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古名為「錫口」,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是南北通商、貨物集散之地,扮演基隆河航運樞
擁有獨特的泥灘地生態與海牛文化的芳苑鄉仁愛社區,面臨環境變遷與產業轉型的挑戰,...
作者介紹返腳咖返腳咖是一群汐止在住的人,期待在快速流動的日常中,回到生長的土地...
撰文=賴韋廷 攝影=林祐任幾乎每個人家裡都曾經有過來自鶯歌的陶瓷品:龍蝦盤、丹青
和平區位處臺中市之最東部,面積約占本市的一半,是人口最少、密度最低的行政區,三...
撰文/駱亭伶 攝影/吳毅平 圖片/林金城受訪者介紹林金城講老泉山腔的汐止人,臺...
隨著攝影產業邁入數位化,傳統底片沖洗逐漸式微,過往城市街景中習以為常的沖印店,...
矗立於旗津349年的市定古蹟「旗津天后宮」歷經三年多的閉宮修復,終於在日前完工...
彭湘五歲時全家移居新北土城,在此成長至成年。2016 年於花蓮求學時開始嘗試以電
台灣留存下來的「聖蹟亭」約120餘座,桃園有6座,亭身與格局饒富深意,親自走訪一
清幽靜謐的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擁有莊嚴的建築樣貌與蓊鬱的自然環境,歷經保存
梧棲區位於大甲溪與大肚溪出海口之間,在一個沿海的小鎮,其發展史和港口的興衰必有著
桃園古城區以桃園景福宮為中心發展,昔日繁華熱鬧,更是桃園商業活動的起點,也讓這裡
四年一科、全國最大規模海路出巡的林園鳳芸宮媽祖,今年海上巡香船隊路線,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