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押錯寶預寫「香港建制派大勝」前《環時》編輯:北京大誤判是因為…

香港

美國知名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資深編輯巴默(James Palmer)指出,香港24日舉行區議會選舉,多家中國官媒23日晚間就已經寫好「建制派大勝」報導,於是當結果與其預測根本完全相反,這些中媒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巴默曾任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編輯,他觀察到此次嚴重誤判主要歸咎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統治愈漸「偏執」,而在嚴厲且可能受到清算的政治環境下,在港代理人和媒體「內參(內部報告)」選擇「報喜不報憂」,使北京廣採多重消息來源的「防詐機制」失靈。

中國官媒23日已寫好「建制派大勝」新聞

香港區選期間,《中國日報》一則即時報導表示,刷新紀錄的投票率「顯示港民對止亂制暴的盼望」。然而,24日晚間當香港18區逐漸變成泛民派代表的黃色,北京新聞機構開始驚慌失措,急著要找一個對中共有利的論述方式。

中國官媒還有他們背後的官員,似乎「真心相信」建制派將橫掃區選,「(政治)宣傳是一種令人陶醉的毒品,而北京讓自己嗨過頭了」巴默在《外交政策》寫道。

巴默曾任《環球時報》編輯7年(2009-2016),選後他與《中國日報》、《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等中國官媒的中、外籍編輯和記者談過,這些人表示24日香港區選都還沒開始,23日晚間相關新聞草稿已經送到編輯手上,上面不僅寫著「建制派大勝」,還指其席次上升、建制派議員何君堯等人連任等等。

在新聞機構,預先寫好選舉結果不同的報導是很正常的,然而在中國由於「政治因素」,卻不能撰寫預測泛民派勝利的草稿,否則將被質疑自身的政治思想。

然而,為何會出現如此嚴重的誤判?巴默認為,北京「錯置的信心」反映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即「負責為中共操縱香港輿論的人,同時也是負責回報自己績效的人」。

香港元朗區一所投票站,排隊人龍沿著小學圍牆一路延伸,港民踴躍投票被中媒解讀為「沉默多數期盼止亂制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林鄭月娥「沉默多數」謊言遭拆穿

香港情資「上達北京天聽」的首要管道是香港特首辦公室,反送中運動連5個月無法平息,自然是特首辦公室一大失敗。為了彌補,港府和建制派堅稱「屬於『沉默多數』的市民已經厭倦示威者和他們的暴力行為」。

這種說法卻經不起民調考驗,中央政府卻買單了,儘管調查一再顯示港人對中國缺乏認同感,對港警信任度跌到谷底,同時雖然多數人憎惡暴力,但將之歸咎於政府。

巴默指出相同的問題也曾發生在台灣,2014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據信習近平為此曾批評前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指他對台統戰工作上成效不彰。

當然,中共領導階層不會只依賴單一消息來源,他們透過多種管道收集訊息,包括媒體寫的「內參」。內參多來自《新華社》等官媒,可以理解為專為領導所寫的新聞,有時為了反映真實情況,甚至不會引用官方消息。

然而,這個「防詐機制」這次卻失效了,巴默直指這是因為習近平政權愈來愈「偏執」。

怕被連坐清算,媒體內參「報喜不報憂」…

隨著習政權愈漸褊狹,「內參」的內容愈漸貼近「領導階層想聽的東西」,而非傳達現實情況。

報告計畫失敗,可能會被打為「不忠」,尤其是涉及「分離主義」議題時。例如2017年東突厥斯坦(新疆)有超過1萬2000名黨員因「打擊分離主義不力」而受到調查。

巴默認為,這種氛圍使多重訊息來源出於政治因素紛紛「報喜不報憂」,因此使有所偏誤的情報也顯得可信起來。

這種偏執甚至會走火入魔。2016年巴默開始注意到,就連正面評論政府的新聞都是以匿名報導。巴默一位記者朋友告訴他,這是因為「如果讚美某位領導計畫有成,之後他卻受到中央『清算』,過去曾稱讚過他這件事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例如,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垮台,就連帶扼殺了許多記者的職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被消失」的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芮成鋼

中國官媒員工:「叛徒說」無法贏回香港民心

中國媒體人並非沒有反彈,他們甚至面臨著一場「良心危機」。許多現任與前任記者向巴默表示,儘管強烈同情政府立場,且認知許多港人對中國人抱有偏見,他們還是對官媒極端的論述方式感到不適。

巴默消息來源的其中兩人並不認同官媒重複使用「叛徒」字眼,其中一人甚至稱自己任職報社的新聞「有毒」,他指出這種策略根本無法贏回香港民心。

另外,除了批判可能會帶來的政治危機,中國對內大力宣傳「國家亟需穩定和團結」,許多中國人認為支持抗議,尤其是導致混亂和暴力的抗議簡直是無法想像,阻礙他們對香港抗爭的理解。

中共領導階層和一般中國人都相信一種粗略的馬克思唯物主義,視物質利益為主要驅動力,因此出於意識形態的行動,尤其是反對中共的意識形態,是難以理解的。

中國官媒反應:裝沒事、怪美國、選舉不公

巴默最後表示,香港區選或許能成為轉變北京偏執思考模式的契機,但他本人並不樂觀,尤其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官媒的反應,只會更強化中共卸責的偏執傾向。

根據BBC報導,對於香港區選中國官媒反應不一,要不隻字不提、輕描淡寫,要不將矛頭指向香港示威者和美國,指控他們干涉選舉。

《中國日報》貼上一張圖指控香港示威者操縱選舉。(圖片來源/Twitter@ChinaDaily)

That’s how the oppositions tampers with a fair election. #HongKong #香港 pic.twitter.com/W83Q0iXZvn

— China Daily (@ChinaDaily) 2019年11月25日

中國央視每日播出的「新聞聯播」對選舉結果保持沉默,轉而強調美國干涉選舉;《新華社》寥寥數語帶過香港區選,隨即轉回譴責示威者過去幾週來的暴力行為。

《環球時報》確在英文版詳細報導香港區選並指「泛民派大勝」,但又表示「無須過度解讀泛民派的勝利」;該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上宣布建制派敗選,同時補充說這只是非常地方層級的選舉。

《中國日報》報導區選結束,但沒有提到泛民派的勝利。之後它在推特刊出一張圖片,指控示威者以重複排隊、誤導長者、搶走身分證等方式操弄選舉,但並未附上任何證據。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