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央行總裁楊金龍是我17年前參加行政院國家發展研究班的同學。
楊總裁做事認真嚴謹、為人正派,值得肯定。他上任未滿兩個月,初試啼聲,分別於3月15日和4月2日在立法院財委會提出「業務報告」和「20年來我國經濟成長、通貨膨脹率及人均GDP與新加坡、韓國及香港之比較」的專題報告。
媒體片片斷斷報導了楊總裁的一些觀念,個人覺得立論怪怪的,因此請人拿到楊總裁這兩份合計78頁的報告,仔細研讀。發現其中的確有許多不合邏輯,跳躍式的政策結論,令人有點憂心,故執筆寫了這篇文章。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希望楊總裁能多多包涵。
楊總裁主要論述如下:
1.忽然蹦出台灣應採雙引擎,內外需並重,推升我國經濟成長。
2.仍然堅定認為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尚低於人民幣、韓圜及新加坡幣,台灣仍具出口價格競爭力。也就是認為新台幣匯率是合理而正確的。
3.期許企業要朝微笑曲線高附加價值兩端發展。
4.期許企業要強化匯率避險操作,以降低新台幣匯率波動的影響。
5.台灣2018 GDP預期成長率2.42%,低於香港、韓國、新加坡甚至於美國,央行認為這是合理而且可以接受的,央行也不認為自己可以有什麼作為。央行認為企業要努力提升產品、要避險,而政府則應以擴大內需彌補出口成長遲緩(因為央行認為去年出口基期已高,故今年理應遲緩,而且要靠內需)。
楊總裁的立論怪怪的....
看到央行這些論述,讓我想起去年5月在台中一場座談會後,和當時的楊副總裁對匯率因看法不同而起的辯論。
去年1至4月台幣在短時間內由32.28升值到30.22,驟升了6.38%,然而出口仍然強勁成長了13.6%,因此楊副總裁認為台幣升值並沒有減低廠商的競爭力,而且升值是市場因素,非央行所能控制。楊副總裁並沒有看到廠商因台幣驟升,除了利潤大為減少,而且美元資產還產生大量匯損,其金額超過數千億台幣!而且他也忘了央行有穩定匯率之職責!
現在陽總裁升任新職,仍然堅定認為台幣升值是有理的,而且又加碼喊出要擴大內需,而且還指導企業要做這個、做那個,敝人因此隱忍不住要講一些話。
一、海島型經濟體應該以出口為導向發展經濟。
這個觀念其實簡單易懂,而且也沒有要忽視內需的意思。策略上,如果認為台灣經濟發展要靠出口和內需雙引擎,反而是扭曲了方向。
試問,如果沒有去賺外國人的錢,只在這個小島上混口飯吃(台灣話叫做換嘴吃),我去你的小吃店消費,你去他那邊理髮,他來搭我的計程車….. ,台灣會有前途嗎?
當確立了出口導向的策略後,出口暢旺了,廠商賺錢自然就會增加投資,增加進口材料或設備,使百業活絡。員工所得也會提高,政府稅收也會增加,國內消費自然增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反之,如果自以為聰明,認為內需很重要,因此弄出一些奇怪的政策,甚至在匯率上以強勢貨幣誘導進口壓抑出口,結果將使百業蕭條,何來內需?甚至由於台幣太強,外國人不來台灣觀光,反而本國人拼命跑去國外消費,又如何提振內需?
二、 從統計數字,我們也可以清楚看出,過去三年台灣內需佔GDP的比率都已在53%左右,如果再加上政府支出當成廣義的內需,那佔 GDP比率就已高達67%,也就是三分之二了,這究竟還有多少成長空間?
而帶動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引擎--出超大致都只維持在12%左右,不知為何央行會忽然蹦出,發展經濟必須靠內需這個結論?內需來源還是要人民有錢,有消費能力,以及有繳稅能力。另外就是要有吸引外國人來台灣消費的能力,這些恐怕都不是強勢台幣能達到的,不知央行是否有此認知?
三、台幣是否太強?央行總是一再聲明,匯率由市場決定,央行的職責在於維持台幣動態穩定。
然而過去15個月來,台幣由2016年底的32.28,升值到2018第一季底的29.12,驟升了9.79%,出口商苦不堪言,利潤大幅被侵蝕,央行卻老是輕鬆以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REER)仍低於人民幣、韓圜及新加坡幣,而認為台灣仍具出口價格競爭力。
為何央行引用的統計資料與企業的感受有如此巨大的落差呢?個人只能主觀認定,若不是央行被實質有效匯率的內涵與解讀誤導,就是央行心中認為台幣升值是好事,而刻意引用了這個讓企業無感的REER數字。
如果以下表2016年至今年Q1幾個主要國家名目匯率(NEER)之比較,可以看出,台幣對美金升值9.68%,對日幣升值9.50%,對韓元升值1.87%。台幣獨強已是很明顯的證據,也難怪廠商哇哇叫了。
台幣對美金強升是大家比較注意到的,但是居然對日幣也強升了9.50%,是大家比較不解的。這也難怪精密機械與工具機業苦不堪言。
本來有很好的生意機會,景氣不錯,台灣競爭力也很強,但是獲利卻被匯率吃掉大半,甚至還有匯損,大嘆做了白工,而且和日本競爭更加吃力。此外,央行或許認為對韓元升值1.87%,並無大礙。然而台灣國際處境艱困,和許多國家或區域無法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因此關稅上吃虧很大。央行若能體恤廠商競爭之不易,在匯率上改變思維多少幫些忙,相信台灣廠商可以更有競爭力,對整體經濟發展也大有助益。
四、央行要廠商做好匯率避險,以及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不要整天怪台幣升值,這個觀念也讓廠商哭笑不得。
其實當台幣升值了,以美金計價的出口廠商,其帳面上台幣之營收,尤其是利潤之減少,就已經形成了。所謂的匯率避險,主要的可能有預售應收美金帳款,譬如三個月之後可以回收的美金帳款預先結售掉,這個效果只能減少報表上可能的匯兌損失,並不能扭轉前述所談的營收與獲利之減少。
再來所謂的避險可能是盡量減少美金資產之持有,這樣在美金貶值台幣升值時,自然可以減少匯兌之損失。然而如果看錯方向,雖無帳面上的匯兌損失,卻有實質上的損失,因此這其實是有點自欺欺人的,只是外行人不了解而已,更何況廠商尤其是金融業,不可能沒有美元資產,因此無法完全規避匯損,有的也只是帳面上規避掉而已,實質上仍是產生損失。至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相信廠商為了生存無時無刻不在努力,何需央行喊話?
海島型經濟國家出口是硬道理
2017年初到現在,台幣對美金和日幣名目匯率(NEER)都升值了將近10 %,這是真真實實的數據。但是央行報告中卻一再以市場因素,或是以實質有效匯率(REER)、購買力平價(PPP)、或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等,學術性且和民眾感受有落差的數據去為台幣升值辯解。
個人不得不認為,央行對於台幣強勢是樂見其成且有偏好的,因此有如先射箭再畫靶,一再拿出上述那些學術論述,並且忽然提出應該擴大內需來發展經濟。這已經是對國家經濟發展策略看法之差異了。
回顧台幣匯率在2011年到2013年匯率分別是29.46,29.61與29.77,當時出口商就感受到很大壓力,個人也寫了幾篇文章並上電視節目表達台幣太強的看法。
2014年到2016年,台幣總算逐漸回貶到30.37,31.90與32.32,也見到2016年8月終於終止了從2015年3月開始出口連續17個月衰退之悽慘紀錄。可見強勢台幣對出口商之影響,除了當期的損失,可能還有因競爭力問題,訂單的逐漸流失,而這是一段時間之後才看得到的。
反之,台幣貶值,廠商除了享受到當期的利潤,還能逐漸搶回訂單,而這也是有時間落差的。2017年匯率升值到30.44 ,而2018第一季又升值到29.41,廠商已經有大幅獲利下降和匯損,只是苦撐著接單,但是政府看到的還是出口數字仍很美好,認為升值並無不妥,其實挑戰仍在後頭。
個人一直確信,海島型經濟國家出口才是經濟發展的主軸,也自然可以帶動投資與內需。分析了那麼多數據,個人也確信台幣仍應有10%左右貶值空間,那個價位才是柳樹理論比較合適的基準點。
央行應該有一些戰略性的而且正確的經濟發展思維,不應該只是順勢而為,或是老是提一些讓民眾看不懂且無感的數據,來為自己喜歡的匯率辯解。甚至忘了自己的角色,而將匯率升貶推給市場決定,也就是熱錢決定。台灣的處境很艱難,企業的競爭力卻仍很強,企業對政府的要求其實不多,只是期待政府能有戰略觀念,扮演應有角色,這是個人對楊總裁的深切期許。
(本文作者為台灣科學園區同業公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