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 我們衝向煙霧彈 香港青年給台灣的真心話:不要落入中共分化陷阱

香港

「我家人常說,只要我上街抗爭,他們那天晚上就睡不著。」香港青年K在6月初夏反送中運動方興時曾受《信傳媒》訪問,6個月後已是入冬,他依然在街頭奮戰。

K的家人都支持這場運動,只是非常擔心他的安危。「但我堅持要去,他們也是尊重」他說,「父母雖然支持,但還是希望兒女留在家中,讓其他人去衝撞,我想這是很多家庭都會面對的兩難」。

31歲的K是心理輔導員,服務對象主要是兒童與青少年,他表示年輕諮商者或多或少都受到香港問題衝擊,而之前由於各級學校曾停課數日,他的工作和收入亦大受影響。

從各種示威遊行、三罷集會到「理大圍城」,K一路走來可說是無役不與了。再次訪談,他的一些想法有所轉變,然而當我們問他這段時間是否曾考慮離開香港,他的回答與6個月前無異,甚至更加堅定。

「我從沒想過要離開香港。甚至可以說,這場抗爭反而令我更喜歡香港」他說,「我看到許多人團結了起來,還有許多美好的事,這個運動重新定義了何為香港人」。

「去理大救學生!」那晚他們衝向催淚彈

「理大圍城」最激烈的幾晚K也在那一帶,他告訴我們,之前當警察施放催淚彈,他們總是退得很快,跑都跑不見人影,然而香港理工大學遭到港警包圍強攻那幾夜,K親眼目睹許多手足為了進入理大,竟毫不畏懼地衝撞防線。

K描述的景象歷歷在目,「他們很多人也沒穿什麼裝備,迎向催淚彈,一邊喊著『去理大、救學生!』然後就衝過去了」

他說現場還有許多西裝男、大媽也加入運送磚頭、物資到前線的行列,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援救受困理大的示威者。他們確實也救出一部份的人,但對於無法救出所有人,K感到非常難過與遺憾。

抗爭當中他自己通常是位於中間地帶,主要負責傳遞、運輸物資到前線,或者設置幫忙路障,所幸並未受傷或遭拘捕,但也被水砲車追著跑過。

11月18日彌敦道往理大路上,路障遍地。(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區選泛民大勝 ≠ 2020立法會躺著贏 

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派大勝,代表主流民意支持抗爭,K自然是相當開心,但他們也明白現狀依然艱困,而泛民派議員將獲得的資源,將是他們打贏下一場仗的資本。

他坦承「區選大勝對2020年立法會選舉有正面影響,但不是非常大」,這是因為兩者採用不同制度,立法會選舉混合「地方直選」和「比例代表制」,後者還牽涉到「功能界組別」,泛民派要拿下立法會將更加困難。

不過由於區選勝利,泛民陣營能獲得更多資源及曝光機會進行選民服務,拉攏其他民眾,因此這一年的地方工作相當重要,用K的話說就是「要努力明年才有機會贏」。

此外,許多人指香港區選泛民派勝利正好證明「中共並未介入香港」,但K的感受並非如此,選前香港冒出許多意圖分化的言論,他們對這種聲音早已不陌生,因為它們在2014年雨傘運動就出現過。

打破廢老、廢青世代對立

K解釋,當時香港示威者分成「傳統泛民」和「本土派」,親中人士故意擴大雙方矛盾然後予以「分化」,因此「就算在港對共產黨不滿的人高達約6成,甚至比建制派還多一些,泛民在過去的選舉卻仍敗下陣來」。

他認為中共分化策略這次不太成功,歸功於反送中「不割蓆」原則,只要目標一致,大家團結對外。至於「五毛網軍」,若遭起底當然會被切割,但基本上他們不會輕易排除不同意見的夥伴。

另一方面,香港出現嚴重世代對立,求社會穩定的老人罵示威者是「廢青」,年輕人反譏老一輩是「廢老」,雙方勢不兩立。然而區選過後,K這些青年的想法出現了轉變。

「之前我們覺得他們(老人)十分古板守舊甚至很笨、不進步……總之印象不太好」K表示,「但經過這次選舉,我們了解到(選舉)這事不是一味罵他們就成,必須盡力影響他們,把他們拉攏過來」。

K指出許多新科區議員亦下定決心勤跑地方,尤其是關心年長者,才有機會透過行動改變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加入泛民陣營。

11月18日彌敦道往理大的路上街頭空曠,但顯見之前的激戰痕跡。(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10年或者更久,我們已準備好長期抗戰」

「我們不會放過任何一種方式,我們會全力抗爭,用盡一切路線去抗爭」K說。

他表示有人走體制內的議會路線,力拼2020年立法會選舉;有人擅長遊說,至海外爭取國際支持;勇武有勇武的作風,喜歡唱歌的人也能藉音樂盡一份心力,例如許多人力推有香港國歌之稱的〈願榮光歸香港〉登上「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黃色經濟圈」這個概念也廣為流傳,指用消費支持、拓展有相同信念的商家,並將這些店家聯合起來成立工會,之後就有更多罷工籌碼,同時也鼓勵它們雇用示威者。

K相當有決心地說,「我們已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可能是10年,可能是更長的時間,抗爭將融入我們的生活」。

觀望北京動作、感謝美國支持

北京、港府將區選當作翻盤機會,亟欲以民意為後盾名正言順「止暴制亂」,如今如意算盤已被打破,他們接下來會有什麼行動?

「我相信他們現在也沒有一致的策略,還在思考當中」,K表示港府究竟會稍微讓步還是更加強硬,示威者同樣仍在觀望。

至於中國壓力,這幾個月頻傳深圳及香港邊境有武力集結甚至集中營,K相信中方目前尚會低調行事,暗中抓人或製造可疑的「被自殺」案件,達到散播恐懼與嚇阻效果,待抗爭出現平息跡象再加強打壓力道。

然而,中國也並非能為所欲為。美國日前正式成法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以及《香港關係法》遭到廢除的可能性,不僅形成反制、提振香港士氣,也起到「帶頭示範」之效,現在連加拿大、德國、荷蘭及日本都紛紛傳出制定類似法案的討論或連署行動。

與區選一樣,這是一場勝利,但示威者不會在此止步。國際戰線上有香港眾志和連登的「攬炒巴打」團隊繼續進行遊說工作,把香港與民主、自由同行的決心傳達給全世界。

人行道護欄上滿是警方發射過的催淚彈。(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何為香港抗爭的「最終勝利」?

「中國不再強硬干預香港事務,讓我們自己決定香港要怎麼走下去,就是香港的最終勝利」K說。

北京常將香港抗爭打為「港獨亂港」,然而根據K,直到現在仍只有少數示威者支持港獨,他自己猜想大概只有1、2成。

「我們從來就不是想獨立,而是想自己選出特首,自己決定香港該怎麼走下去」K鄭重強調,「獨立不是一個目標,而是一個手段」。

但他也表示,「如果中共好心讓港人自決,我們便不需要獨立,但如果中共依然強硬,獨立就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K相信有機會使港府妥協,例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選舉制度漸往普選發展等等,但若無法看見這個希望,那麼「我們會把抗爭傳給下一代,傳承『港人治港』的信念,一代傳一代,捍衛香港的生活方式」。

對於香港未來是樂觀或者悲觀,K似乎略帶苦笑地說「我大概是一半一半吧」。然而,無論是喜是憂,香港人已經準備好以「世代」為計算單位對抗暴政。

給台灣的建議:不落入分化陷阱、拉攏親中政客粉絲

K相當關心台灣總統大選,也會看民調,他說「我對台灣人很有信心,我相信你們不會把台灣交給中共」。

經過這麼多抗爭、看盡中共各種手段,他想提醒台灣,「就算主流民意反中,也不能對中共分化戰略掉以輕心,令大好形勢敗下來」。K頗為語重心長,因為就算大部分港人不喜歡中共,卻也敵不過分化,而他們早已嚐過慘敗的滋味。

再者,儘管台灣有些政客的支持者和香港「藍絲」一樣固執又無法講道理,但是深化對立只會令對方更加團結,因此港台都應好好思索,如何運用敵人善用的分化手段,把這些人拉攏過來。

「既然我們不能讓他們消失,就應該把他們變成我們的手足」他笑說,「這在實務和精神上都很困難,但比起排斥或怒罵他們,我相信這仍是比較好的做法」。

「衰亡的民族是沉默無聲」,香港道路圍欄畫滿抗爭塗鴉與口號。(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K是下班後抽出空檔接受《信傳媒》訪問,他說接下來他還要趕去中環愛丁堡參加「感恩節集會」,感謝美國立法撐港。稍晚我們詢問他是否平安抵達會場,他說「有呀,現場很多人!」根據港媒,那場集會有10萬多人參加。

或許正如K所說,香港、台灣都處在「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都還有選擇,但得付出代價去捍衛選擇的權利,而香港更是付出令人悲傷的慘痛代價。

K說自己「希望能和其他香港人一起走下去,一起打贏這場仗」,而同樣因選舉而面臨選擇十字路口的台灣,也能和香港一起走下去,一起打贏這場仗嗎?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