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總是讓人聞風喪膽,除了正規的醫療治療,飲食型態也很重要。
近來有許多飲食療法,如:生酮飲食、濟陽式食療法等,甚至認為只要不給癌細胞糖類攝取就能餓死癌細胞,然而這樣真的能餓死癌細胞嗎?在這之前,我們先了解何謂「醣」與「糖」,這兩種有何差異?
「醣」「糖」到底差在哪?
醣類指的就是碳水化合物,就是能在消化吸收後產生葡萄糖的食物。包含單醣、雙醣、多醣和寡醣。這些醣類提供身體所需的熱量外,有些醣類,如:寡醣或多醣中的膳食纖維,不易被人體酵素消化吸收,反而幫助腸胃道的蠕動。不同結構的醣類在人體吸收速度不同,而最快速吸收的為單醣類。
而所謂的「糖」就是單醣(葡萄糖、果糖)及雙醣(蔗糖)的總稱。為了增加口感風味,糖常被廣泛地使用在食品內。然而「糖」只有提供熱量,吃多容易造成肥胖、三高等問題,增加罹癌的風險。也因為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對於血糖的影響較劇烈,且會誘發身體分泌發炎激素(Cytokines)至血液中,促進發炎反應。
正常的細胞進行代謝主要以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癌細胞最大的不同即是快速生長增值,因此需要有大量的葡萄糖最為能量來源。所以癌細胞100%能量來源就是葡萄糖嗎?其實並非絕對,癌細胞仍然可以利用胺基酸或酮酸當作能量。因此,不是完全不吃醣,而是選擇對的醣類食物來源,避免攝取不足而營養不良影響治療的效果。
如何選擇對的醣類食物?
如何選擇對的醣類食物呢?攝取精緻糖會使血糖快速上升,促進胰島素大量分泌,而過多的胰島素會促進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的合成,胰島素的過度分泌及IGF-1的過度分泌會促進癌細胞的增生及抑制癌細胞凋亡。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建議精緻糖的攝取應在每日攝取總熱量10%以下,甚至控制在5%更好。以成人每日攝取熱量2,000大卡計算,糖攝取應低於200大卡,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一天糖攝取量應少於50公克。
因此建議醣類攝取以全榖根莖類、水果類、低脂乳品類為主,避免精緻糖的攝取。使用全榖根莖類代替白米,可增加膳食纖維及維生素B群的攝取;水果能提供維生素C增加抗氧化能力,市售的果汁含糖量高且現打的果汁容易有大腸桿菌汙染的問題,建議以整顆水果代替果汁;低脂乳品類可供應豐富的鈣質且為優質蛋白質來源。
因此不是不吃醣就能殺死癌細胞,若攝取量不足,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反而對治療幫助不大,而是要選擇對的食物來源。且並非每一種特殊飲食治療都適用每一個人,像最近很紅的生酮飲食,正常生理,一般醣類攝取佔每天總熱量50-60%,而生酮飲食主要是將每天醣類攝取量降至5%,提高脂肪比例至80-90%,蛋白質維持15-20%,因為醣類比例拉很低,當儲存的肝醣分解為葡萄醣使用完後,則會利用脂肪轉成酮體作能量來源,然而,當體內酮體累積過多,則容易造成酮酸中毒,特別針對缺乏胰島素或胰島素分泌不足(如: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會增加危險性,且因為脂肪比例含量高,容易造成血脂異常等心血管問題,因此不建議三高患者使用,使用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在癌症營養治療上,以均衡飲食為基礎,攝取足夠蛋白質,適當的醣類攝取及優質油脂的選擇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維持體力,減少治療的副作用,避免營養不良,這才是抗癌的不二法門。
原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 膳食營養部 葉怡君營養師,本文轉載自《彰基院訊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