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的兒子 邱銘乾模具廠老闆變身半導體業的奇兵

創業故事

父親是海山煤礦罹難的礦工,邱銘乾一肩扛起家庭經濟重擔,從做模具起家,雖然沒有在半導體廠上過一天班,他從不輕言放棄的態度,讓家登精密成了半導體廠的最佳合作生產夥伴。

「我爸爸是海山煤礦災變的罹難礦工。」上櫃公司家登精密(3680)董事長邱銘乾少年時期父親因災變過世,身為家中長子的他並不因此自暴自棄,還白手起家創立家登精密,從一間3個人的草創公司發展成市值數億元的上櫃公司,靠著是他從不輕言放棄的態度,家登目前為全球半導體大廠關鍵光罩及晶圓載具不可或缺的供應商。

臺灣企銀拉一把,小企業逐漸壯大

從零開始的新創企業,最擔心就是資金周轉的問題,邱銘乾創業3個月後,公司靠兩台機器只能勉強打平盈虧,需要購買第三台機器來衝刺業績,但資金不足,邱銘乾向母親調頭寸卻吃了閉門羹,「媽媽當時認為創業非常危險,完全不贊成,而且不可以動用到當年父親礦災過世獲得的補償金。」

後來沒辦法,邱銘乾只好去找銀行借錢,騎著摩托車到處找銀行問「有沒有銀行要借我錢?」雖然表哥在台北國際商銀某分行上班,問了他一句話「公司成立多久?」因為家登才成立3個月,所以該行也婉拒貸款給他。

直到有一天經過臺灣企銀,他抱著一絲希望進去詢問貸款,一個主管問他「少年耶,你在做什麼的?」邱銘乾說在做CNC(塑膠外殼模具CNC加工),「剛好銀行主管懂CNC,因他就有客戶是做CNC的,而剛好我接訂單那家廠商他也認識。」於是臺灣企銀很快的協助邱銘乾辦理融資程序。

銀行申請貸款要抵押品,邱銘乾想到媽媽名下有一間房子,想要拿房子抵押,媽媽很無奈,前後唸了他三個小時,最後靠合夥人的幫助,技術性的以房子先作為短期槓桿的一環,才順利獲得臺灣企銀的貸款,這筆錢可說是「起家金」。

「臺灣企銀那筆資金對我很重要,我當年借3百多萬元,等於公司一開始負債比率已經5成了,但用借到的錢買一台機器,運轉以後,錢真的開始每天順利進帳。」邱銘乾抱著感恩的心說,創業以來臺灣企銀也成了家登精密最重要的往來銀行。

新創公司注重系統管理

開公司當老闆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邱銘乾也是,他說「我在念高中的時候就決定要做老闆」,讀模具科的他參加比賽成績優異,年輕時抱著要出人頭地的目標,立誓將來要獨當一面,不過當他出社會第一次去上班跟在老闆身邊,親眼目睹一場震撼教育。

那一年的三月天,氣溫由冷轉暖,邱銘乾和老闆到世貿看展覽,「老闆心肌梗塞,才50歲就在我面前跌倒昏過去!」幾個同事送老闆到醫院,已來不及急救,這件事情對邱銘乾影響很深,他體悟到身為一家公司領導者,並沒有這麼容易,不僅要能做好管理,還要擁有堅毅的態度,最後還得放手給專業人才來做。

邱銘乾草創公司是從三個人的小企業開始,但模具公司每天都有很多不同的挑戰,每一個客戶的委託案都是專案,今天要設計手機、明天可能換成筆電、後天則委託設計機殼,手上可能隨時有五個不同的專案在進行中,這樣的專案系統化管理已根深蒂固埋在邱銘乾的心中,這也是之後他能從一個「優秀的模具師傅」變身為上櫃公司CEO最大關鍵。

邱銘乾發現「其實有很多上市櫃老闆都是從做模具起家。」他舉例說「因為老闆同時要管業務、研發及財務,一腦多用,就像是八爪章魚,要能同時把它們擺平,專案系統管理做得好,公司治理也會好」。他認為中小企業也得重視制度,將流程建立完善,中小企業也能茁壯。

意外嘗試,踏入半導體業

模具公司如果經營的好,可能就還是模具公司,但家登能轉變成為上市櫃公司絕不是單純靠模具事業,其中的轉折與邱銘乾的內人在新竹半導體廠上班有關,有一天她問邱銘乾,「我們公司在找設備供應商,這個東西你會不會做?」邱銘乾對任何事物都抱著好奇、不設限的個性,他回答「給我研究看看,有機會做給你看看。」

他指出,大部分的人都會說「那不是我本業,就會把自己限制住了,但我不會用這種心態。」那家外國廠商找了三家台灣廠,只有家登做出來,這成了邱銘乾踏進半導體產業的敲門磚。

價值不斐的大晶圓。(圖片來源/台灣活力創業家提供)

「學習很重要,每個人又不是天生會講英文,我雖然沒有在半導體廠上過一天班,但只要了解半導體廠的語言,也能設計出半導體廠需要的產品。」邱銘乾說。

嘗試切入半導體設備的成功,意外帶給家登蛻變的機會,更藉此切入了台積電的供應鏈,在2001年正式通過台積電認證,成為黃光微影製程中光罩相關零組件供應商。

台積電遇到問題,家登協助討論解決

邱銘乾解釋說。台積電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家登會根據每次遇到問題來討論,舉例說「台積電說我的光罩遇到這個問題,我會說這可能需要什麼材料,或什麼材料不要用,我拿材料給你試試看等等,結果試完可以運作,OK!這是一個共同協作的過程。」

他補充,「台積電不需要我告訴他該怎麼做,他們也在嘗試找出方法,需要一個能夠跟他一起co-work 、共同創造(Co-Creation)一個提供製造服務系統的廠商,這叫做服務流程創新。」

家登精密獲得許多獎項,其中服務流程類創新,獲得經濟部「產業創新獎」。(圖片來源/台灣活力創業家提供)

「我們提供在模具製造、塑膠射出CNC加工裡面,需要怎麼製造、怎麼設計才能幫客戶解決內部生產問題,我是因為這樣子才能有機會做半導體產業的供應商。」邱銘乾一直認為家登不是設備商,而是半導體服務商,是製造服務業。家登不但獲台積電績優供應商獎項,也因服務流程類創新獲得經濟部「產業創新獎」。

家登比別家廠商率先切入了半導體光罩中的極紫光EUV技術,推出了新一代極紫光光罩傳送盒(EUV POD),未來台積電在7奈米製程全面採用EUV製程後,將給家登帶來更大的成長機會。

在極紫光佔有一席之地

微縮是半導體晶圓廠獲利的關鍵,在同樣的面積裡面擠進更多的電晶體,例如90奈米和45奈米製程裡,電晶體容量會差10倍,功能增加10倍,每家大廠都會買Emerson艾默生的設備,中芯國際、台積電都會買,但邱銘乾指出,這已經不是買一台更好的設備就能提升產能,因為極紫光技術是關鍵,它在各家半導體廠搶下蘋果iPhoe手機運算器A12、A13裡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即便家登已在半導體晶圓廠供應鏈中站穩一席之地,邱銘乾在18吋晶圓的投資開發上,雖然看得比較早,但回收似乎還要再等等。

「我在極紫光上的投資沒有在18吋晶圓上來得多。」邱銘乾表示,半導體晶圓片從2吋、 4 吋、6吋、 8吋到現在 12吋,晶圓越大,單位時間產量越大,效益越高,成本越低。例如力晶半導體是第一個用12吋晶圓作DRAM,連續好幾年大賺錢,於是在9年前左右,全球半導體廠開始計畫投資18吋晶圓的開發與規格制定。

他有感而發的說「一個作技術的人,就想要成為世界第一的渴望,能不能成還不知道。」家登投資上億元在開發18吋晶圓片上,還參加了國際的規格制定大會,但因為18吋的晶圓規格及相關設備業界都還沒有共識,家登只能等待未來的機會。

冒險是切入藍海的機會

邱銘乾看得很開「如果不做我就沒有機會,我做了,萬一抓到機會,就算是我八字重!」比較極紫光與18吋晶圓技術,「 我預計會出來的沒出來,18吋在4年前差一點就成功,我花了好幾億在裡面,我本不看好極紫光EUV這個領域,現在反而更好!」

從一個傳統模具廠跨界到半導體業,他也從一位工專畢業生不斷進修到現在在政大攻讀博士班,能夠不斷升級、跨領域,邱銘乾大方透露成功的祕訣很簡單,「我願意在新的領域嘗試,會遇到困難嗎?會!過程中也會遇到阻力,但你不做,怕這個怕那個,什麼都不敢,最後就會跟別人一樣!」

「我創業從第一年就開始賺錢,到現在連續19年賺錢,連續18年營業額都比前一年高。」這是因為邱銘乾永遠保持著堅持不懈的理念,把公司的精神定調「用心服務,熱情成長」,對目標要有熱情,才能持之以恆,邱銘乾說「家登的英文名取做Gudeng,台語發音像鴣等,長長久久的意思,也代表家登將會是一家永續經營的公司。」

家登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家登精密 小檔案

董事長:邱銘乾

產業別:半導體

資本額:7.06億元

上市櫃日期:2011年8月

主要業務:光罩解決方案產品、機台設備產品、晶圓解決方案產品

本文轉載自「台灣活力創業家」,原文連結:http://bit.ly/2SNOcB7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