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台加徵32%關稅》郭智輝:高科技產業「不是問題」 談判若不如預期880億紓困會加大

台灣經貿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於台灣時間今(9)日中午正式實施,經濟部長郭智輝、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也赴立院針對「國際經貿情勢變化,提出協助國內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因應之對策」進行報告並備質詢。

外界建議,台灣應加入國際經貿組織,或與兩岸擴大經貿投資、其他主要國家簽屬FTA等進一步加深貿易關係,郭智輝會前聯訪表示,目前以處理美國貿易關係為優先,為台灣企業提供服務、紓困,外界建議方案將會轉給行政院參考。

至於路透社報導,台積電晶片被用於華為高階AI處理器,恐遭美罰款330億元,郭智輝說,經濟部並未收到相關訊息,不予評論;此外,傳郭智輝將在五月赴美,他回應,行政院措施都是動態的,能否赴美尚不確定。

中小微企業岌岌可危,經濟部推服務中心「客製化」協助

美對台32%關稅勢必造成國內業者衝擊,郭智輝表示,中小微企業遇到的困難都不同,經濟部原就有馬上辦服務中心,將陸續擴大服務,根據每一企業面對的困難,經濟部本部顧問團也將給予其輔導或紓困。

郭智輝會中進一步表示,經濟部已下鄉舉行座談會非常多次,如今除啟動馬上辦服務中心,同時經部中小企業署於全台有66個園區管理局,給予業者協助;若當地無法回答,台北本部會有顧問團,解決地方無法處理的案件,顧問團將在一天內給予回應。

此外,為因應美國加徵關稅所帶來的重大挑戰,郭智輝表示,經濟部在短期內將採取多項因應措施,包括:鼓勵國內上市公司買回庫藏股、引導已在美國投資的業者以代工方式支援國內品牌廠商,並促成民間成立大型貿易商,整合訂單後分配予中小微企業。

伺服器等高科技產業影響不大,郭智輝肯定:32%關稅不是問題

立委鄭正鈐指出,台灣對美出口伺服器與零組件佔比高,攤開全球前十大伺服器供應商,台灣就佔四家,包含鴻海、廣達、緯穎與英業達,但淨利潤皆低於5%,基本無法支撐高關稅衝擊。

對此,郭智輝聽到一半就搖頭表示否定,他表示,這幾家公司是做代工、OEM等,關稅其實是由如輝達、美超微等原廠來支付,所有廠商都已經談過,「認為32%不是問題」;高科技產業影響不大。

此外,郭也透露,台灣自己的品牌、台廠也對經部表示,其優勢產品利潤是高於32%的;並且生產基地也不只在台灣,還有墨西哥等,對伺服器、汽車零組件AM等台灣優勢商品的出口,影響並不大。

880億元紓困為第一階段,郭智輝:談判不如預期會加大

根據經濟部報告,113年對美出口占總出口23%,前30主要產品,占出口美國總值的72%,主要以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為主,占對美出口達65.4%,其餘汽車零組件、扣件、機械零件、自行車、運動器材、家具、塑膠製品等傳統產業產品約占5.8%。

其中,除鋼鋁及其製品加徵25%與其他對手國一致,可與其他對手國公平競爭外,其餘相關產業皆受影響,如中小型工具機及產業機械、塑膠製品部分產品、部分輸美家電業者等。

至於880億元能否滿足紓困方案,郭智輝指出,受影響以傳統產業、中小微企業較大;電子、伺服器、高科技產品可能影響不大,880億元是第一階段。

郭認為,若與美談判有好的結果,880億元應能滿足;但若談判結果不如預期,金額當然會加大;郭智輝並透露,將會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

劉鏡清透露,當初沙盤推演時,對美方可能課徵關稅預估為10%、25%、35%。郭智輝補充,當得知稅率是32%後,就已趕快加碼調整。

進入關鍵談判期,劉鏡清:與美協商應具優先位置

如今關稅政策進入關鍵談判期,台灣是否在美方優先談判列中,劉鏡清質詢時表示,他個人認為,台灣會排在較優先位置。

劉強調,全球AI伺服器有有九成都在台灣手上,晶片也是,客戶幾乎都是美國企業,供應鏈緊密整合,因此美企也很幫台灣說話,加上供應鏈替代過程不會這麼快速,具備一定優勢。

同時台灣與美國也建立了良好關係,讓台灣有較好的溝通管道,至於立委進一步詢問,除「台美關係良好」外,台灣還有什麼,劉鏡清表示,政府對於籌碼一直都有盤點準備,但不可能先攤出來,以免影響談判。

不過,劉鏡清也透露,政府對美採購清單已經盤點完畢,尤其在能源談判上有較多利多可釋出;至於具體可以減少多少逆差,劉表示,數字還是取決於經貿談判小組溝通結果而定。

至於媒體問及,美方認為台灣現階段需要提出具體的投資承諾,郭智輝回應,談判單位都有相關訊息,整個政府是一體的,經濟部會把經濟部,包括國營單位以及所屬公司能夠有多少投資,彙整統一由這個行政院談判小組處理。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