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餐廳裡的松露餐點動則數千元起跳,國外松露產值居高不下,甚至發展人工種植技術,但國內松露相關研究仍還在起步階段,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副研究員傅春旭與研究團隊花了5年時間造訪國內山區找到多種松露新種與新紀錄種,其中2種塊菌可能具有經濟產值,過去一年又發現2種世界新種塊菌,研究團隊正建立數個塊菌試驗區,希望能先投入塊菌生產,提供給林農未來的生產依據。
松露市場產值高,採收量逐漸下降
松露與高價幾乎畫上等號,松露涵蓋真菌界中的三個類群,包含接合菌中的豆松露、子囊菌中的真松露,與擔子菌中的假松露。一般民眾熟知具有特殊香氣及風味的松露,屬於子囊菌門下的塊菌科(Tuberaceae)塊菌屬(Tuber spp.),為松露家族中最具經濟價值,國內研究通常會以塊菌或塊菇稱呼。
全球塊菌發展最早從歐美開始,塊菌特殊風味讓許多人深深著迷,但數量稀少價格也居高不下,如義大利白松露1級品經估計可達每公斤13,000美元,亞洲地區也陸續發現新種塊菌,這些新種也逐漸走入全球貿易市場。
19世紀時,法國、義大利皆發展黑孢塊菌的種植技術,這可能影響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大量黑孢塊菌生產的主因,不過1960年代歐洲松露產業卻開始走下坡。
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張東柱表示,這與兩次世界大戰破壞松露生育地與種植技術發生問題有關,因此各國積極改良松露栽培技術進行商業化量產,但優良種苗來源為各國發展瓶頸之一,種苗需要感染塊菌菌種才能生產,但市場仍流通沒有感染或感染不良的種苗,或是感染其他非塊菌菌種的種苗,如牛肝菌、松茸等。
張東柱說明,松露種苗與田間栽培的問題癥結點在於研究資源與人力問題,由於松露栽培研究耗時、成果較不具學術價值,再加上松露具高價值,技術擁有者擔心失去競爭力,而不願公開資訊,讓有心想投入相關研究的人員必須投入更多資源與時間。
臺灣曾有人工塊菌造林地
國外塊菌研究起步早,臺灣30年前也有開展塊菌研究,1987年10月30日臺灣首次在南投的東埔山區發現黑塊菌,塊菌研究就此展開,1989年臺大森林系教授胡弘道在臺大實驗林和社營林區完成全亞洲第1個人工塊菌造林地持續造林撫育8年,先後發表世界新種臺灣塊菌(Tuber formosanum Hu)及屑塊菌(Tuber furfuraceun Hu & wang)。
傅春旭指出,臺灣森林覆蓋面積約有2/3,可發展塊菌種植,但沒有單位願意投入多年時間複製胡弘道成功經驗,臺灣塊菌產業也沒有被建立。
計畫與松露續前緣
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副研究員傅春旭因為執行松露產業化研究計畫,在5年前正式投入國內塊菌研究。
傅春旭回顧與松露結緣過程,他表示,自己曾參與過1989年胡弘道設置和社樣區,協助撒石灰,後來又陸續參與兩個設置松露園案子,2011年前往雲南尋找山葵時,發現山葵田上方剛好是松露園,「下山的人都揹著裝著松露籃子」,就跟著當地人去看去挖。
傅春旭表示,2011年前往雲南時,發現當地的松露過去是拿來餵豬,而不是給人吃,價格約莫在每公斤20元人民幣,後來當地人注意到松露經濟價值,售價逐年攀升,每公斤上漲到80元人民幣、130元人民幣、400元人民幣,白松露價格甚至可高達1300元人民幣以上。
雖然傅春旭與塊菌相當有緣分,但看到各國宣稱自己的松露都是人工栽種,產量卻逐年下滑,對於塊菌產業他抱持著一個問號,遲遲不敢投入,沒想到2013年因為實驗室經費不夠,讓他一頭栽進塊菌的世界。
從雲南調查到國內塊菌研究
傅春旭的塊菌研究是從產地調查開始,他指出,中國塊菌產地主要分布在2,200公尺到3,000公尺間,pH6.5到pH8.0的石灰質土壤中,剛好雲南地區塊菌產量佔50%,且當地植被與臺灣類似。
2013年8月,傅春旭帶著研究團隊到雲南調查,正巧遇到菇蕈節,在市場看到牛肝菌、松茸、塊菌等,但販售者不願意帶團隊前往松露生育地。隔年研究團隊即透過雲南臺商協助,進到當地的印度塊菌生育地,進行生長環境調查,了解當地松露產業。
傅春旭表示,透過在雲南地區蒐集到的土壤資料及氣溫資訊,比對林業試驗所累積的6,800多筆土壤資料,將氣溫換算成海拔高度,最後在臺灣篩選出10個可能出現塊菌的生長熱點,但這些區域分屬不同管轄單位,如地方政府、國家公園,有些單位不願意核准進入,10個生長熱點還沒開始調查。
除了篩選臺灣塊菌生長熱點外,傅春旭團隊依循著過去胡弘道團隊發現塊菌的地點,逐一開挖,也參考熱心民眾的塊菌地點通報進行區域調查,但並非每個地點都有成果。
像是傅春旭團隊原本希望能在郡大林道60k旁的臺灣二葉松林發現塊菌,結果卻意外在八通關古道發現世界新種的白塊菌,不管海拔高度或是土壤檢測,皆與當初預期設定有所不同。傅春旭表示,發現國內白塊菌的生長環境pH值沒有超過6,而石灰岩地形比較容易發現黑塊菌。
翻山越嶺,國內研究艱困
傅春旭與研究團隊的塊菌研究已經進入第5年,他表示,在國內開展塊菌研究相當很困難,像是外國的松露附近會有明顯指標,如火燒圈或松露蠅,但臺灣的松露旁並沒有這些指標,只好看到寄主植物就開挖。
傅春旭表示,2014年透過大仁科技大學教授祁偉廉協助下訓練塊菌犬,以印度塊菌作為訓練材料,確實塊菌犬能成功找出埋在地面下的印度塊菌,但後來發現塊菌犬無法找出其他種類的塊菌,「只好人當狗,一群人繼續慢慢挖」。
走入臺灣山林開挖塊菌對傅春旭團隊為一大挑戰,他說明,國內山區受到921地震及多次颱風侵襲,許多林道已無法讓車輛通行,甚至地貌也完全不同,沒有熟悉當地環境的嚮導帶領前往,這是件很危險的事,需要有更多單位投入資源才能更深入研究。
5年發現6種塊菌,4種為全球新種
這些年傅春旭團隊的足跡抵達陽明山、蓮花池、福山、太麻里、六龜、玉山、臺東等區域,團隊成員在去年8月臺灣松露資源研討會時,發表4種松露新種,其中有2種為塊菌,分別為雲杉塊菌(Tuber piceanum Wong & Li sp. nov)以及深脈塊菌(Tuber elevatireticulatum sp. nov),去年深脈塊菌是以溪頭塊菌稱呼。
去年底團隊又發現2個塊菌新種,分別為臺東發現的熱帶塊菌(Tuber tropicum Wong & Li sp. nov),以及在六龜發現小西氏石櫟根系的白塊菌(尚未命名),傅春旭笑著說,新種塊菌都是在偶然情況下遇到,像是團隊成員下山時在路邊隨手挖一下就發現新種,消息傳回來後很開心。
除了新種外,傅春旭團隊過去一年也在福山發現泰國塊菌與日本塊菌2種新紀錄白塊菌的菌根,目前已經將發現地圍起來,讓動物不要進入爬挖,期望未來能在樹下發現塊菌。
傅春旭表示,塊菌可讓林業創造出高附加價值,增加林農收益,但要談松露產業化,可能須仰賴農企業、林農等投入,不過由於松露長在地下,無法讓投入者放心,可能要有人先種植,再挖出來才有機會吸引人投入。
目前傅春旭團隊將建立數個塊菌試驗區,包含北東眼山、清境、大雪山、國姓鄉、臺東等地,透過8年造林撫育管理,期望能生產塊菌,未來也將逐步增加試驗區,與土地管理單位持續溝通,讓他們理解塊菌研究的意義。
原文作者為洪嘉鎂,本文轉載自《農傳媒》。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農傳媒》,全文連結:http://bit.ly/2MQE1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