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降營所稅錢卻跑去房地產 余宛如感嘆企業沒有投資下一代

稅改

由臺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及台灣經濟學會與台灣金融研訓院共同主辦的「稅制改革省思與展望」政策座談會,邀請到許多專家學者蒞臨討論,其中,唯一出席的立法委員於宛如就表示,台灣的創新創業因為人才出走及資金等問題,一直無法好好發展,對於這次稅改提到的「調高營業所得稅」表示支持。

為何新創產業無法發展? 人才出走和資金是重點

余宛如表示,自己一直持續關心台灣創新創業的議題,雖然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也擬定了許多政策,但政策、法規能幫的忙有限,台灣創新創業的「Eco system」很不健全,相較於新加坡或矽谷真的差很多。

而不健全的程度有兩點,第一點就是台灣人才出走,第二點則是在台募不到資金。余宛如就舉例,新創公司募不到資金的原因有很多,由於台灣的人才出走,造成國內新創公司在國外募集資金時,被嫌棄人才不健全、不夠國際化,使得公司募不到資金,除此之外,中國也有意的不斷將台灣人才挖走,最後變成新創人才都去了中國或其他國家,由此可知人才外流和募集資金其實是環環相扣的,這就是台灣目前面臨的挑戰之一。

營業所得稅25%降至17%,企業卻把錢拿去投資房地產

促產條例落日後,由於沒有促產條例去給各個產業優惠,所以就把營業所得稅從25%降到17%,結果導致房地產快速上升,余宛如就表示,企業並沒有把節省下來的錢投資在下一代,沒有投資在新產業或研發,反而是投資海外或投資台灣的房地產,所以在稅改和法規上面是改善台灣經濟很重要的工具,因此她很支持這次調高營業所得稅的部分。

另外,她也提到,原本營業所得稅預計會調得更高,但台灣目前有非常多製造業已經是低毛利了,一下提高太多可能會是個重擔,因此取其輕重大概是20%,雖然不盡令人滿意但是20%還算是這個產業可以接受的範圍,而且重點是,企業那些多出來的錢不見得是投資在台灣的產業,依照現在的經驗,都是投資國外或是房地產而已。

經濟發展為優先,財稅改革在後面

對於新創產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調降未分配盈餘稅,從10%調降到5%,過去的10%是為了不要讓大股東不分配股利,但這其實非常不利於新創產業,因為新創產業最需要的就是研發經費,而台灣很難找到「天使資金」,也就是種子期資金,未分配盈餘稅的10%會讓創新創業的業者在初期很難存到自己的發展資金,變得一定得靠募資,然而募資又會變成新創產業業者在初期就稀釋股權。

因此余宛如就說到,台灣應該以「經濟發展為優先,財稅改革放後面」,而不是過度強調「財稅優先」,財稅應該是要配合經濟發展,這次的稅改就有改到結構性的問題,不過稅改還是跟「分配」有關,當我們一手進一手出時,這中間的「分配」是稅改必須討論的,例如股利所得稅降低,大股東省了很多錢後可能願意投資台灣股市,但是我們無法確保他們是否真的投資在台灣。

另外,余宛如也提到,立法院現在還有許多配套條例正在討論,不能只靠稅改就解決全部的問題。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