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9大正式閉幕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一步鞏固權力,「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仍被寫入19大綱領文件中,雖然蔡英文政府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但國民黨智庫認為,兩岸短期雖不至於以武力統一解決,但在九二共識無解的情況下,未來中國「以發展吸納台灣」的情況將越來越嚴重。
兩岸關係不太可能改善,甚至有惡化可能
國民黨智庫對19大後兩岸關係發展,及蔡英文政府兩岸政策做出評析,對於兩岸關係未來如何發展,是否如同日前美國智庫傳出「中國將在2020年統一台灣」的訊息所表示,有可能發生戰爭情況。林郁方引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話說,兩岸關係的改善看來不太可能,最好的情況是「持續僵持而不惡化」。
「但惡化不是沒有可能」,所以中共才積極建造航艦,以備未來有運用的需要。前國民黨國防外交立委林郁方說,很多戰爭是在不預期的情況下發生的,台灣不能排除武力衝突的可能性,也不應放棄軍事發展。
中共反台獨決心更強
對於習近平在報告中提出「六個任何」,包括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前國安局長蔡得勝說,19大政治報告涉台部分雖是歷年用字最少,力度卻是最強,六個不允許代表反獨的決心更勝於前。中國大陸目前仍充斥疆、藏、港獨的氣氛,台灣問題是指標,中共一定會嚴肅面對。
習近平未提統一時間表,武統可能性低
不過,從這次習近平沒有提出「統一時間表」的情況來看,與會者認為中共沒有統一台灣的急迫性。因為訂下時間表就是給自己壓力,林郁方說,萬一時間到了做不到,反而就此讓台灣脫韁而去;但中國大陸也不會用經濟制裁的手段,因為兩岸經貿來往依賴深,若以經濟制裁台灣,中國大陸自己會受傷很重。
前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認為,重點是在中國發展的吸納能力,從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來吸引台灣人,例如這次19大的台籍代表,是第一個在台灣出生長大的代表,未來還會繼續出現。
中國未來以「吸納」手段促統
邱坤玄也說,習表達了反獨的堅定意志與信心,其中當然包括以武力對付台獨,不過武力統一的代價太高,所以中國會用「發展」來促進統一,也是這次19大對台灣工作的基調:要將對台工作置於大陸整體發展的大戰略架構下進行。
蔡得勝說,他在國安局從1979年到3年前退伍時,從沒在中共的文件內看到明確的統一時間表,中共會不會對台用武,應該要問台灣的政治走向是往哪走,如果是往主權問題走,大概大陸沒有一個人可以容忍分離主義的出現。
林郁方說,未來中國很可能「給台灣警告」,就是在外交上下手,再切斷幾個台灣的邦交國,因為這對自己較沒有後遺症。。
兩岸九二共識無解,未來寒意更濃
但林郁方說,習近平堅持「九二共識」為兩岸交流基礎,前方還要加上「一個中國」;他認為兩岸在這個議題上都不會妥協,在蔡英文總統主政下的兩岸關係,看不出有改善可能,就好像是現在的時節「去秋入冬,寒意越來越濃」。
智庫批評蔡英文總統的兩岸政策仍「空洞而無力」,因為蔡政府雖然強調「維持現狀」與「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對抗、不屈服」等「四不」,但缺乏更具體的策略。
邱坤玄質疑,蔡政府維持現狀的定義不明,「現狀」是2008到2016年兩岸制度化協商交流,還是現在停滯、國際空間緊縮,觀光產業蕭條的現狀?蔡總統在「兩岸交流30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上仍是宣讀有氣無力的文稿,他覺得很憂心。
他說,19大報告沒有提到有關兩岸關係的現狀,以及兩岸協商政治定位、國際空間等。從中共角度分析,這其實是重大讓步,在一個中國原則底下,仍有兩岸平等協商機會,但在19大報告中對台的承諾只剩「尊重台灣現有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一項,其實這是「一國兩制」的最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