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後,近來有人批評臉書(Facebook)在選舉期間未能防止大量不實資訊透過臉書的平台進行散布,可能是造成川普(Donald Trump)意外獲勝的部分原因,雖然臉書認為對使用者的貼文進行言論審查並不符合該公司的宗旨,但一項最新研究卻指出,社會大眾透過各種社群平台與搜尋引擎所接收到的訊息,事實上的確有可能被引導至某些特定的方向。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網路搜尋行銷業者CanIRank.com為了要了解一般人,在使用網路搜尋有關政治性的議題與資訊時,是否能夠獲得沒有特定政黨與立場傾向的中立性內容,因而在日前利用Google搜尋引擎進行了一項實驗,卻發現在搜尋結果排序居前的網頁當中,內容偏向自由派色彩的網站數量,明顯多於那些偏向保守派的網站,讓人擔憂網路空間是否正在逐漸喪失原本應有的中立性。
該項調查乃是由研究人員在Google搜尋引擎當中輸入50組與政治有關的關鍵詞,並取得搜尋結果排在前40名的網站,接著由4名人員各自針對每一個網站進行判讀,並將判讀結果按照偏向自由派或保守派,分別給予1到5分的分數,最後以4人的平均給分來決定該網站的立場屬性。
搜尋結果呈現較多自由派色彩網站
統計結果發現,透過這樣的調查方式收集到總共2,000個網站當中,被判定沒有特定色彩的中立性網站,大約占了47%的比重(其中大多數都是政府或主流媒體網站),但評分顯示立場偏向自由派的網站數量,占比卻也高達31%,而偏向保守派色彩的網站數量則只占了22%,因此一般人若是使用Google在網路上尋找政治相關資訊,將會有較高的機會被引導至那些立場偏向自由派的網站。
對於CanIRank.com指出Google搜尋引擎未能呈現中立性的搜尋結果,Google發言人則是否認了此種指控,並強調Google搜尋引擎的演算法使用了數百個不同的變數,而最終顯示的搜尋結果,都是與搜尋關鍵詞最為相關的網站。
自動過濾對希拉蕊不利的搜尋結果
儘管如此,稍早前由馬里蘭大學所做的一項研究也顯示,使用者若是分別以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與川普作為關鍵詞在Google上進行搜尋,前者將會比後者呈現出更多偏向支持立場的網站;此外,大選期間也有部分人士質疑,Google有可能自動過濾了許多對希拉蕊較為不利的搜尋結果,當然此項質疑同樣遭到Google的否認。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Google已經在網路搜尋領域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但外界卻從來無法窺知Google搜尋引擎演算法的詳細面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教授Zeynep Tufekci便認為,由於Google的搜尋引擎會將使用者優先引導至網路中的少部分網站,因此讓外界了解這個搜尋引擎的背後,到底是用什麼方式在運作,事實上對於民主社會的健康發展有其正面的意義。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