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以下簡稱ASPI)日前發布的報告警示,中國百餘所大學涉及軍事研究或人權侵犯,其中至少80所屬無軍事背景的民間大學(civilian university),因此建議澳洲大學重新審視與這些大學的合作關係。
被點名的大學,亦不乏在全球名列前茅的中國最高學府,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等。
軍事滲透北京、清華被評為「高風險」
ASPI研究發現,中國至少80所民間大學正在進行國防研究及人才培訓,至少9所大學受國防工業企業督導,至少15所大學涉及網路攻擊、非法出口或間諜活動。
許多國家都會利用學術單位和私部門去提升自身軍力,然而根據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訪問研究員拉斯凱(Lorand Laskai),中國「『軍民融合』的野心和觸及範圍已超越美國」,對亞太國家尤其是一項警訊。
許多海外大學正積極拓展與中國的合作關係,然而,許多學術機構並未有效管理與其合作,可能涉及人權侵犯、國安問題和研究倫理的風險。
ASPI資料庫「中國國防類大學追蹤器」(China Defence Universities Tracker)彙整了各大學、學院和企業的風險評比,以及是否涉及間諜活動或不當行為,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等皆被列為「高風險」或「極高風險」。
北京理大黨書記:大學應站在「軍民融合」前線
ASPI警告,中共近年致力推動「軍民融合」政策,即「動員民間部門提升本國軍事力量」,因此大幅強化中國學術界與軍事、安全機構之間的連結。
「軍民融合」政策在2007年由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並在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提升至國家戰略層級,習甚至親自監督「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
中國大學在「軍民融合」的角色,就是加強學術界與國防及安全單位的整合,2017年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表示「大學應站在『軍民融合』前線」。
除了本就屬於國防體系的7所大學「國防七子」,民間大學近年也被收編,據悉有超過150所大學獲准參與機密武器和國防設備計畫。
ASPI發現,從1999年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以下簡稱國科局)與各安全單位簽了101份「共建協議」,讓61所大學隸屬這些單位管轄,並給予豐厚的國防研究預算。
國科局支持大學建立國防研究實驗室、設置「國防特色學科」,同時資助國防相關研究,並安排大學參與軍事計畫。
報告表示,截至目前為止中國民間大學有超過160所國防實驗室,約分為「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及「教育部國防重點實驗室」等三類。
根據ASIP調查,國科局將目標訂於「2020年受督導的60多所大學擁有5到8個國防科系、1到2個國防實驗室」,不過照目前進度看來,這個目標不太可能實現。
澳智庫:應將中大軍事背景納入「簽證核發」考量
ASIP指出,為了控制上述風險,各國政府和大學必須緊密合作,以保護本國利益、確保研究倫理,避免研究被用以侵犯人權,或遭敵國用作軍事目的,同時提升科研合作的透明度。
然而ASIP也坦承,由於資訊難以取得,目前各國政府和學術界還難以有效管控這日漸增長的風險。
對於澳洲政府,ASIP建議設立國家層級機構進行監管,完善外國滲透和出口管控的相關法令,並妥善執行。
同時,「中國國防類大學追蹤器」的資訊應作為澳洲核發簽證的參考,並在國家審核研究補助經費時納入考量。此外,該資料庫的數據亦有助澳洲大學改善對科研合作的風險管理。
除了港台,澳洲也是中國滲透的主要苦主。根據《路透社》外籍學生一年為澳創造240億美元產值,其中中國學生就占三分之一(約占澳洲2018年GDP 0.55%),人數高達200萬以上,當局擔心中國政府會藉此干預澳洲大學,11月14日教育部長特漢(Dan Tehan)才頒布新規範,要求各大院校採取行動防堵外部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