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企業實施綠色行動,除了善盡社會責任外,透過提升員工動能,還能加強全球競爭力──例如,你是否每天早上一進辦公室,沒過多久就昏昏欲睡?說不定跟辦公室的空氣品質息息相關,而中科晶圓的其中一間辦公大樓解決了這個問題!
撰文=林靜宜、謝錦芳
走進位於中科的晶圓十五廠第一期辦公大樓,從二樓明亮的玻璃落地窗往外看,一片綠意盎然的生態花園,提供員工們適當紓壓的空間。
「我最喜歡坐在二樓健康中心外面的紅色長椅上,那個位置有很好的景觀,窗外就是美麗的花園,遠方是大台中地區,坐在那兒心情特別好。」一位在晶圓十五廠工作的女性工程師指出,位於一樓的餐廳,也有一面很大的玻璃牆,可以看到外面的花花草草,員工們用餐時可以放鬆心情。十五廠有很多這樣的小角落可以讓員工喘口氣,紓解壓力,這是綠建築的一大特色,也是與其他廠區最明顯的不同。
不同於一般的廠房,四面高牆隔絕了外面的世界,在生產線上的員工常常不知道牆外的世界是晴是雨;台積電在規劃綠廠房與辦公大樓時,絞盡腦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考慮到人與自然的互動與融合,於是屬於員工們的休憩角落和景觀區就多了起來。
在台積電各個綠辦公大樓裡,都有許多讓員工停留、互動的空間,例如天窗與美麗的綠色植生牆,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減少室內照明需求,還能讓員工打開五感、吸收自然,與同事們在舒適的環境中互動,激發出工作的動能與創意的火花。
- 南科辦公大樓內的大型植生牆直頂天窗(圖片來源/天下文化提供)
裝設二氧化碳偵測器,避免開會昏昏欲睡
不僅透過大廳視覺的營造,讓員工有不一樣的工作感受,台積電也在許多辦公環境的細節上處處為員工設想,讓員工在更好的工作環境中展現最佳績效。例如,現在的員工一天有超過八小時以上的時間都待在辦公室和廠房內,室內空氣的好壞對員工的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和生產力,都有很大的影響。包括容易出現喉嚨不適、眼鼻過敏、頭痛頭暈、慢性疲勞等「病態大樓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症狀。
為了維持辦公室的空氣品質,台積電的會議室裡都安裝有二氧化碳偵測器,如果開會時間久了,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偏高,這個偵測器會自動示警,啟動外氣補充機制,讓室內空氣品質維持新鮮,這樣開會時就不會昏昏欲睡了。別小看這一項小設計,許多會議就因為有這項貼心的裝置,讓與會人員可以在預定的時間內圓滿達成共識。
由於大受員工肯定,目前台積電所有獲得綠建築標章的綠廠房與辦公大樓都安裝了二氧化碳偵測器,只要二氧化碳濃度超過900 ppm,就會自動補充新鮮空氣,台積電更規劃未來在公共空間安裝動態的電子看板,隨時公布最新的空氣品質監控指標,讓員工可以更清楚知道空氣品質的變化。
此外,新建築物裝潢過程中,對室內空氣品質危害最大的是使用的建材或傢俱中含有甲醛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這些有毒化學物質隨著時間逸散至空氣中,不僅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對環境也造成極大破壞。因此,台積電興建綠廠房時,均選用低揮發有機物逸散塗料與黏著劑。這類低逸散黏著劑的價格約為一般黏著劑的十倍,由於裝潢過程中黏著劑用量非常大,也使得成本增加不少。不過,為了員工健康,台積電仍堅持採用。
- 會議室裡的二氧化碳偵測器(圖片來源/天下文化提供)
- 物體感應器控制燈具開關(圖片來源/天下文化提供)
智慧型控制系統,輕鬆省能
不僅如此,台積電新建綠辦公大樓中,有一項智慧型控制系統,以物體感應器(Occupancy Sensor)自動控制燈具和空調開關,在人員離開時,會自動關閉,以避免浪費。
更貼心的是,每棟辦公大樓的照明系統原本由中央統一控制的開關,現在都改為區域或個人化的設計,每個座位上方的電燈都有一條金屬拉線,同仁離開時只要拉一下金屬拉線,就可以把頭頂的電燈關掉,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將來這些個人化的照明自動控制,台積電也打算進一步透過個人桌上電腦來操作,包括調整光線的明暗和開關,讓員工工作更加便利。
此外,一座晶圓廠裡每天進出的員工約一千多人,若加上合作廠商員工,總計超過兩千人穿梭在廠房中,如果這些人在上班時間同時進入潔淨室,需要多少部電梯才能在最短時間內輸送完畢呢?這對於分秒必爭,講求準確效率的晶圓廠,的確是必須事先克服的問題。
為了避免升降梯大塞車,位於台中的晶圓十五廠辦公大樓就設計了挑高四樓的電扶梯,不僅大樓頓時氣派不少,在同一時間內,電扶梯也可以紓解大量人潮。
除了升降梯、電扶梯之外,台積電更鼓勵員工們走樓梯健身,所以做了升降梯四樓以下不停的設計。另一方面,為了讓同仁上下樓梯時,可以舒緩心情,樓梯間24 小時還播放著音樂,牆壁上也掛滿同仁的書法作品,宛如一個小型藝廊。此外,樓梯間也有透明的玻璃窗,讓同仁在走樓梯時,也可以看到外面的綠花園,這些規畫與設計,在在具體展現了台積電對員工的重視。
內容來源:《台積電的綠色力量:21個關鍵行動打造永續競爭力》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