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與台灣轉型正義

電影推薦

2017年南韓分別上映了兩部歷史電影,接力拍下南韓民主歷程中的兩個關鍵故事,分別是《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和《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前者的真實歷史為1980年的「光州事件」,後者是1987年的「六月民主運動」。兩部電影上映後,皆獲得亮眼的票房成績,也讓全世界認識到另一個面貌的南韓,在目前朝鮮半島緊張對立的時刻,更凸顯南韓民主政權得來不易的珍貴。

除了現代的韓流、古代的韓國王朝以外,發現近代的南韓歷史,也是一頁豐富且令人動容的故事。

1980年「光州事件」的軍隊鎮壓和暴力槍戰,導致當時平民、大學生死傷慘重,欲封鎖真相的政府,在暴力畫面曝光後,震驚全球,也讓韓國社會之間開始醞釀、蠢蠢欲動,越來越不能接受當時南韓的獨裁政權,最終在1987年爆發「六月民主運動」,上百萬韓國民眾在全國各地示威抗議,成功讓獨裁政府宣布民主化宣言,推行民主政治。

拍出從權力核心到邊緣的連鎖效應

南營洞朴處長說:「只是拍了一下桌子,那孩子就死了。」(圖片來源/GaragePlay 車庫娛樂官網)

南北韓分治後,南韓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獨裁政府之路,常以防範北韓共諜為由,打壓異議份子、民運人士等,自「光州事件」血腥鎮壓之後,反而有更多大學生、民眾投入民主運動,《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紀錄下的就是終結獨裁政府的最後一哩路。

電影從權力核心運作的內幕開始,南營洞(南韓軍營,以暴力求刑聞名)把首爾大學生朴鍾哲拷問致死,深怕消息走漏會引起社會反抗,整個部門、政府由上至下欲蓋彌彰,然而紙包不住火,最關鍵的人物便是負責開立死亡證明的檢察官,若沒有他,南韓可能就沒有今天,權力核心的崩潰來自裡面的正義之士,檢察官察覺有異,不畏上級的暴力威脅,仍執意將真相公諸於世,將消息透露給報社記者,於是星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

由南韓新銳女星金泰梨飾演女大生,她也是情慾電影《下女的誘惑》女主之一。(圖片來源/GaragePlay 車庫娛樂官網)

接著鏡頭轉向社會老百姓,從平凡的女大學生視角出法,就像《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一樣,兩者都是權力核心最邊緣的百姓,認為政治是身外之物,結果都在街頭親眼見證政府的殘酷,子彈、催淚瓦斯、煙霧彈毫不留情對準人民開槍掃射,開始動搖原本自己的信念。

大學生被凌虐致死的新聞開始傳得沸沸揚揚,女主角的舅舅也是民運人士一份子,深陷政府圍捕,面對舅舅被抓到南營洞、欣賞的男同學被煙霧彈打死的照片變成頭條後(又一個大學生被政府殺死),女主角最後也站上街頭一起抗議,其實她的視野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化身。

借鏡南韓電影讓台灣真正轉型正義

同樣都在1987年邁向民主之路的台灣和南韓,如今發展大不相同,台灣日前才正式通過轉促條例,然而威權時期的歷史真相,我們真的準備好要如何面對了嗎?不單只是在政治、法律上的轉型正義,教育上也需要透過書寫、影像記錄才能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這也是南韓在轉型正義上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南韓在電影題材上,一直以來都很大膽地選擇述說那段黑暗的威權歷史,一點也不忌諱正視那些痛苦,每隔一兩年總會出一部類似的題材,像是《殺人回憶》、《華麗的假期》、《正義辯護人》都一直再三地提醒著這段痛苦的歷史不可忘記,正也點出轉型正義並不是把銅像、建物、財產全部都拆除、歸還一樣簡單。

2017年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和《1987:黎明到來的那天》兩部更是露骨地拍出獨裁暴力的畫面,不再選擇用隱晦的方式表達憤怒,當年獨裁政權的領導人全斗煥、盧泰愚至今仍在世接受司法的審判,世人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得負起的代價。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拍下1980年「光州事件」的故事,可作為《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的前導作品。(圖片來源/GaragePlay 車庫娛樂官網)

台灣近幾年的電影題材開始拍了許多當代社會底層的故事,然而面對歷史上的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事件等,雖然有許多紀錄片回溯這段暴力,然而想拍那段暴力歷史的電影總是隱晦,像是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隱隱約約能感受的到某些不對勁,卻也無力於知道更多真相。或許隨著轉促條例的通過,更多的資料重現,台灣這段模模糊糊的空白歷史也能被拍成電影,讓更多人知道台灣的故事。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