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為新任台大校長的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因為未主動揭露擔任台哥大獨董資訊,且遴選委員之一的蔡明興也具有台哥大副董事長身分,被認為有未利益迴避的重大程序瑕疵。多名台大教授出面呼籲教育部不應核定遴選結果,並停止遴委會運作,重新回歸校務會議處理。
管中閔獲選為台大校長的過程爭議持續延燒,多名台大教授在今天晚間臨時舉行記者會,呼籲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出席者包括台大物理系榮譽教授楊信男、台大物理系教授林聰敏、台大國發所教授劉靜怡、台大數學系教授陳其誠、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台大生科系教授黃青真、台大法律系教授陳昭如、顏厥安,以及台大法研所研究生戴紹恩。
教授提出四訴求,籲教育部不予核定、遴委會停止運作
出席的台大教授與學生共同提出四點訴求主張:1.教育部應不予核定本次遴選結果;遴委會運作重大瑕疵至公信力受損,應停止運作;3.台大校方應速開臨時校務會議,處理後續;4.育部指派的三位遴委會代表應公開說明相關事項。
陳昭如說,管中閔獨董身分雖然是公開資訊,不代表他沒有主動自我揭露的義務,管中閔在遴選過程中應主動告知遴委會,從而才能讓遴委會判斷是否適任校長。
她表示,台大不應以大學自治的名義拒絕監督,大學自治不表示可掩護財團侵入校園,尤其公立大學遴委會,更不可迴避外部與內部監督,現在台大校長遴委會失職在先,又自我安慰在後,令人感到失望。
陳翠蓮說,台大校長遴委會組織運作要點有規定,被推薦擔任校長者要有高尚學術成就與品格,但管中閔卻在有關重大利益衝突的資訊上沒有揭露;應進行資格審查的遴委會,明顯在把關上發生疏失,沒要求候選人揭露重要資訊,以致管中閔可在擔任獨董時來參選校長。
她說,現在各種傳聞與報導不斷,指稱業界在遴選過程中利益交換,甚至台哥大介入拉票等等,都造成台大的傷害,她認為遴委會應公開回應,不是發言人要大家願賭服輸的處理方式,遴委會已無法釐清疑點。
獨董身分是公開資訊,學者質疑台大應主動提供而未提供
劉靜怡說,很遺憾當事人對法律爭點採取靜默。台大的校務會議代表無法看到候選人繳交資料,只有遴委會委員才看得到。她身為電信法學者,的確知道管中閔具有獨立董事身分,但這不代表所有校務會議代表都會知道,也不代表他們有義務事先查詢,更不一定有事先查詢遴選委員的企業與人際網絡關係。
劉說,她甚至也不知道蔡明興是遴選委員,蔡明興是行政會議推舉的校友代表與社會公正人士。管中閔提供的獨董兼職資訊只有台大人事室、研發處有,但都沒有提供給台大師生查詢,所以她要質疑台大校方是否有提供資料給遴選委員知道,因為有遴委告訴她,真的事先不知道管中閔的獨董身分。
台大教授要求包括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前教育部長鄭瑞城在內的3名教育部指派的校長遴選委員,應公開對外說明對這次程序合法性的立場。陳昭如說,3名教育部遴委應說明,對於管中閔候選人未揭露獨董身分,還有蔡明興副董事長身為遴委的利益衝突,3名遴委應代表教育部說明,以何種標準判斷管中閔的適任性。
劉靜怡說,在台大校長候選人報名前,就會先成立遴選委員會,所以管中閔在報名成為候選人時,蔡明興就已經知道有台哥大獨董成為校長候選人。
劉靜怡表示,大學自治不代表不可以進行合法性監督,她要求教育部應進行合法性監督,她不希望有這麼多瑕疵的遴委會可以為所欲為,應回到真實選民基礎的校務會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