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看臺灣香蕉與病害搏鬥半世紀的連續劇—黃葉病

農業經濟

不只人有機會罹癌,超市常見的香蕉,也容易得到素有癌症稱號的「黃葉病」。黃葉病無藥可醫,1970到1980年代全盛時期,臺灣每10根香蕉最高有7根會罹患此病,嚴重衝擊蕉農收益,也影響到臺蕉銷日的貨源穩定,當年臺蕉種植面積一度從5萬公頃跌至9千公頃。

黃葉病洗牌國際香蕉貿易史,51年前臺灣出現首例

7月盛夏,驅車來到臺灣香蕉主要產區屏東縣和高雄市,會發現整片綠油油的蕉園裡,卻有幾棵香蕉樹葉部泛黃,有的葉柄已軟化、下垂,嚴重甚至出現整株枯萎的現象,這就是俗稱的香蕉癌症「黃葉病」。

香蕉癌症「黃葉病」使香蕉樹葉部泛黃。(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提供)

香蕉黃葉病,也稱巴拿馬病(Panama disease),屬於土傳性真菌病害。它偏好酸性土壤環境,在無寄主的情況下可長期存活在土壤數十年,這病害至今仍無藥可醫,所以一旦蕉園染上黃葉病就像敲響罹癌的警鐘,得廢耕3、40年才有可能再種香蕉。

香蕉黃葉病肆虐全球,世界香蕉主要產地包含菲律賓、印度、印尼、越南、中國、中南美洲等幾乎無一倖免。它在1950年代曾摧毀國際外銷主力品種大麥克蕉(Gros Michel),導致當時栽種大麥克蕉為主的中南美洲,改種與臺灣香蕉同主力品系的華蕉(Cavendish),為國際香蕉貿易史翻開新的篇章。

臺灣在1967年首度於屏東縣佳冬鄉的蕉園發現黃葉病。當時正值臺蕉外銷日本的黃金歲月,香蕉種植面積高達5萬公頃。根據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當年臺灣香蕉外銷量約39.4萬公噸,於日本市占率高達82%。在那之後臺灣香蕉產業一落千丈,在外有厄瓜多、菲律賓等產地國競爭日本市場,在內則因黃葉病蔓延,嚴重衝擊蕉農生計。

長存土壤、隨水傳播,蔓延擴散防不勝防

大約8年前,首度將香蕉透過都樂食品公司配送系統,賣進全臺灣統一超商的蕉農余致榮,目前在屏東縣種有40公頃蕉園。身為蕉農第3代的他,憶起4、50年前,父親種植香蕉遭到內外夾擊,直呼根本苦不堪言。

前台灣香蕉研究所生理生化組主任蔣世超長期研究香蕉黃葉病蕉園的土壤管理,發現有機農法的管理模式,可大幅降低香蕉黃葉病罹病率。(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提供)

「當時農民的防疫觀念不好,黃葉病不斷擴散,農民種到會怕,我阿公種香蕉時本來還有10公頃,後期蕉園開始得病後,父親接手改種蓮霧或雜糧或採水稻輪作,香蕉栽培面積大概僅維持在1到2公頃,那時連自家工錢都沒在算,最記得有一年很嚴重,父親1公頃只收5萬塊元,但栽培成本要7、80萬元,真的是慘到連本錢都賺不回來。」

長年將臺灣香蕉外銷日本的保證責任高雄市旗山果菜運銷合作社創辦人郭文明,10多歲就親眼目睹自家蕉園發生黃葉病。他說,嚴重時蕉園罹病率高達7成。簡單來說,10株香蕉樹裡,有7株都染病。數十年來旗山區蕉農有的轉作其他作物,有的則另闢新地種香蕉。

但黃葉病散布太快,病原菌會隨著河水、灌溉水、農具進行傳播,再加上早期農民看到發病病株會拔除,廢棄在田邊或水溝旁,無形中提高黃葉病傳播速度。根據1988年台灣香蕉研究所的資料顯示,1967年在屏東縣佳冬鄉發現病株後,6年來黃葉病一路從佳冬鄉蔓延到林邊鄉、南州鄉等地,1973年波及到高雄市旗山區、美濃區等香蕉產區;等到1980年後,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等香蕉產區也一一淪陷,至此臺灣香蕉產區無一倖免。

香蕉各感染期都有可能罹患黃葉病,如果抽穗前感染未致死亡,果實會變得短小、果型呈歪斜。(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提供)

因為黃葉病在臺灣肆虐,再加上日本採購臺灣香蕉數量逐年遞減,內外夾擊下,臺灣香蕉栽培面積從1967年5萬公頃不斷下滑,在1977年一度只剩下9千公頃。

來源眾說紛紜,無法預測發病時間及機率

黃葉病開始蔓延那幾年,各試驗改良單位、植物病理專家等都在尋找原因及解方,這當中以台灣香蕉研究所最為投入。所長趙治平表示,1967年以前,黃葉病並不會感染華蕉品系,也就是臺灣栽培的主力品種北蕉,所以一開始各界都不太敢斷定是黃葉病,直到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名譽教授蘇鴻基透過科學實證,國際專家將病原菌帶回美國接種後,才確定是新型黃葉病,稱作「黃葉病熱帶4號生理小種(簡稱TR4)」。

就像不同類型禽流感產生的致病力會不斷進化般,TR4既可感染黃葉病1號生理小種能感染的大麥克蕉、呂宋蕉,以及黃葉病2號生理小種能感染的南華蕉外,也可感染臺灣北蕉。

但黃葉病究竟如何傳播到臺灣來?至今仍沒有標準答案。趙治平說,臺灣香蕉是在280年前從中國福建省一帶引進,而福建省香蕉則來自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國際間目前的主流推論是,有可能病原菌早期就隨香蕉種源一起進來,直到臺灣開始大面積集約栽培單一品種北蕉後,天擇壓力下病原菌不斷演化而造成。

香蕉黃葉病病徵。(圖片來源/農傳媒授權提供)

前台灣香蕉研究所生理生化組主任蔣世超表示,TR4很強悍,因為它可產生厚膜孢子,度過寒冷、淹水等逆境,所以即便農民轉作水生作物,如水稻、芋頭,再回來種香蕉還是有機會感染黃葉病。

更弔詭的是,土壤內的黃葉病病原菌密度和罹病率不見得相關,簡言之,病原菌密度越低不代表該蕉園罹病率越低,「你無法預測它會不會發病、何時發病,直到香蕉開始出現病徵後才知道,這完全是機率問題。」蔣世超說。

蔣世超解釋,黃葉病是從香蕉根部開始侵入、破壞維管束組織,影響其水分、養分輸送,外觀上來看葉片會縮小、黃化,切開香蕉假莖會發現裡面已褐化;香蕉不同生長期都有可能罹患黃葉病,如果感染沒有死亡的話,它生出來的果實會短小、果形會歪斜,且因為風味不佳,失去商品價值。

原文作者為郭琇真,本文轉載自《農傳媒》。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農傳媒》,全文連結:http://bit.ly/2IA13CL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