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產兩大車廠合併計畫出現變數 日媒揭:富士康來搶親了!

產業動態

日本新聞網站《Diamond Online》周三報導,台灣的鴻海集團(2317)已向日商日產汽車(Nissan)提出收購要約,做為推動電動汽車策略的一大步。

雖然該報導沒有引述消息來源,但是《日經新聞》跟《彭博》報導都直指,富士康確實有可能搶親,所以本田需要趕快出手。

日產汽車公司已成為日本最新的收購目標,該公司正在探索與本田汽車公司合併,同時面臨台灣iPhone智慧手機代工製造商富士康的收購要約。

富士康似乎來搶親了

周三,日產汽車股價收盤飆漲24%或80日圓,創下史上最大單日漲幅,因為媒體報導,日產和本田承認,在全球汽車產業動盪之際,雙方正在進行合併談判,以便更好應對競爭挑戰。

富士康似乎來搶親了,《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鴻海已經接洽日產汽車(Nissan),希望收購整個日產,而不是只有收購廠房和設施。

以前,鴻海曾經有收購日本企業控股權的經驗。最有名的例子是2016年,鴻海收購夏普(Sharp)的三分之二股權,取得知名消費電子品牌、LCD面板產能及相關智慧財產權等多項權益。

現在,外界不清楚日產是否已經和鴻海開始實質討論,還是已經回絕鴻海的接觸,日產跟鴻海的發言人都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在《彭博》報導刊出前數小時,各大媒體今天(12月18日)早上才報導,日產和本田汽車在協商合併業務跟資源的可能性,不只可以化解日產的財務危機,也能提升兩家公司的績效。

富士康高管關潤曾是日產主管

Frost & Sullivan行動業務高級副總裁Vivek Vaidya表示:「兩家公司都將從這次合併交易獲益.合併後的控股公司將成為一家完整的汽車製造商。」

稍早《日經新聞》一篇報導直指,本田與日產汽車針對業務統合開始協商合併事宜,這個歷史性大規模重組決定的背後推手是台灣鴻海。

知情人士透露,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之所以展開合併談判,是為了排除台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又稱富士康)收購日產的風險。

富士康的主力業務是代工組裝製造消費電子商品,但是在2019年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市場後,有意收購日產股票。消息人士透露,這些舉動早在幾個月前就已引起人們的注意。

富士康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策略長關潤(Jun Seki)曾任日產汽車第三號主管。在擔任日本電機製造商日本電產集團社長後,他於2023年1月受邀加入富士康。

富士康希望收購日產的控股權

富士康提供設計和製造電動汽車的服務,但是今年9月,該公司宣布計劃利用旗下日本子公司夏普的零件技術,開發自家電動汽車。

因為日產於2010年在全球首次推出量產電動汽車Leaf,如果富士康成功取得日產的控股權,富士康能夠直接獲得日產電動汽車的製造技術和全球銷售能力。

富士康曾仔細查閱雷諾汽車存入信託銀行的日產股票。

1999年,雷諾收購日產的股份,當時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遭遇財務困難,這筆交易使雷諾日產成為最大股東,持有43%的股份。2023年,兩家公司同意將資本關係重組為平等合夥關係,兩家公司互持對方15%的股份,雷諾降低出資比例。

富士康查閱信託銀行的日產持股

截至9月份,信託銀行持有日產22.8%的股份,富士康似乎一直對這些股份感到興趣,希望藉此對日產的業務產生影響。

日產知悉富士康的舉動後,這家再次陷入財務困境的日本汽車製造商舉行內部會談,試圖找出保護自家公司的方法。

11月,日產宣布重組計劃,將在全球裁員9000人,並將全球產能削減20%,但是日後假設富士康進入日產管理層,日產將被迫進行更大幅度重組的風險。

8月份,與日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本田汽車同樣對富士康的舉動感到擔憂。本田一位主管強烈警告日產,聲稱「如果日產和富士康合作,我們將取消雙方合作關係」。本田也擔心,與日產的長期成長策略合作關係會被富士康的舉動所破壞。

本田汽車扮演「白衣騎士」角色

如果富士康對日產汽車發動收購要約,本田就有可能適時出手,成為拯救日產的白衣騎士(white knight)。所謂白衣騎士,是指出手透過各種方法獲取被併購公司股權,以稀釋併購方股份的第三方,。

12月,富士康表面低調,卻加速檯面下活動,日產汽車收到消息透露富士康的電動汽車業務主管關潤計劃在巴黎會見雷諾執行長梅奧(Luca de Meo)。

日產一位主管表示:「如果富士康在那次會議上就收購日產股份計畫,與雷諾接洽,其實不足為奇。」

11月份,還有小道消息指出激進投資人在公開市場收購日產汽車股票,導致日產管理層遭受的壓力與日俱增。由於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要提高進口關稅,也會促使商業環境變得更加不確定。

日產和本田、可能還加上日產子公司三菱汽車合併計畫的目標遠大,是創建一個能夠承擔自動駕駛和電動車電池所需投資的控股公司,能夠與中國、歐美對手競爭。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