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總統大選時日逼近,社會上的討論也從學貸免利息逐漸轉移到青年低薪問題,而問題的核心不外乎「學用落差」,以至於學生出社會後就面臨低薪與過勞的工作環境,又國外研究指出到2030年85%的工作根本不存在,對學生而言,千挑百選的學校、科系,對於未來就業到底有沒有幫助?無奈的是,就連大學生也看壞前景。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高達5成5的同學自認選錯系,若有機會重新選系所,有22.9%的同學想念較有產業前景的系所、改念有興趣的系所佔22.7%、選校不選系,能進名校就好的有5%,還有學生(4%)直接改念時下熱門系所。
離產業太遙遠,學生看不清就業狀況
今年23歲的Amy大學就讀歷史系,畢業後也順利考取台大社會所,卻在今年5月毅然決然決定休學,期望能前進媒體圈,「雖然在台大1年有蠻多收穫,但我會蠻擔心年紀,念3、4年畢業後,我都已經25、26歲,沒有作品或技能會吃虧」Amy說。
Amy坦言,雖然在讀研究所前有預期到之後會接觸到比較多的學術,但實際上課後,發現光是學術研究就佔掉大半時間,無法撥空進行其他實務調查或訪談比較可惜,加上自己興趣也逐漸明朗,想朝文字工作者邁進,所以考慮過後還是決定休學。
Amy說,「念了4年的歷史系我更加迷茫了」他認為不論歷史系還是社會所,其實都訓練自己如何進行議題設定、資料收集,且會讓人用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是這兩個科系都離產業有些距離,學生不清楚產業實際狀況、不知道該往方向走,自然也不知道該如何包裝自己成產業喜歡的樣子。
文憑貶值?7成9學生擔憂所學不足
其實Amy與一般大學生相同,甚至更加積極。因為興趣而選擇念歷史系,對社會議題有興趣的他,除了社會運動也修習社會學相關課程,也如願念了社會所,卻沒有完成學業,最實際的考量就是即便拿到文憑工作待遇也與大學畢業差不多,不如及早就業,投身媒體累積工作經驗。
這樣的結果,就如同大學生的縮影,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有高達7成9的在校生擔憂所學不足,無法滿足將來工作所趨,主要擔憂的內容包括,在校理論與實務差距大、一技之長不足以滿足企業需求、企業人才已供過於求,以及學校課程專業度不足。
此外,交叉比對發現,「財經學群」與「工程學群」想要學以致用,投入所學相關產業最高,「遊憩與運動學群」與「社會與心理學群」,想要跨領域就業的比例較高。
門檻低產業學生不容易學以致用,培養自己成為「π型人」
1111人力銀行職涯發展中心總經理李大華說明,「遊憩與運動學群」入行門檻低,不受科系限制,畢業後未必佔有優勢且競爭者多;「社會與心理學群」則是若要接軌其他產業需要重新學習該產業的實務技巧,公務員分配到哪個部門得有那領域的專業知識,進入產業也必須了解產業「眉角」,都會影響學生就業意願。
然而,財經與工程學群專業度高,李大華說,根據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統計,上市金融業菲擔任主管職平均年薪超過115萬,是名符其實的金飯碗,而工程學群包含電機、電子、機械,更是當今產業急需的人才,入行起薪居各學群之冠,舉例來說,工程師大學畢業一般科技公司平均起薪3萬5,台積電3萬8,碩士畢業平均可達4萬5到4萬6。
李大華建議,與其追求當前的熱門科系,更應該多方累積,在學期間努力自我進修、考取相關證照,且不論任何行業,語言能力相當重要,不論是外語還是程式語言培養自己成為「π型人」。此外,更重要的是應了解當前產業概況,理解自身不足,進而提升職場就業力,而進入職場也不能輕忽,現有的即戰力在未來未必能加分,職涯規劃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