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N報導,聯合國最新調查指出,人類若不減緩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程度,地球最快將會在2030年突破上升溫度1.5度大關。也就是說,全球氣候變化很可能在11年之後出現失控,因此,發展再生能源成為溫室氣體減量的重要途徑。
台灣雖設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20%的政策目標,但據2017年經濟部能源局資料顯示,台灣發電比例依舊以燃煤發電為主(47%),其次分別是燃氣發電(34%)、核能發電(8%)、再生能源(5%)、抽蓄水力(1%),顯示出,再生能源占總發電量的實際情況,距離目標似乎還差了一大截。
德國是能源轉型先行者
先看看目前國外可考的經驗,2018年1月1日德國創下全國用電100%來自再生能源的紀錄,能源轉型的里程碑讓全世界皆有目共睹,但其實他們推動再生能源早就整整領先台灣超過20年。
1997年德國完成電業自由化,打破了4家電力公司壟斷的市場機制,把負責發電的電力公司到銷售的供電業開放民營;2000年,德國施行《再生能源法》,開啟再生能源保證收購的制度,也就是電力公司在20年內要以高於火力和核能發電的價格,收購再生能源電力。另一方面,提供投資再生能源發電的貸款優惠,增加投資意願,也讓投資綠電變得有利可圖。
也因此由民眾集資發起的社區電廠,也就是公民電廠的概念開始應運而生,像財務獨立的公民組織「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的做法就是透過跟用戶收費,讓社會大眾一起投資,長期下來,在整體電力市場中,只剩12%是傳統電力公司所擁有,47%則是社會大眾持有。
德國電價是台灣的4倍
在全民參與綠電的情況下,德國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從1999年的5%占比,到了2017年比重已來到33%。這套電力強制收購的作法,明顯讓德國再生能源裝置量迅速提升,也讓各國群起效法,台灣正是其中一個國家。
但德國的能源轉型之路並非沒有顛簸,由於再生能源發展甚早,初期成本較高,高電價現象最常被人提及,德國政府還向民眾用電收取再生能源附加費,來填補差額。甚至還有再生能源供電不穩定、併網電網,或是出現發電供給超過需求的「負電價」現象。
台灣低電價,未反映環境外部成本
僅管德國與台灣的政經背景有很大的差異,且發展再生能源的條件也不盡相同,德國的能源轉型經驗無法完全複製在台灣身上,但身為經濟學者20年、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豪不客氣的說,「我們的電價實在是太低了。」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18年最新統計資料與亞鄰各國電價資料,2017年台灣住宅電價一度2.4793台幣,寫下全球第3低,僅次於墨西哥及馬來西亞。相較於同一年德國的住宅用電一度為10.4585台幣,更是台灣的4倍之多。
溫麗琪認為,「假設台灣的電價夠高,去反映環境外部成本,我們就會看到煤炭發電也會慢慢的消失,因為現在電價就是沒有反映,它加諸在別人身上空氣汙染的傷害。」
「我們之所以看不到台灣綠色經濟有很大的突破,就是因為電價實在太低了,所有的創新商業模式都覺得台灣無利可圖,那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就算有非常好的環境效益,也沒有辦法真正導入到國內裡面。」溫麗琪無奈的說。
根據2018年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基金會發布的「台灣民眾支持能源轉型及願付代價」民調指出,有52.5%民眾願意為能源轉型調漲電價、43.1%則是抱持不願意;進一步詢問,若再生能源能有加速發展,有46%民眾則是願意接受3成以上漲幅,僅14.2%民眾堅持不願調漲。顯示出,仍有將近半數願意接受電價調整。
政府也許不該將電價調整納入政治考量,而是應該將各類能源內外部成本資訊充分揭露,讓民眾體認自己應該負擔的成本,對於邁向能源轉型之路或許才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