do something, some time,你繳的比較便宜,就不可能每個手術都可以做、每個藥都可以用,美國看醫生也不是你想看就可以看。加拿大則是anything、some time,加拿大是公醫制度跟英國一樣,但是你可能要開一個 elective surgery(非急需手術)要等半年以上,甚至有些癌症常常都讓他自然死亡,第4期就不給患者治療,因為排不進去。只有台灣是anything, any time,但是這樣子需要夠用的醫療人力,不能老是靠血汗醫護撐起來。

健保制度的長期穩定與改革,必須依賴政策透明、社會共識以及專業支持的結合,詹長權也強調,希望這次論壇和透過學者發表的論文,讓台灣社會推動一個更具永續性的健保體系,確保全民健康的保障在未來能夠持續下去。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