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廢棄物處理這個行業,很多人都有會直覺與「地方勢力」、「黑道」等等負面字眼連結在一起,今年3月才上櫃掛牌的台境企業,就連公司IPO過程,參與第一輪籌資的銀行,還出動公司高層親自到這家公司走一趟才放心注資。
「就是因為法規趨嚴」,台境董事長張耿榕坦言,如果以過去法規,「這不是我們能賺的錢」,因為過往的廢棄物處理遊走在灰色地帶,但現在「技術勝出」,誰能好好去處理,才能生存。台境今年股票正式轉上櫃掛牌,隨著第一季台南新化土壤復育廠製程啟動,公司業務結構進行大調整,著重廢棄物代碼處理再利用佈局策略,搶攻「循環經濟」商機。
台灣土水污染整治商機浮現
才剛剛跟經濟部工業局一同赴日本考察循環經濟產業,張耿榕回顧,台灣剛開始重視環保,是從空氣最先被注意,而後才進到水,再到廢棄物,他笑說,公司草創時甚至還沒土污法,就連環工本科系畢業的他,在大學時代想要選修土地污染相關課程都還沒課可修,也因此台境剛開始只能從傳統的廢棄物處理開始做起。
事實上,土污法民國89年正式頒佈,隨著環保意識高漲,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目前調查後經列管及解除為土地/地下水污染廠址已攀升至7507件,凸顯相關整治市場需求快速增加。
張耿榕說,若以環保署土污基金會2000年到2016年累積支出96億元為基礎,透過模型推估,同期間台灣整體土水污染整治服務市場規模約257億元,以同期間台境相關領域服務營收,市占約8.1%。
只不過,台境過往業務型態大多來自於提供客戶一次性環保工程案件服務需求,毛利相對低,且營收表現起伏相對大,近年相繼擴大環保服務領域,尤其政府推動循環經濟,張耿榕以到日本考察為例,雖然全球都在發展太陽能,但是太陽能板效能會隨著時間衰退,且太陽能板上有重金屬銀,日方現在已經開始進行太陽能板回收技術開發。
「日本新技術都只是展示機台」,但言下之意,日本發展循環經濟商機腳步已經看到現在科技發展對未來造成的影響,甚至已經看到一、二十年後的機會。
台境跨入廢棄物再利用擺脫工程類的不穩定
台境正式跨入廢棄物代碼處理再利用佈局,張耿榕解釋,「再利用的邏輯是,既有工業要買原物料,但可以利用別人既有的東西來作為原物料,不但解決廢棄物問題,也解決資源不足問題」,如磚窯業者,雖然不是廢棄物再利用領域業者,但受到油污污染的土,當中油污反成為磚窯業者的原物料,這就是廢棄物再利用的機會。
他也強調,廢棄物再利用業務對於公司營運結構調整,不但有利未來毛利表現,業績表現也會比較穩健。台境新化土壤復育廠第1季已取得個案再利用許可S類代號(污染土壤),約處理8000噸,第3季個案再利用二案、第三案也已經申請,預期明年第2季申請取得通案再利用許可,若通過後,將變成可以正式運轉。
另外,台境今年第2季入股焚化爐渣處理廠咏國盛過半數股權,拿下D-1103處理代碼,核可處理量每月2450噸,後續也將擴增D類、R類代碼。
張耿容強調,一站式完整解決方案效益發揮下,能夠視案件離場土壤性質與要求不同,透過關廟、新化、鳥松等廠自有製程產能相互支援與再利用管道銜接整合,將可降低營運成本、並創造未來整體營運成長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