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ist
專欄作家

人文·島嶼67
「人文·島嶼」平臺於 2019 年 8 月 1 日正式上線。平臺將透過「轉譯」的方式,以淺近而精準、有趣而深刻、清楚而有序的呈現作法,進一步推廣人文司二十五個學門過去數十年之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其中包括個人、團隊、專書。期待大眾能經由本平臺文章,貼近知識真理之堂奧,理解研究者樂處之所在,並能因此運用於生活之中。

Post
所有文章

拒當只會呼吸的肉 跟銘傳曹勝雄用休閒雕琢人生人物專訪

忙碌工作之虞,你會特別空出時間從事喜歡的活動?像透過旅行、爬山、潛水、電玩、聽音

敢說、敢用、敢表達! 臺師大陳浩然結合新科技助攻學生的英語自信與表現教育

許多人認為,臺灣學生英文學習狀況最大的困境,就是缺乏普遍可以練習和應用的機會。...

靠古人這招 可以防治憂鬱症? 中央黃崇修談「定靜工夫」哲學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黃崇修教授在大學時代是個一心求道的青年,經常參加各種宗教...

含金湯匙的繼承者們?逢甲佘日新談「二代接班」的酸甜苦辣企業管理

提起「企業二代接班人」,腦海中不禁浮現電視新聞上的「鬥爭」畫面。「四子閃退經營...

你挑的橘子甜嗎?與成大楊政達探索人如何做決定心理學

「早晨的菜市場,你站在水果攤前,看著一堆亮澄澄的橘子,想買些回家。根據過去的經驗

從習以為常的健保與醫療發現「道德風險」 政大連賢明:國際交流開拓視野醫療保健

「進入CASBS的唯一條件,就是要跟大家吃飯。這不是玩笑話,而是此中心的要旨和信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嗎? 臺大王秀槐發現華人學習途徑中「能力──努力──興趣」的微妙關係教育

當孩子拿了75分的考卷回家,美國媽媽說:「很不錯!你很有天分!」亞洲媽媽卻說:「

只想快意人生? 成大郭乃文談「過動症」與「網路成癮」的共病挑戰醫療保健

「這樣的畫面你能想像嗎?兩個小孩騎著機車,後座的人與駕駛背貼背地坐著,他們挑了一

AI、智慧城市正夯!陽明交大彭松嶽:擔憂數據偏見恐讓現實失真AI

近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爆發性的突破,成為每天的焦點新聞

打通偏鄉交通微血管 食醫助行的「移動服務」:專訪逢甲侯勝宗職人

海天蔚藍的臺九線上,小貨車載著高雄美式大賣場的惜食食材,從臺東縣最南端的達仁鄉一

運動員的神兵利器──臺師大相子元從科學分析、實證應用研發減壓鞋、避震襪科技趨勢

聯合報曾經做過統計,1999年國內只舉辦了三場馬拉松賽事,參與人數也只有數千人...

女生在想什麼?中正吳秀瑾從「關懷倫理學」談不一樣的女性主義女性

對於「女性主義」的理解,中正大學哲學系吳秀瑾教授想先破除多數人視女性主義為一門學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