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電腦誰是老大?鴻海旗下樺漢挑戰研華龍頭地位

產業動態

科技產業結盟風潮一波波,不光只有太陽能產業揪團打群架,連工業電腦也慢慢浮現這種跡象,龍頭廠研華近來變動頻頻,8月中旬才宣佈推動共治總經理機制,9月下旬,就傳旗下專做DMS(設計製造服務)為主的ACG(應用電腦事業群)團隊10名主管集體出走,震撼業界。

有趣的是,這10多名主管傳出投靠的新東家,就是近年成長率居工業電腦之冠的鴻海集團旗下樺漢,由於樺漢去年底才併購被研華打趴的德國工業電腦大廠控創(Kontron),10月底,研華也宣佈吃下同業融程電1200 萬股私募,持有16.62%股權,被市場暗指為「攔胡」樺漢,更讓兩大廠瑜亮情結悄悄浮上台面,產業的「西瓜效應」更是山雨欲來。

工業電腦生態正在轉變

過去工業電腦產業特性因客製化程度高,產品少量多樣,大型代工廠看不上,小型製造廠做不來,因而從PC產業衍生出獨特的一支,不過,近年這樣的生態,隨著標準品大量需求趨勢,大型代工廠如鴻海、英業達、仁寶、廣達等等擁有快速量產能力廠商迅速切入而改變。

事實上,研華、樺漢原本是走在平行線上的兩家公司,研華主打品牌,積極經營通路,樺漢則看準工業電腦特性,專注代工生產需求。

不過這樣的平行線,從2014年股票上市後漸漸出現質變,樺漢有著鴻海集團的DNA,上市第一年就出手併購瑞傳旗下瑞祺電通,隔年更挾著集團資源,大舉進攻歐美市場,去年併購動作再起,有多達5宗收購案,累計旗下子公司高達10家。尤其入股曾是全球工業電腦一哥的德國控創,等於是間接取得品牌公司,更讓原本鴻海集團佈局工業4.0的目標,可能透過與研華大廠合作,轉變成競爭態勢,讓兩家大廠在業務上開始有了正面交集。

研華團隊出走樺漢,產業競合態勢緊繃

今年8月中旬,研華先是宣佈總經理職務調整,原總經理何春盛卸任,僅留執行董事職務,更「變換隊形」將總經理一職則改由三位副總升任共治,董事長劉克振強調,是為因應未來10年物聯網將快速進化,人事調整,「只是變換隊形再出發」,迎向物聯網商機。不過,1個半月後,就傳出ACG團隊10名左右主管集體離職,更指向「有可能」到樺漢報到。

雖然兩家公司都未直接證實這些人員去向,樺漢總經理朱復銓對外說,「人才流動很正常,不是挖角。」但也表示,「很多工業電腦界的朋友都主動希望加入樺漢家庭」,不過,研華ACG業務與樺漢最相近,甚至劉克振近年提出替客戶設計與代工產品的協同代工模式 (Allied DMS),希望為公司創造營運動能,也有更多資源採購綜效,更曾坦言是效法樺漢精神。

上個月初,上市櫃公司例行公布營收,樺漢因季底客戶拉貨、收購S&T 與 Kontron 公司效益,加上轉投資沅聖、瑞祺電等貢獻,單月營收繳出46億元新高,首度超車研華,就曾被外界大做文章,市場更預期,明年樺漢全年業績將正式超越研華,成為工業電腦營收王。

兩大廠互相較勁,研華入股融程電

而這次研華吃下融程電私募,事實上,早在上半年市場對這樁策略聯盟已有不少猜測,尤其樺漢曾預告第4季將有兩件投資案,更增添產業間合縱連橫的想像空間。據傳融程電內部曾有兩種不同意見,一派傾向引進研華,另一派則希望靠向樺漢,業界曾分析,若樺漢入股,以鴻海集團資源,對融程電營運將大加分,但因融程電經營高層希望保有公司主導權,與鴻海集團一貫的策略不同,未能開花結果。

樺漢透過併購案壯大營運規模,也間接跨入品牌、通路,種種動作與鴻海近年策略頗為類似,但微妙的是,樺漢入股控創,等於把研華手下敗將納入旗下,加上研華ACG團隊帶槍投靠樺漢,就算研華認為ACG占比僅9%,高峰也只有15%,而研華與融程電看似情投意合,卻也不能無視樺漢可能的搶親,如今融程電投入研華主導的「物聯網供應鏈共享平台聯盟」,阻擋樺漢入股融程的可能性,且產業共享平台與樺漢建構的策略模式也頗為雷同,更嗅出兩大廠背後未來可能擴大形成產業聯盟的味道。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