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無權代表我方處理涉及臺灣人民的遣送事宜,北京當局無視我方主權及管轄權,對兩岸關係傷害至深且巨。」
4月12日下午6點11分,準總統蔡英文在臉書上用一段簡單扼要的發文,表達即將上任的新政府對「肯亞事件」的立場。
近日北京將45名涉及肯亞詐騙案的台灣人,強行擄回中國受審。由於時機敏感,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這次的事件絕非巧合,中國此舉瞄準的,正是即將上任的準總統蔡英文,要她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為了逼迫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北京現正採取虛實並進、兩面夾擊策略,一方面壓縮台灣國際空間,另一方面對準台灣經濟,隨著時間逼近520,北京施壓的力道正逐漸加大中。
首先在國際上,北京先是和甘比亞建交,接著又假借刑事管轄權,從肯亞強押台灣人民到北京受審,「北京這樣做,就是企圖在國際間製造『台灣的事,北京說了算』的混淆印象。」一位熟悉兩岸的人士說。
陸客來台人數幾多少?
至於經濟上,除了讓台灣科技業倍感壓力的紅色供應鏈外,最近陸續有虱目魚契作停止,甚至有媒體及談話性節目不斷釋出「近期陸客來台人數大舉減少,台灣觀光業恐崩盤」的言論。
針對陸客來台現況,現任陸委會副主委施惠芬,11日在立法院回答立委羅明才質詢時說,4月1日至7日申請人數有減少,實際減少數量要看內政部移民署統計,估計約減少三成左右。
不過,內政部移民署副署長何榮村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明,4月上旬是因為適逢連續假日,申請件數受放假影響;若排除放假日,申請狀況並無減少。
陸委會、移民署的說法不太一樣,到底「陸客來台人數」有沒有大舉減少?成了各說各話的「羅生門」。
心理戰北京當局老招
其實,新舊政府交接之際,綠營內部拿到了一份關於陸客來台人數的最新統計資料。
據綠營極高層透露,這份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陸客來台人數並沒有減少,而且還有12萬7千位大陸人士正在等候排隊,要到台灣來觀光旅遊。」
綠營高層分析,陸客來台人數多寡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北京現在正訴諸心理戰,他們就是要在520就職前,給即將上台的新政府壓力。」
其實,不管是台灣指標民調或是綠營內部民調都顯示,在乎陸客有沒有來台的台灣民眾只有兩成,不在乎的超過五成以上,強打「陸客不來」到底能不能達到北京希望的「恫嚇」效果,有待觀察。
為了影響蔡英文的政策,從1月16日大選結束至今,明眼人已經可以清楚感受到,中國越來越訴諸心理戰,以便對台灣未來新政權施加壓力。
根據物理原理,一個「作用力」下去,通常「反作用力」也會伴隨而來。當契作停止、陸客不來、將台灣人民強押到北京受審,甚至透過特定管道釋出「不接受『九二共識』就武力犯台」訊息,北京這一連串對台施壓動作會不會「用力太過」,反而適得其反?擅長「一手硬,一手軟」的北京,可能要再評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