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許多消費性產品當中,像是肥皂、牙膏、化妝品、洗髮精,甚至食用的冰淇淋在內,或多或少都有使用棕櫚油做為生產原料,不過一項最新調查報告卻指出,在印尼有許多棕櫚園涉嫌雇用童工從事苦役,而有9家跨國消費品公司都使用了這些受汙染的棕櫚油來生產商品,報告中也呼籲消費者與通路商應對業者施加壓力,要求他們確實交代原料來源,並嚴格做好把關工作。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針對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最大棕櫚油生產商豐益國際(Wilmar)進行了一項長期追蹤調查,並在週三發表了這份長達110頁的調查報告,報告中指控該公司雇用許多年紀最小只有8歲的童工,在十分危險的環境中從事相當辛苦的體力勞動工作,而這些由童工採集的棕櫚樹果實所提煉出的棕櫚油,最後則是流向了9家跨國消費品公司成為許多商品的生產原料。
9家知名消費品公司使用問題原料
在該份報告中提及的9家公司包括了高露潔(Colgate)、雀巢(Nestlé)、多芬(Dove)、奇巧(KitKat)、潘婷(Pantene)、康寶(Knorr)、德國冰淇淋品牌Magnum、日本洗衣精廠商Ariel,以及英國速食麵業者Pot Noodle。
國際特赦組織的資深調查員Meghna Abraham表示,對於那些在超市當中購買了標榜對環境與人類友善的永續性商品,而相信自己的選擇符合道德良知的消費者來說,這些發現無疑將會讓他們感到十分震驚。
根據該份報告的描述,那些在印尼棕櫚園當中工作的童工,年齡範圍介於8歲到14歲之間,他們必須在缺乏安全防護的狀況下從事十分危險的勞動工作,經常需要搬運重達25公斤的棕櫚樹果實,並且往往會接觸到殘留的有毒農藥。
其中一名10歲的童工向調查人員透露,他從8歲以後便在棕櫚園為豐益國際公司工作,每天清晨6點就必須起床前往棕櫚園採收果實,一星期下來只有在星期天能夠獲得休息,也沒辦法去學校上課,不但雙手經常受傷,也一直為身體上的疼痛所苦。
產業內普遍存在的問題
面對國際特赦組織的指控,豐益國際承認該公司在先前已經知道有上述的現象存在,並且正採取各項措施來修正這些問題,該公司認為棕櫚油產業一直有著勞動問題的爭議,而任何一家有在印尼經營棕櫚油生意的公司都有可能會受到此項爭議的影響。
針對上述9家受影響的跨國消費品公司,國際特赦組織呼籲這些公司應該向消費者據實以告,有哪些產品使用的棕櫚油原料來自於豐益國際位於印尼的棕櫚園,同時必須回過頭向豐益國際施壓,要求該公司立刻停止忽視勞工權益的行為,並且改善那些棕櫚園內的勞動條件。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