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人壽大減資205億 不是撤出台灣而是為了這件事情

壽險

金管會今年要求壽險公司強化資本監理,將淨值比(不得低於3%)、資本適足率(不得低於200%)列入增資標準,也就是說,一旦壽險公司淨值比及資本適足率未達標準,就可能遭主管機關強制要求增資,日前包括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新光人壽、國泰人壽都已遞件申請增資。

反觀,已連續10年坐穩台灣第一大外資壽險公司的安聯人壽卻在這時間點,向外界宣布董事會決議減資,以彌補累積虧損。原因就出於,去年安聯人壽出售舊有的高利率傳統保單給中壽,認列了近200億元的損失。

不過,安聯人壽則強調,壽險業近來申請增資的原因是在於,各別公司持有傳統型(高利率)保單比例多,須因應IFRS17上路所帶來的增資壓力;相對來看,安聯人壽90%是以投資型保單,採分離帳戶持有,意義不太一樣。

安聯去年出售高利率傳統保單給中壽

安聯人壽16日通過決議辦理減資,減資金額約為205.66億元新台幣,用來彌補累積虧損,擬銷除約20.57億普通股,減資比率達71.24%左右。安聯人壽表示,該減資案待主管機關核准之後,資本額將從目前的288.67億新台幣,調整為83億新台幣。

其中,最大的一筆虧損在於,安聯人壽2018年5月將傳統保單業務約7.8萬張主約保單及16.9萬張附約保單(含資產負債),共4.4萬名保戶完成移轉給中壽。該交易案總移轉資產達新台幣506億元,其中包含284億元的準備金,以及安聯人壽德國母公司挹注新台幣202億元,以現金增資台灣安聯人壽,一併移轉給中壽,以致綜合損益出現負值,並非是本業上的虧損。

根據安聯人壽公告的前十大股東名單,其中持股99.73%皆來自於德商安聯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母公司德國安聯集團。因為這一筆曾被外界封為是「天價嫁妝」的增資金額202億元,安聯人壽在去年也已認列近200億元的損失。

大股東認賠出場,重新創造獲利

「過去傳統型保單商品的保證預定利率較高,但現在的投資環境比以前的預定利率低很多,造成過去舊的這些保單造成安聯人壽的帳上虧損,但從去年賣掉部分傳統型保單給中壽之後,虧損已經不存在。」安聯人壽行銷長鄭祥琨解釋。

鄭祥琨說,由於去年已完成保單移轉至中壽交易案,這一次的減資等同是將過去的累積虧損一次打銷掉,讓實收資本額下降、調整財務結構,由大股東認賠出場之後,重新歸零、重新創造利潤。

根據安聯人壽所揭露的資本適足率2018年度為312%、淨值比為18%。鄭祥琨也強調,減資之後對於安聯人壽的淨值、損益及清償能力皆不受影響。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則表示,由於去年安聯人壽增資200億,在會計帳面上必須彌補虧損缺口,不過,目前尚未接獲安聯人壽申請減資案件,程序上仍要等待業者申報之後再評估是否核准。

未來以投資型+健康險為營運雙引擎

安聯人壽自從 1995 年進入台灣市場以來,長期目標發展台灣投資型保險品牌, 2018 年總保費收入比前一年度成長 19%,來到981.21億元新台幣,已連續十年居台灣第一大外資壽險公司。

鄭祥琨也說,今年以來公司也逐步調整營運策略方向,包括進一步跨足健康險市場,改以投資型保單以及健康險作為雙引擎,讓商品不再只是專注投資型保單;另外,通路業務員也積極擴展團隊,目標將從2018 年的業務員人力3200 人,擴展至2020年業務員人力5000人左右。未來,安聯人壽也會持續投資金融保險科技領域,全力發展數位化。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