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最好的兒童節禮物,不只是玩具,更是健康未來!「初日診所」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
台灣結核病防治工作持續取得成效,但結核病的威脅仍不容忽視。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最新
「醫生啊,我這個糖尿病會好嗎?可不可以不要吃藥?」 在門診常常會聽到病人詢問糖尿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位於後腰部,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維持水分與電解質平衡,調
台灣肝病盛行,B、C型肝炎是主要成因,並與代謝異常密切相關。台大醫院肝炎研究團隊
元宵節,又稱「小過年」,是台灣傳統的重要節日,而家人一同歡聚,吃湯圓慶祝元宵,是
相信各位一定常常聽到醫師護理師衛教師個管師藥師不厭其煩地叮嚀要吃藥降低「壞的膽固
春節寒意漸濃,泡湯成了不少人放鬆的首選。然而,您知道嗎?泡湯的同時也可能潛藏健康
隨著台灣老年人口的增加,糖尿病與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影響廣泛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
糖尿病什麼都不能吃嗎?在診間常常聽見剛確診糖尿病的糖友們詢問:「是不是什麼都不能
皮膚搔癢在透析病人中是一個常見且令人困擾的症狀,約有50%至80%的透析病人會經
時值重陽佳節,是與家中長輩一同歡聚、郊遊的節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天氣一年比一年更熱,很難想像原來氣溫跟內臟健康也有關係,炎熱氣
凱米颱風過後,「類鼻疽」疫情有升溫的趨勢。疾管署13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19例本土
一位55歲的父親,因為在一年一度的成人健檢中被發現有高血糖問題,而尋求醫療幫助。
一名竹科工程師因長期忽略代謝性脂肪肝,年僅35歲就罹患糖尿病,健檢報告更是紅字一
聯合國為終結貧窮、保護地球、確保繁榮等目的,在2015年公布17個希望在2030
依據內政部資料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107年3月底達到14.
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三高慢性病共奪走6萬9400人生命...
琳瑯滿目的粽子,你知道哪一種熱量最高嗎 ? 如果自己製備粽子又該注意哪些事情,才
桃園市一名25歲王小姐,平時不愛喝水,但每天至少喝2-3杯手搖飲料,某日突然在家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相關危險因子有吸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
糖尿病足對糖尿病病人是相當重要的自我照護議題,每年約有15%-25%的糖尿病人會
「目前台灣透析盛行率還是蟬聯世界第一,不過這幾年我們看到透析盛行率有逐年下降的趨
年底聖誕佳節團聚,這一天原是基督教紀念耶穌降生的節日,現在已演變為一種民俗節日,
時值冬至將屆,寒流一波波來襲,台灣民眾習慣進補禦寒,加上年終尾牙聚會旺季,大宴小
衛福部公布最新台灣民眾癌症登記報告,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首次入榜十大癌症,令社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除了血糖會升高之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視網膜
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每年死於糖尿病的人數超過1萬2千人,比肺癌死
根據調查,台灣人患有牙周疾病比例高達9成,是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但是您知道嗎?其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發展,「精準醫療」成為現代醫學名詞最熱門的關鍵字,但你知道透過
勃起功能障礙也就是俗稱的陽痿,是指性行為時,經常性的發生陰莖無法達到足夠硬度以進
「醫生,我的臉腫起來了,又腫又痛,怎麼會這樣?」一位年約50多歲男性,某日突然覺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而肥胖、缺乏運動、高血壓、高血脂、吸菸、飲酒過量、遺...
一名42歲陳姓工程師,自從上任部門主管,工作壓力持續飆升、長期超時工作、生活作息
不少人有打鼾的困擾,不僅影響自己及枕邊人的睡眠品質,也易導致白天精神不濟、昏昏欲
現代人由於工作忙碌和缺乏運動,即使多數人沒有飲酒的習慣,但脂肪肝仍逐漸成為一種常
2025年將近,臺灣將從高齡社會邁入到超高齡社會;這表示老年人口的持續增加,社會
游能俊原本有個大肚腩,看診時藏在桌子下,但臉上雙下巴就藏不住了。當他減下24公斤
台灣糖尿病患者之C型肝炎盛行率6.1%,全球為4.2%;而C型肝炎病人的糖尿病盛
每年冬天到了是否又開始覺得雙腳冰冷,常常會痠痛,走不遠,走不久,常常要坐下來休息
60歲陳姓婦人因出現頭暈不適、口渴而至台中醫院進行急診,醫師發現她因血糖急速升高
一名50多歲男性,過去有糖尿病史,因高燒喉嚨痛3天,前往急診求診。因同住家人感染
腰圍超標是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但為什麼體型看起來不算胖、四肢也算瘦,但唯獨小腹卻
63歲林小姐,大約從4年前就已步入更年期,半年前開始偶爾會有微微出血的狀況,但頻
新冠疫情正式滿3年,面對這場與時間競賽的病毒馬拉松,沒人知道何時落幕。「疫苗究竟
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指出,台灣230萬名糖尿病病友中,9成為第2型糖尿
35歲以上易有牙周方面的疾病,而台灣90%以上的成年人都有些牙齦或牙周發炎問題。
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糖尿病」佔醫療支出的第二名,年花健保費用約309.6
以《你把我灌醉》及《讓每個人都心碎》等歌曲走紅的57歲實力派歌手黃大煒,驚傳心衰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大醫院日前成功為一名跨海來台求醫的緬甸華僑,進行高難
結核病是台灣通報最多的法定傳染病,國人就醫習慣通常是「有症狀才就醫」,因此要將沉
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高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
糖尿病是影響台灣民眾健康的重要慢性病,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10人就有1人罹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28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
膽囊是一個附屬於肝外膽管的膨出器官,正常狀態下可儲存肝臟所製造分泌的膽汁。隨著飲
目前沒有完全治癒糖尿病的特效藥,但是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其中的關鍵三要素包括:飲
曾獲金鐘迷你劇集男主角的資深演員唐川(本名曾均崧),於13日晚上11點10分過世
資深藝人巴戈於昨(16)日晚間驚傳因胰臟癌於林口長庚醫院病逝,享壽67歲。除了巴
農曆正月15又稱「元宵節」或「小過年」,過了元宵節,整個農曆新年才算結束。除了各
「糖尿病足」起因於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之下肢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
又有藥品出包!繼日前因溫士頓醫藥公司出產的口服避孕藥「溫士頓溫不妊T/28膜衣錠
案例一:李先生現年38歲,在家中突然呼吸困難,昏迷不醒被送來急診,檢查後發現他血
肺炎是肺部肺泡出現發炎的現象。肺炎症狀由輕微到嚴重不一,包括咳嗽有痰、咳血、胸痛
11月7日台灣正式進入立冬,天氣也在8日開始驟降,許多人也喜歡在冬令時進補藥燉排
關於植牙,通常第一個最想知道的是植牙到底安不安全,植牙的成功率如何?什麼樣的情況
出道超過50年的「金馬影帝」陳松勇,現年80歲,17日晚間掛急診,令許多影迷擔心
缺血性心臟病,又稱冠狀動脈心臟病,也就是俗稱的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的出現,是由於
資深藝人龍劭華出道演藝圈42年,演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戲劇作品,沒想到14日卻在高雄
目前台灣疫苗覆蓋率超過3成,施打年齡層也開始向下展開,其中第二輪施打的第九類高風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
近年相當火紅的瘦身飲品「綠拿鐵」,從歐美國家開始引起風潮,被認為是瘦身、排毒的絕
隨著人口老化、飲食西化、肥胖人口的增加,台灣每8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會得到糖尿病。糖
高麗菜又名甘藍菜、包心菜,為十字花科的蔬菜。本草綱目記載,高麗菜味甘、性平,可益
正常的皮膚是一層天然的屏障,保護人類不受外界病菌感染。當皮膚出現破損受傷,導致細
「我認為健保要改,第一個要讓每個人都要論質、論價和論結果,全人、全方位、全程、全
何謂牙周病?牙周病即是當牙齒周圍的組織開始發炎、出現問題即稱為牙周病。在臨床上最
台灣糖尿病人口在去年已超過230萬,幾乎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
大多數人對高血壓保有警覺心,深怕得到中風或心臟病,然而極少有病人知道和重視心跳快
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3節氣,大約在每年的12月7或8日,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主要原因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讓葡萄糖
高血壓一直以來被稱為隱形的殺手,因為看不見,往往成為被忽略的部份但卻對我們的心血
一塊小蛋糕或是幾片餅乾,再搭配一杯手搖飲料,這是58歲的王太太日常的下午茶組合。
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內容,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大概16萬人,其
藥物含致癌風險不純物NDMA又一起!食藥署今(15)日公佈3款處方藥需下架回收,
稀飯及水果常被視為糖尿病人不可碰的2種食物,主要原因是進食後容易影響血糖,但真的
亞麻(英語:Flax,學名:Linum usitatissimum),是亞麻科亞
許多人聽到糖尿病,腦中就會冒出:「得糖尿病之後我喜歡的食物都不能吃」、「 肉不甜
糖尿病一線用藥二甲雙胍(metaformin),驚傳含有致癌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
「國人第二型糖尿病人口近220萬,人數大於一個台南市的總人口。」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從事腎臟科醫師20多年,看盡人生悲歡離合,遍嚐生老病死帶給患者與家人的痛苦與無奈
現年51歲陳姓計程車司機,2年前因視力模糊、眼前有黑影等症狀就醫,才得知罹患糖尿
「我的腳部常流血,都是乾了凝固才知道......但細胞治療只用幾個月,到現在快2
李先生今年40多歲,雖然早在30歲那年就確診罹患糖尿病,但醫囑遵從性差,5年前來
「呂醫師,我的腳黑掉了,怎麼辦?」「呂醫師,我腳趾的傷口大半年了,時好時壞,總不
糖尿病患者若感染武漢肺炎,死亡率竟比一般人高8倍!?根據衛福部統計,107年糖尿
阿春姨是一位糖尿病患者,最近因為飲食失控、藥物也時常忘記服用,這一個月來開始出現
糖尿病於2005年躍身為國民第四大死因,一旦糖尿病病患控制不良,容易併發諸多急慢
健康成人有一對腎臟,主要負責製造尿液、淨化血液及維持體液及電解質的平衡,腎臟的生
30歲的李小姐是金門人,學生時期發現有2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導致慢性腎臟病...
糖尿病是成人非常盛行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若未控制好,猶如器官浸泡在含糖水的血液
數十年來,全世界的糖尿病人口快速成長,不良的飲食與生活型態,也讓國人糖尿病盛行率
台灣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20萬人,且每4個糖友就有1人合併心血管疾病。不過繼降血壓
「癌症」總是讓人聞風喪膽,除了正規的醫療治療,飲食型態也很重要。近來有許多飲食療
許多上班族在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後,常常會覺得鞋子變緊、有下肢腫脹的現象。另外,
根據106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全球每8秒就有一個家庭因糖尿病而失去家
「那時候一直咳嗽,咳得胸口非常不舒服,甚至咳出血絲,家人一看覺得不對勁,立刻帶我
台灣洗腎人口再創新高,位居全球之冠!根據衛福部健保署2018年統計,慢性腎臟病去
衛生福利部最新調查顯示,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5,截至2018年全國約有2
脂肪肝是最常引起肝指數不正常的原因,不過「脂肪肝」究竟是什麼?生活中該如何遠離及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肝癌為全國主
現年55歲的謝小姐為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患者,內心對於疾病時常有許多疑問,包括「眼內
門診中常有病人發現自己的小便有許多泡泡感到憂心不已前來求診,急切的想知道自己的腎
幾年前的一支廣告喚起了大家對於雙腳血管的重視。一個火災現場,記者訪問一位老伯說都
「脂肪肝」是健康檢查民眾做完腹部超音波後常見的診斷,這時受檢者會很緊張的問到:「
「在10年前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尚無良好治療方式,醫師往往束手無策,但隨著診斷與治療
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冰品、甜點、飲料的銷售量也直線上升,但有著高血壓、糖尿病或正
台灣糖尿病死亡率高,據衛福部106年統計,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平均每小時
台灣腎病人口數居高不下,對許多腎病患者而言吃真是一件傷透腦筋的事,怕吃得不對造成
常聽到糖尿病患者建議使用低GI飲食法、減重時,以低GI飲食為主也是不錯的選擇。到
近來高血壓藥物屢傳受到致癌物污染的事件,讓許多沒有罹患高血壓及癌症病患,也開始重
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累計91,333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下降8.9%
隨著飲食西化、生活作息不規律,全球肥胖人口越來越多。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國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隨著3C產品的出現,現代人不論任何時刻都離不開手機,長期用眼過
全球每8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為席捲全球的流行病。不過,根據研究發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吃太好、少運動,加上肥胖盛行,全球每8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電視名嘴、資深記者劉駿耀,於12月7日因胰臟癌病逝於三總,享年52歲。劉駿耀以機
「肥胖」已經是全世界越來越嚴重的健康問題。據研究,許多慢性疾病都與肥胖有關,國健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全球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
今年55歲、目前是公司小主管的沈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90公斤,平日因工作繁
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台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10位成人就有1人患有
氣溫逐漸轉涼後,出汗量減少,許多糖尿病友的喝水量變少、食慾增強,一不小心吃得太多
「這群糖尿病患,是讓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一群!」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中華
隨著國人飲食西化、肥胖人口增加,糖尿病人口逐年攀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全國約
「糖尿病竟打敗高血壓、腎病變及肝硬化,成為國人十大死因第5位!」國健署慢性疾病防
45歲的李小姐,面露尷尬的說:「醫師,最近我周遭的人都說我口氣不好,牙齦又常常出
根據調查美國是肥胖人口最高的國家34%,其次是墨西哥30%、紐西蘭27%。在台灣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且持續的心律不整。相較於心律正常的民眾,心房顫動患者不但會增
一位26歲明知自己罹患糖尿病的年輕人。因為1天喝上5罐含糖飲料,不但體重超過百公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1月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醫師提醒,台灣根據衛福部統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如何健康飲食很重要;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今年調查院內1
到底,什麼樣的台灣醫療科技公司,最有機會站上國際舞台?人人都想做數位平台,如何
棒球國手、中信兄弟隊的蔣智賢,17歲那年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與糖尿病和平相處10年至今,他如何兼顧血糖控制與比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