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時代力量公開不分區名單後,任第一名的「環保鐵娘子」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陳椒華不斷遭到質疑,「極端環保主義者」、「激進反商人士」都是她被貼上的標籤,但投入環保運動超過20年的陳椒華對自己相當有信心,因為她提出的證據可是讓曾槓上的環保署、開發企業,都不得不服氣,「陳老師是可敬的對手。」一位前環保署官員說。
她若不是專家,誰才是專家?
與陳椒華接觸過的人都知道,她提出的質疑都經過深入研究,不只查閱資料、詢問專家,還會親自進行「田野調查」,所以幾乎沒有說錯過,「開發單位必須要說清楚,沒講清楚我們當然就要提出質疑」。令陳椒華無奈的是,這些貼她標籤的人並不了解狀況,「他們又沒去參加環評」。
「這些人至少要看會議記錄,看我講了什麼再提出質疑」,不然隨便指控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陳椒華表示,自己沒有反商,也沒有反對經濟建設,她所對抗的是「不當開發」,像是政府放任業者開發「環境涵容能力」已達極限的土地,或是偽造環評書的業者。
陳椒華參與過的案件,比較長的投入超過10年,短的也有個3、4年,如果這樣還要被質疑專業,「那誰才是專家?」像是讓陳椒華飽受批評的「電磁波」,因為看不見、無色、無味,除了頭痛、不舒服等症狀,難有具體對人體危害的表現;所以,當她喊出「立法禁止15歲以下兒童於校園使用手機」,並呼籲政府加強宣導電磁波對健康影響時,在他人眼中看似無理,但他們並不知道陳椒華背後做了多少功課。
身為敏感受害者,盼政府宣導電磁波的影響
根據瑞典的研究,約有2-5%人口為「電磁波敏感症」患者,陳椒華就是其中一員。自從她家前面埋了地下電纜後,陳椒華就出現頭痛的症狀,因此她開始研究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陳椒華說,幾乎全世界研究電磁波的報告都被她找出來,能讀的資料都讀過了,而他國調查顯示,電磁波會提升罹癌率,像是基地台附近的居民、長期講電話的「手機族」,罹癌機率顯著增加;且電磁波也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B可能致癌物」,但相關議題在台灣並沒有被討論。
在陳椒華公布自己研究後,她開始收到許多人的陳情,發現很多敏感者沒辦法保護自己,也因為病情使得情緒焦慮、不穩定。陳椒華說,現在很多人使用筆記型電腦都會連無線網路,通訊的時候就會發出電磁波,會影響最靠近電腦的身體器官,也就是乳房;陳認為,乳癌病例越來越多,很可能是受電磁波影響。
目前台灣僅針對電磁波訂下「瞬間標準」,主要是針對工人維修電塔的情況,並沒有「長時間暴露」的安全值。陳椒華指出,像瑞士有規定,高壓電塔超過一定範圍就不能進住宅區;15歲以下兒童禁止在校園使用手機也是有法國前例,台灣應該更注重電磁波問題。在宣導和預警方面,陳椒華認為,「政府可以做得更多」。
被黑道威脅也要自己鑿井調查的「永揚案」
問及自己參與的案子中,哪個印象較深刻,陳椒華從馬頭山富駿掩埋案、台塑六輕擴廠環評,談到國土計畫以及烏嘴潭人工湖,總共細數了10幾個案子;畢竟每個抗爭,她都注入好幾年的歲月,各個都歷歷在目。不過,外界認為陳椒華的「代表作」,是歷時10年以上的「永揚掩埋廠案」。
永揚案被視為「不可能翻轉」的案子,因為當時環評已經通過,掩埋場也蓋好了,但是在民眾陳情後,陳椒華發現,業者騙說沒有地下水,環評針對斷層、掩埋場聯外道路的內容,也與現場觀察有出入。如果廢棄物進場會污染烏山頭水庫,「那可是水源會被污染」,等於其供應用水的嘉義、台南居民都將受到波及。
為了搶救烏山頭水庫,陳椒華可是「用生命在打仗」,除了細讀環評書、水土保持計畫書等資料,只要看到疑點她就開車到掩埋場勘查,來來回回總共跑了200多次。當時的陳椒華,與演員茱莉亞.羅勃茲領銜主演的電影《永不妥協》女主角有幾分神似,但陳椒華笑說,「我們做得還比她多」,因為陳還自己鑿井,來證明該地有地下水,打臉業者環評。
在「永揚案」最後一次環評前,陳椒華除了車子輪胎兩度被刺破,還被2名黑衣人攻擊,打到血流如注,對方可能想恐嚇她不要參加,「但我還是去了」,最後也成功推翻偽造的環評,反敗為勝。
其實不只永揚案,陳椒華說,大多掩埋場的爭議都是出在「水源」,就連現在備受爭議的《礦業法》修法也是水源區問題;因此,設立水源保護區相當重要,是陳椒華前進國會想要推的法案。
參加林義雄的核四志工,展開環保人生
看到陳椒華奮不顧身地投入環運,不禁讓人聯想,她是有什麼刻骨銘心的經歷,才會吃了這麼多苦頭,依然繼續堅持;但陳椒華只是笑著說,「可能因為我個性是,參加什麼都會很認真,承諾就會盡力去做」,甚至當初投入環境運動也只是想「找事做」。
那年是1993,陳椒華好不容易才考上台大博士班,卻因為工作、家庭在南部,小孩年紀又小,所以決定不念。不念後,陳椒華想找點事情做.在因緣際會下,她投入由林義雄帶領的「核四公投促進會」志工活動;由於陳椒華唸輻射生物,議題符合專業領域,因而決定參與培訓,從此展開環境運動人生。
環境不好,再怎麼栽培孩子也沒用
思考一下後,陳椒華補充,會這麼執著在環境議題上,與小孩也有關,她認為環境不好,再怎麼栽培孩子也沒有用。陳椒華回憶起當時,「我兩個孩子都很可愛」,自己是一個很疼小孩的人,為了捍衛他們的未來,「環保這塊是我可以做的」。
陳椒華還記得,先前因為推動「選舉廣告管理規範」被候選人告,那時她就在法庭上說,自己不是為了讓誰落選,而是為了環境去清算違規的廣告,並說要做一位「終身的環保志工」。「我覺得那就是一個宣示」,而陳椒華也非常認真地看待這個「宣示」,即便被威脅、被攻擊、甚至罹癌,健康狀態不好,都沒讓她放棄,見識過她意志力的人,很少可以不佩服她。
至今,陳椒華還沒後悔過投入環境運動,她說能夠幫助環境、幫助弱勢,「知道自己的專業能夠幫助人,就是很快樂。」
高雄空汙其實可以很快改善
在明年111大選前,陳椒華要先面對12月15日的高雄反空汙大遊行,由她任召集人的南部反空汙大聯盟主辦。陳椒華說,要改善高雄空汙,其實有一個很快的方法,那就是減少燃煤電廠;由於燃煤比較便宜,所以許多汽電共生廠都使用燃煤,若能督促工廠更換成天然氣,那空氣品質會跟現在不一樣。
再來,陳椒華也點名煉鋼業,她指出,現在中鋼都還在使用高污染的煉焦爐煉粗鋼,其污染量大概是半個六輕,且產值很少。陳椒華認為,這種污染產業應該盡快淘汰老舊設備,並幫助其轉型。
有些人會質疑,陳椒華的環保理念已經到「返璞歸真」的地步,但她反駁說,也是有重污染業者成功改善的案例;像是在中科附近的「豐興鋼鐵」,透過逐步減少重油加熱爐,大幅降低污染排放。
針對此案,陳椒華曾在環評提出意見,結果真的被豐興採納,顯然不是不能做,而是要不要做的問題;所以說,目前面對比較「牛步」的企業,陳椒華表示,還需要繼續監督,也希望工業局能做相關輔導。
「拼經濟」也要顧「總體」污染與風險
還有一個陳椒華相當重視的環境問題,那就是政府並沒有訂定「總量污染」的限制,也沒有完善的「健康風險評估」。在沒有總量管理的情況下,即便每案都符合規定,但隨著個案增加,污染也會一直增加,「等於住在工業區附近的居民會遭殃」,像是六輕、林園等工業區旁,罹患癌症的人都不少。
陳椒華強調,「你必須先把風險評估做好」,要調查流行病學,甚至要做肺腺癌的篩檢,這是政府的責任。她認為現在政府都想要「拼經濟」拿選票,一直對抗總量風險的問題,「那我們民間團體當然要站在民眾、自救會這邊,幫忙他們發聲」。
陳椒華舉例說,高雄的林園是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卻沒有測驗有機污染物的「光化測站」,不能得到該區污染的即時資料,讓人百思不解,但是也沒看到高雄任何一位立委去爭取,「我們覺得很不應該」,這也促使陳椒華想進入體制;所以,今年在時力的徵詢下,她也答應參選2020立委。
時力不與財團掛勾,點頭擔任不分區第一
陳椒華雖然有豐富的環運經驗,但對「政治」顯然較不熟悉,與時力的接觸也不多,但陳椒華表示,反對污染擴張的遊行已經在高雄連續辦了5年,時力每年都有來,能看到他們的關注;加上時力標榜「不跟財團掛鉤」,對於土地正義、居住正義也較注重,願意將自己列為不分區第一,更凸顯時力對環境議題的重視,因此陳椒華願意代表時力參選,也非常感謝時力讓環境議題有更多討論。
未來時力要推什麼法案,陳椒華說都會盡力配合;她也坦言,面對這此選舉頗有壓力,因為時力需要黨團(3個席次),需要更多選票,「排在前面的有責任去催更多選票」。上網看陳椒華的臉書,不只積極分享時力的消息,也經常轉貼區域候選人的貼文,一直想幫黨提升曝光。
很不一樣的醫生娘
陳椒華的先生是奇美醫院的醫師,原本她可以當個醫生娘、當個每天逛街喝下午茶的貴婦就好,但她一直在想,可以為社會多做些什麼,今年剛滿60的她,到現在每天都還在思考,自己還能為這個社會再多做什麼?
這20幾年的環境運動經驗告訴她,在體制外打拚真的太困難了,有些案子再怎麼努力就是推不動,「連要推小東西也很難」;尤其陳椒華關注的話題大多偏冷門,又仰賴高度專業知識,不難預想推動會遭遇的障礙。
多年的抗爭經驗告訴陳椒華,幾乎所有問題的源頭都來自於法規,所以一定要從源頭去監督。她期待之後若進國會,對於改善環境問題,會比在NGO「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