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私立國中舉辦入選考試,吸引大量學生報考,錄取率不到一成,讓家長直呼「比頂大還難考」,學生家長為私校擠破頭,也與當前少子化日趨嚴重形成強烈的對比。
為捍衛正常教學與學童適性教育,長期關注私校招生問題的全國教師工會聯合總會(下稱全教總)今(19)日與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召開記者會呼籲,盡速修正《私立學校法》,要求私校不應以各種名義,變相辦理入學考試,比照公立國中小由教育局統一辦理線上登記、電腦抽籤及常態編班。
小學生拚補習、參加營隊,全教總控菁英選材違反國教精神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九年國教自1968年實施迄今已接近60年,教育部一方面宣示適性揚才,嚴令各級學校落實教學正常化,一方面對於部分私校變本加厲、有違國教精神的菁英選材招生方式,卻又視而不見、默不作聲,教育官員怎好意思整天高喊就近入學、減輕學生壓力?
侯俊良形容,近來私校「小六基測」吸引家長爭相報考,宛如小聯考。然而,除了用考試篩選學生外,還有部分私校以各種科學營隊、多元智能成長營、AI科技營、雙語領袖營、數理語文菁英競賽為包裝進行招生,透過這些營隊行挑選學生之實。
於是家長開始讓孩子從小補習,甚至有補習班主打某某私校保證班,然後孩子穿梭在各私中扮舉辦的營隊,來獲取入取的門票。
家長把小孩送私校有原因,但升學率真的比較好嗎?
全教總文宣部主任羅德水不諱言,家長會選擇把孩子送私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升學,另外則與近年公立學校校安事件頻傳有關,尤其前年還發生國中割頸案,私校相對嚴格的管理與同儕間學力與家庭社經背景高度同質性,都讓家長對私校趨之若鶩。
不過,私校升學表現真的比較好嗎?羅德水則認為這是一個迷思。
他舉例,建中、北一女的升學率好不好?私中學校透過篩選機制,將一群成績優異且甚至要達PR98、99的學生聚集起來,但會不會這群學生在哪裡念都有很好的升學機會,而換另外的角度想,在私中的環境也有許多沒有考好的同學,那又是否可以說是「CP值很差」,且退萬步而言,難道考進第一學府、第一志願,就能保證未來的成就?
全教總喊話,賴清德應將台南政策擴及全台
林宜瑾則說,私校先鑑別,讓它認為比較好或家長比較有資源投資的孩子進到學校,若以升學為導向的的話,當然學生的資質比較好、比較會考試,升學的狀況也一定比較好,但這樣是辦學好嗎?
林宜瑾強調,私校小聯考讓孩子從小就背負升學壓力,絕對不是教育選擇權,已經衝擊全國學子的權益,於是她提出《私校法》第39條、第57條修法,要求在國民教育階段,私立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目對學生做出入學鑑別,呼籲教育部拿出更積極得態度,來促成法案通過。
侯俊良強調,祝福招生狀況好的私校,但絕對不能選擇學生,是家長、學生的教育選擇權,不應該是私校的選擇權。
此外,侯俊良提到,總統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就已經大刀闊斧處理此問題,所以台南市的私校並沒有現在的亂象,是透過抽籤的方式入學,而不是考試,希望已經是總統的賴清德更應該讓這個政策在全國落實,修法後,若有違規情形,減少招生名額給予懲罰。
羅德水則強調,私校雖然是私人興學,政府亦在過程中給予相當多的補助優惠,也是教育公共化的一環,若這種國中生入學考試走火入魔的情況持續,無疑是在強調適性揚才、就近入學的現在對正常教學與教育公共性的最大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