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研擬「韌性醫療計畫」,包括新蓋醫院擬設置地下醫院,以因應天然災害或戰爭爆發時的醫療需求,全台近9千家社區藥局也將被徵召。
衛福部長邱泰源2日出席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醫療韌性是全球強調的重點,尤其在COVID-19疫情期間,口罩、外科手套等需求供應鏈斷斷續續,印太地區的衝突跟政治緊張也會造成供應不穩定。
邱泰源指出,台灣本就要因應各種水災、地震、風災、大量傷患等複合式災難,在醫療量能方面,特別是外傷、緊急、重症的醫療資源統整是重中之重,初步將先鼓勵新設公立醫院建置地下醫院,因沒有強制力,暫時不會納入醫院評鑑。
對此,藥師怎麼看?
黃金舜:急救和外傷處理專長,越多人會越好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這是在2024年10月時,他帶領藥師公會的幹部到總統府拜會總統賴清德時,賴清德提到現在社區藥局在台密度相當高,應有8800家左右,幾乎每個里都有一家藥局,也因為台灣地震、颱風在夏天非常多,「颱風一來有可能整個道路沒辦法通行,造成很多民眾可能無藥可用。」
黃金舜表示,討論過程中也提到,現在兩岸關係緊張,若社區藥局願意的話,可以來培訓藥師,「因為藥師本身有醫藥上的專業,可以做一些外傷處理,藥局本來就有提供一般藥品還有慢箋藥物,如果在緊急狀態,除了提供藥物,還有急救外傷的處理,在整個防災體系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黃金舜表示,此計畫在上個月常務會議已通過,會先組成一工作小組,再規劃整個藥師的培訓,譬如急救和外傷的處理,「當然醫師、醫美診所也可以提供,但如果作戰的時候,有這些專長我覺得是越多越好。」
沈采穎:診所、醫美數更多...應優先造冊
不過對此,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直言,「台灣診所比超商還要多,診所為何不参與?戰時直接強制徵召醫護較快吧?政府真的人手不足幫人民是沒有問題!但是一直以來都是真心換絕情......」
根據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2023年全台各縣市診所合計12,124家,醫師人數54,340,沈采穎指出,「診所數這麼多,還有醫美醫師都應該首先徵召,一般醫界認為目前醫美醫師有上萬名!他們的縫合、打針、麻醉技術都有了,可以跟後備軍人徵召一樣,每幾個月或半年受訓一下流程即可,事半功倍,對於藥師來說,麻醉縫合從來沒有接觸過,包紮傷口也比不過護理師,應該針對有執照的醫護列冊,到時候再配合社區藥局。」
沈采穎提到,社區藥局可以做支援站,「護理師直接到社區藥局做支援,民眾可以把一些受傷的人送到社區藥局,我們再給藥,聯絡、叫貨或緊急時需要全球支援什麼樣的藥品,確保民眾有藥可以用,不是說要推託,如果醫師護理師人數不夠,我們當然願意支援,但這麼多醫護,怎麼會是我們藥師先來受訓?」
她也擔憂藥師訓練麻醉包紮縫合不知道需要訓練多久,且是否每位藥師都有辦法處理?「我們現在如果在藥局裡幫病人換藥是違反醫療法,是不是要先修法?用現有的專業人力訓練是最快的,我覺得就是列冊,醫美優先、診所第二,再來才是社區藥局,醫院負責急重症,然後確保基層不會缺藥。」
基層藥師呼籲社區藥局「缺藥」問題應先解決
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社區藥局在醫療體系中非常重要,縣市醫療計畫也期待社區藥局加入。
不過沈采穎不解表示,「那為何社區藥局缺藥問題沒有被重視?到現在缺藥也不解決,照理說社區藥局第一個就不應該缺藥,尤其是抗生素也缺,這樣要怎麼給傷患?大家各司其職,我們藥師沒有藥,如何發揮我們的專業?」
針對缺藥問題,黃金舜也表示,新冠疫情結束後整個藥品的供應,從過去的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除了藥品的供應不足,在整個運輸體系上也常讓一般需要藥物的人措手不及,「現在各大醫院還是在抱怨輸液的問題,因為現在都要仰賴進口,有越南、新加坡、日本的,但規格都不一樣,造成在第一線使用也相當困擾,甚至在品管上,很多醫院反應注射點滴時,點滴的塑膠一直在漏水......」
另外,過去的輸液有分1000cc和2000cc是供開刀用,「但現在在國外1、2000cc的很少,都是要拆開500cc來使用,但拆開的過程就很擔心有感染的問題。」黃金舜指出,食藥署長莊聲宏將於1月15日因任期屆滿退休,藥師公會盼新任食藥署長應由藥學專家擔任署長,不僅確保政策領導者對藥品及用藥政策的正確性及有效性,更能促進藥師與其他醫療人員的合作。
「食藥署往後在整個藥物分配、缺藥、承擔國人食品、藥物供應無虞及保障安全,責任重大,除了執照發放、藥品管理監督,還有藥品分配製造,食藥署長需要確保民眾的生命安全。」黃金舜也強調,他理解基層藥師的擔憂,目前「韌性醫療」計畫社區藥局參與的部分不會強迫,號召有熱情及意願的藥局及藥師參與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