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是社交?金融生活調查曝財務脆弱者4大特性 近8成受訪者認「支應生活」不輕鬆

金融

台灣金融研訓院2日發布最新台灣金融生活調查結果,其中相較於2年的調查,主要有5大發現,包括民眾防詐意識提升、購屋與投資熱潮帶動借貸需求提升、通膨有感導致支應生活壓力增加、緊急籌款能力有進步以及疫情強化保險意識。

66%受訪者有自信能夠拒絕金融詐騙,79.3%認「支應生活」不再輕鬆

台灣金融生活調查是從2020年起每2年舉辦一次,今年度的調查期間是在5~6月進行,以家用電話訪問的方式採訪20歲以上民眾,其樣本數為3009人,各別詢問受訪者對於自身財力、金融服務取得、金融素養、他人支援以及其他金融行為,進行問券調查。

其中,調查顯示,有超過6成5的受訪者有自信能夠拒絕與破解金融詐騙;其次在調查期間因為房市正火熱,也連帶反映今年上半年的購屋與投資熱潮,使得民眾向正規的金融機構借貸需求攀升,比例從2022年的43.6%增至56.3%;向親友或地下錢莊借貸的比例則下降。 

另外,受到2022年以來整體通膨上升,台灣民眾的日常支出也面臨挑戰,有79.3%的受訪者表示「支應生活能力」已不再輕鬆;至於在「緊急籌款能力」上(指一周內能否籌到10萬元),根據調查顯示,2022年的統計約有18.8%無法籌到,今年則下降至17.6%,意味著緊急籌款的能力略有進步,其中向金融機構管道籌錢(銀行貸款、變賣股票)的比例增加。

除此之外,也因為疫情事件強化民眾的保險危機意識,調查顯示,有17.4%的受訪者覺得自己的保險保障還不夠,對比2022年的11%有所增加,顯示國人保險意識提高,認為應再加強保障內容。

台灣人的財務變「健康」,財務脆弱者比例有下降趨勢

而作為衡量不落入貧窮困境的指標-「金融風險抵抗力」,白話文指的是,民眾面對財務困難的「承受力」及「恢復力」,而調查金融風險抵抗力的四大面向包括自身財力、金融服務取得、金融素養、他人支援。

金融研訓院普惠金融總處資深處長傅清源指出,從今年的金融風險抵抗力調查來看,「極低」與「低」風險抵抗力的財務脆弱者比例大幅下降,由21.9%下降至3.5%,凸顯出台灣人的財務變「健康」。

財務脆弱者普遍有收入不穩定的問題,認為買保險是社交而非金融行為

另外,今年金融研訓院也特別針對「財務脆弱者」進行了深入的質化訪談與分析,其中發現財務脆弱者主要有幾個特性,包括普遍有收入不足、不穩定的問題、缺乏的規劃和管理策略;更關注眼前的生存需求,而忽略長期的財務規劃和投資;儲蓄、緊急預備金不足,無法應對突發情況;以及缺乏金融教育機會和資源,導致金融知識程度不足。

其中,財務脆弱者的共同困難在於,他們有債務問題但正規借貸管道不通暢,因此面對債務問題,只能尋求親友或非正規金融體系解決。

此外,透過調查也發現財務脆弱者主要有幾個金融行為特性,像是對快速致富產生迷思與對風險認知不足、對正規金融體系的不信任與脫離,甚至認為買保險是社交而非金融行為,「買保險做人情、而非考量保單究竟是否需要」,最後則是對於資訊來源的片面與過度自信。

傅清源認為,有一些財務脆弱者其實對於投資很有興趣,但經常會有「同溫層效應」,例如他的投資資訊來自於網紅,但這些網紅不一定來自財經網紅,像是參考某網紅打電玩很厲害,卻也相信他一樣很會理財,這是「同溫層分化」的現象、片面式的相信;甚至也有很多年輕人的觀念認為「投資就是一種儲蓄」,認為投資沒有風險。

傅清源也舉例,年輕人對於「緊急預備金」的觀念也有所迷思,他舉例,有些年輕人說自己有20萬緊急預備金,但下個月再詢問他,這20萬元他拿15萬去出國旅遊、3萬買手機,最後只剩下2萬元,「緊急預備金」的認知應該是不能隨意動用,但是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指的就是帳戶裡面的錢。 

呼籲主管機關強化網紅專業及證照要求、金融產業不該過度銷售

因此,調查過後,金融研訓院也給予改善財務脆弱者處境的幾點建議,其中針對主管機關部分,呼籲應強化網紅傳遞投資資訊的專業及證照要求、規範新興金融市場交易平台、強化資訊接露;另外也結合社會資源,強化打擊金融投資詐騙。

針對金融產業部分,也建議不該過度強調銷售,強化員工面對弱勢客戶的理解與諮詢輔導能力;另外,研發適合財務脆弱者強化儲蓄與抗風險的金融商品。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