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自己在一個有13.5萬個塑膠微粒的游泳池游泳嗎?如果你不願意,你知道海中生物現在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嗎?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下稱黑潮基金會)3日公布「島航計畫」的塑膠微粒調查結果,根據檢測結果指出,在這次採樣的51個測點都發現有塑膠微粒,每立方公尺有0.016到64.12個塑膠微粒不等,其中又以嘉義八掌溪出海口,每立方公尺有64.12個塑膠微粒最多,二三名則分別為高雄後勁溪與基隆和平島。
這份報告是由黑潮基金會,自2018年5月耗資近500萬元執行「島航計畫」,為期進行為期16天的航行,航跡遍及台灣本島包括澎湖、小琉球,與蘭嶼3個離島,航行超過650海浬,共計51個檢測點,經半年多的分析,台灣才出現第一份全台海域的塑膠微粒統計報告。
海洋垃圾以生活塑膠最多
「塑膠微粒」(Microplastic)在國際學術界的定義為直徑小於5mm的塑膠碎片,而海域上塑膠微粒的形成有許多原因,最主要是來自於陸地上各種人造塑膠用品如保麗龍、塑膠袋、寶特瓶,或瓶蓋,經外力分解碎裂成小的微粒,黑潮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解釋。
在這次的調查中,將撈到的塑膠分成硬質塑膠(如瓶蓋)、軟質塑膠(如食品包裝)、發泡塑膠(如保麗龍)、塑膠纖維(如漁線、漁網)與圓形塑膠粒(塑膠原料)五種,結果在全臺海域中都發現硬質塑膠的占比最高,可見生活塑膠仍佔大宗。
各地汙染大不同,發泡塑膠全台都有
分成區域來看,西南部海域不論在硬塑膠、圓形塑膠粒及發泡塑膠的平均數均最高,顯示膠微粒數量可能與陸域密集人為活動有關。當中八掌溪出海口圓形塑膠粒又明顯高於其他海域,並搭配經濟部的調查報告,八掌溪流域工業以木業、電纜、塑膠、水電加工等中小型工廠為主,因此黑潮基金會推測,圓形塑膠粒主要來自流域範圍內塑膠加工廠,並建議政府與相關環保單位可沿八掌溪上游進行採樣,以確定圓形塑膠粒來源是否與沿岸塑膠工廠有關,進一部訂定塑膠工廠管理規則。
東北部海域則以軟塑膠的數量高於全台,主要來源為花蓮奇萊鼻,且採得樣品多已破碎,黑潮基金會就推測,由於花蓮環保公園長期受風浪侵蝕,導致掩埋其中的塑膠袋及各式垃圾慢慢暴露出來,尤其可能在颱風過後或東北風季節,裸露在外的垃圾不斷進入海中,造成附近海面上可見許多海漂垃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塑膠微粒中「發泡塑膠」雖然沒有在個別區域特別明顯,但調查結果顯示遍布於台灣各區海域,長期進行海灘廢棄物監測調查的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表示,經過長期的統計,在台南排名第一的嚴重問題就是牡蠣浮棚養殖使用的保麗龍浮具所造成,其次是塑膠相關製品,但問題並非無解,例如在台南市禁用保麗龍飲料杯後,這幾年沙灘上的量就明顯減少,而他也多次向政府建議改用PE浮筒代替保麗龍浮具,盼能逐步改善來自陸地與降海的發泡塑膠汙染問題。
政府應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然而,當其他國家積極面對塑膠微粒汙染問題時,如美國加州於2018年10月制定「加州安全飲用水法」嚴格控管塑膠對健康的風險,只見國內環保團體親力親為著手進行塑膠微粒汙染調查,台灣政府似乎尚未重視到問題的嚴重性。
海洋大學榮譽教授、前立法委員邱文彥就指出,依照現行規定,海洋汙染防治之整合規劃、協調及執行,屬於海洋保育屬的職責,但不論是人員或預算,海保署所獲的資源卻不成比例。
舉例來說,這次黑潮基金會在此計畫就花費了500萬元,但海保署明年在這方面的預算僅有100萬元,他希望政府能編列充足的預算,讓政策從立法、執行到資源分配都能有個全盤規團隊,因為經過研究,這些塑膠微粒會經由食物鏈到進入人體,而這些塑膠微粒可能含有容易吸附有毒化學物質的多氯聯苯(PCB)等環境荷爾蒙,進而影響人體健康。
最後,張卉君再次呼籲,目前已經有多國積極投入進行海域塑膠問題的調查,鄰近的日本早在2014年就開始針對全國海域進行一年兩季以上的海漂垃圾、塑膠微粒調查,進而制訂國家海洋環境汙染防治政策。但國內對微塑膠的調查卻很缺乏,偏偏海洋垃圾來源成因複雜,需要透過定期且長期的統計,並搭配上洋流圖、人為活動分布圖,才能明確指出怎樣的限塑政策才能有效得減少來源。
「政府一年預算那麼多,又有多少用在我們關心的題目上」張卉君說到,他希望政府能重視塑膠微粒的問題,並視為與空汙同等看待,才能回答人民對健康的疑慮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