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會吃光海洋 讓太平洋成為無魚之海?


台灣漁業原先資源豐富,卻因為人類的貪得無厭,如製作化妝品、防曬油,或是觀光活動性質的黑鮪魚季,都讓海裡的魚愈來愈少,近幾年漁民也開始捕不到魚,為無知的結果付出代價。

撰文=張卉君

上輩子我可能是一隻海翁(註1),所以我這輩子一直都在海上。

我以為自己會這樣一直討海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沒想到大海的衰微比我老得還快,這幾年漁獲量日益下降,不用看什麼漁業署年報,那些都不準啦!我們每日在討近海的人,怎麼會感覺不到呢?魚越抓越少,也越抓越小,但是外海那些大船還是沒有節制地拚命抓,這片海沒有魚是早晚的事情,我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那麼快。

現在每天都在想要不要出海,以前哪有這種考慮?討海人天天出海是天性,但現在出去一趟抓不到魚,油錢是一定要花下去了,也沒有什麼補貼,出海就是一種賭注,很多人就真的是「一天捕魚三天曬網」了,不是說大家不勤勞,而是海太貧窮了,你討不回油錢的本,就不如在岸上賭賭錢碰運氣。討海人即便不出海,也都會聚在港口漁會大樓下面的卸魚區,互相吆喝來玩一把,如果你們有來港口看到我在裡面,千萬不要從後面拍我喔!這樣運氣就被拍掉了—沒辦法,沒能出海的討海人就像是擱淺、無法深潛的大海翁,被陸地困住了。

那些海裡面的海豬仔跟海翁,跟人吃的一樣,你看我們現在抓不到魚了,這些海豬仔也一樣,越來越瘦。

我跟那些討海人不一樣,大部分人很討厭海豬仔,因為牠們會搶魚吃,尤其是做放緄(註2)的特別明顯,你鉤子一直丟,船往前跑,那些海豬仔就會跟在後面吃魚,放完幾籠再開回來收的時候,繩子一拉起來只剩下魚頭,很多都被那些聰明的海豬仔吃掉了!對於討海人來說,這些「不勞而獲」的海豬仔就像是「害蟲」一樣,跟人搶食物,漁民當下一定是非常無法接受的。所以,在以前這些海豬、海翁還不是保育類沒有規定不能抓的時候,哪個漁民沒有吃過海豬肉啊!還會比較說哪一種海豬仔比較好吃。其實,我也吃過啦,吃起來真的還有點像豬肉,但是腥味比較重,要炒麻油去爆香,把那個味道蓋過去。

在以前戰爭時期沒東西啊,海豬仔肉是海邊居民比較吃得起的食物,也是重要的蛋白質補充來源,那時候哪有什麼「保育」,如果說每一種生物都沒有絕種的問題,哪還需要特別「保育」?眾生平等,世界的演化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人類也不可能永遠當這個世界的王,這種沒有限度的抓魚方式、那些海岸線上的違法建築,都是逆著天走的—總有一天這些多出來的貪欲,會被大自然全數討回去。

以前的漁民在港口打撈大魚。(圖片來源/大塊文化提供)

不過,等到人覺醒的時候,不知道還有沒有救。

人總是把錯誤怪在其他生物的頭上,就像海沒有魚了卻怪海豬仔一樣。雖然放緄的時候魚被吃掉是真的發生過的事,但這些海豬仔能吃多少啊?牠偷你一條兩條,外海那些大船一次下網大小通吃可是上萬條在抓,再加上抓魩仔也是有影響,那個牽魩仔的網目比一元硬幣還要細小,常常會捕到其他魚苗,一把撈上來煮熟了看起來都是細細白白的,不仔細看還真不知道那些魚苗不只是魩仔。很多魚的小孩子就這樣一起被抓起來吃掉了,來不及長大,莫怪我們抓不到成魚,因為人沒有給魚機會長大呀!我聽黑潮的解說員小姐她們在講,這就叫作「混獲」(註3),其實不止魩仔魚苗有「混獲」的問題,那些海豬仔也常常被放囹仔(註4)的網「混獲」喔!

那個網纏上了一定死的,每年我看這樣被網子纏住死掉的海豬仔至少上千隻!所以你要怎麼說是誰偷走海裡的魚?那種漁法雖然是早期從日本傳過來的,但是人家現在自己國家幾乎都不用了,咱們台灣討近海的還在用,是我們的政府沒有進步,沒有在照顧討近海的漁民啦!咱們漁會也是一樣,說要「輔導轉型」,叫我們不要再捕魚了去做休閒漁業,可是要做休閒漁業也是有條件的喔!你說我們這批老討海人哪有能力去跟年輕的討海人較勁?說要輔導產業轉型,都還是資本高的船家優先,我們這種正港跟海拚搏的老漁民,只能慢慢被淘汰啦!

[1] 討海人俗稱體型較船隻小的海豚為「海豬仔」,體型比船隻較大的鯨則稱為「海翁」。

[2] 延繩釣(longline fishing),俗稱「放緄」,是將主釣魚線綁上無線電魚標或訊號燈、旗等,魚線之主幹繩從數百公尺到數公里不等,主繩下再綁上支繩,支繩下端綁上魚鉤並勾有魚餌;魚餌為秋刀魚或魷魚之類魚肉,放流時間在二至三小時,之後依序收回魚線。

[3] 混獲(by-catch)是指漁夫在以網具捕撈特定魚種時,同時意外捕獲非目標魚種的狀況。

[4] 刺網漁業是我國沿岸漁村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漁法,漁民俗稱「放囹仔」。依照網具的形狀及功能可以再細分為流刺網、底刺網、浮刺網、三重刺網、圍刺網等。「刺網」的漁法原理是將網具張設在魚群的通路上,促使魚類羅刺或纏絡在網上的漁撈方法。其名「刺網」由來源自於討海人稱謂「魚仔竄網」(魚隻刺纏在網目上),「竄」台語發音像「刺」,所以得名為「刺網」。

內容來源:《黑潮洶湧:關於人、海洋、鯨豚的故事》由大塊文化授權轉載,原標題為:「無魚之海」)

《 延伸閱讀 》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