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準總理梅爾茨組大聯合政府 承諾減稅、加強國防 對移民採更強硬立場

德國政治

德國準總理梅爾茨9日公佈達成執政大聯盟協議,討論刺激低迷的經濟,應對移民、國防與公民津貼等問題,保守派基督教民主黨(基民盟、CDU)/基督教社會黨聯盟(基社盟、CSU)與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社民黨、SPD)將組成大聯合政府。

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組大聯合政府

德國國會大選結束6周之後,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完成籌組政府的談判,而且達成聯合執政協議,三方承諾減稅,對移民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綜合《路透》與《BBC》報導,各黨領袖公佈保守黨與社會民主黨之間的聯合協議,協議承諾減稅,對移民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準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領導的德國保守黨周三與中間偏社民盟(SPD)達成聯合執政協議,在美國總統川普打全球貿易戰,可能導致經濟衰退之際,保守黨派領袖希望重振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增長。

69歲的梅爾茨表示,他們的協議向德國人民和歐盟發出強烈而明確的信號,即他們將收穫一個能夠採取行動的強大政府。

川普今年1月20日第二次出任美國總統後,發動全球關稅戰,刺激經濟和金融市場動盪的衝擊,其實在此之前,德國經濟已陷入衰退。

「我們向川普傳達的關鍵訊息是,德國已經重回正軌。」德國候任總理梅爾茨強調,他還承諾履行加強國防支出,並重振經濟競爭力。

歐盟對美國的報復關稅也推遲90天

歐美貿易戰暫時緩和了。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歐盟幾乎所有出口的20%對等關稅暫緩90天後,歐盟隨即宣布,原訂4月15日對美國210億歐元商品課徵的報復關稅,也將延後90天生效,歐盟27國在75國之列,統一被美國課徵10%的關稅。

今年2月份,梅爾茨領導的保守派基民黨/基社黨聯盟贏得超過28%的得票率,雖然位居第一,但是沒有獲得過半的多數席位,而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黨則位居第二,此後,梅爾茨與德國社民黨之間進行數周的協商,最終於4月9日達成協議。

在宣布政府協議時,梅爾茨承諾改革和穩定德國,專注移民、經濟和國防政策。「歐洲可以依賴德國,並承諾制定強有力的計劃,讓我們的國家再次走到前面。」這位準總理承諾。

他仍須等待5月5日開始的一周,等待新國會推舉他出任總理,但是到時候,他獲得多出13個席位的過半數優勢,應該不成問題。

上個月,執政聯盟各黨派對德國嚴格的債務規則推動重大改革時,就已經表達他們心中的迫切感。這些改革意味說,新政府將能夠對國防軍備與薄弱的基礎建設投入大量資金。

德國軍隊的彈藥和士兵人數嚴重短缺

周三達成的協議還包括一系列「控制並基本終止非法移民」的措施,並實施邊境管制,以便解決二月份選舉時選民最關心的問題。

但是另類選擇黨抱怨保守派的改革計畫不夠深入,並指責梅爾茨向社會民主黨屈服。

德國武裝部隊專員最近向國會提交的報告強調:「德軍存在全方位的嚴重短缺,包括彈藥和士兵人數短缺,以及軍營破舊不堪等問題。」

保守派聯盟協議的另一個關鍵主張是增加國防支出,並增強軍事實力。梅爾茨表示,儘管政府不會實行徵兵制,但是執政聯盟目標是效法「瑞典模式」,實行自願役。

他說:「我們希望,有了足夠多的自願役,我們也能夠擴大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規模;梅爾茨還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全面支持」。

德國經濟恐邁入第四年衰退

儘管梅爾茨的閣員幾乎全部由新人組成,他本人從未擔任過內閣部長,但是國防部長將保持連續性,社民黨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預計將留任防長。

這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五次的大聯合政府(GroKo),由中間偏右和中間偏左的主流黨派組成,但是各黨派都表示,這次大聯合政府將不同於以往任何一任政府。

由於德國經濟陷入衰退,民粹左派的主要政治人物瓦根克內西特表示,保守派聯合政府既沒有為德國的經濟危機,也沒有為貿易戰提供任何解決方案。

她表示,德國面臨第3年和第4年陷入經濟衰退的威脅,德文稱為「Merzession」。準總理梅爾茨信心喊話,他有信心聯盟協議將得到各政黨的批准,他們可望從5月初開始投入工作。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