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恐怕不能盡情歡度聖誕節與新年假期了!《紐約時報》等外電報導,美國眾院12月18日晚間通過「濫用權力」、「阻礙國會」兩項彈劾條款,讓他成為本國歷史上第3位面臨參院彈劾審理的總統。
美國參院最快將於2020年1月審理彈劾案,但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她可能會先壓住彈劾條款,不立即把它們交付參院,以當作審理形式的談判籌碼。
無論如何,共和黨佔參院多數,川普因彈劾下台的可能性不高,不過台裔加州眾議員劉雲平(Ted Lieu)表示「不管川普會留任多久,彈劾案是永久的(紀錄),它會一直伴著川普,而史書將記上這一筆」。
眾院通過彈劾案「不意外」
美國眾議員18日中午展開激辯,最後晚間9時以230比197通過「濫用權力」、229比198通過「妨礙國會」等兩項彈劾罪名。
共和黨全體力挺川普,但還是不敵在眾院佔多數的民主黨,雖然該黨還是有3名議員「跑票」投下反對票,而角逐民主黨總統提名的夏威夷州眾議員加巴德(Tulsi Gabbard)則只投「到場(present)」票。
參院最快將於2020年1月審理並表決彈劾案,若超過三分之二,也就是67名參議員表示贊成,川普就得請辭下台,由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接任,直到11月大選選出新任總統。
不過,有鑑於共和黨佔參院多數,川普獲判無罪的機會非常高,應能像前美國總統詹森(Andrew Johnson)和柯林頓(Bill Clinton)一樣安全下莊。然而分析也指出,整個審理過程恐怕仍會加劇美國社會「反川、擁川」的分裂傾向。
參院多數黨領袖:彈劾案證據薄弱、希望速審
聖誕節和新年假期過後,參議院將在最高法院大法官監督下審理彈劾案,並由所有參議員組成陪審團。
而民主黨將任命6名眾議員為「彈劾經理人(impeachment manager)」,他們的職責相當於「檢察官」,負責陳具眾院調查結果、建議傳喚證人、詢問證人等等。
儘管參院少數黨(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堅持傳喚證人作證,例如前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和白宮幕僚長穆瓦尼(Mick Mulvaney),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的態度非常明確,「如果民主黨現有的彈劾證據如此薄弱,不應該由參院的法官與陪審團去修正」。
麥康奈直言,他認為彈劾案證據「薄弱」,亟欲盡速完成對此案的審理。一些參議員甚至希望能在一星期內解決,相較之下,當年對柯林頓的審理可是持續了一個月以上。
《紐時》分析,共和黨中的中間派、準備退休的老將,還有代表搖擺州的參議員最有可能對彈劾案抱持開放態度,民主黨參議員或許能和他們形成某種聯盟,影響審理時程和形式,但他們最終跑票的機會不高。
另一方面,彈劾川普也對民主黨自己人造成衝擊。該黨數名參議員正在角逐總統提名,包括民調名列前茅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華倫(Elizabeth Warren),然而審理恐怕將與愛荷華州2月初選撞期,讓他們無法去該州衝選情。
川普、拜登民調對比仍55波
18日眾院進行辯論時,川普人正在密西西根州進行競選造勢,不過他也沒閒著,在推特上怒寫「激進左派的謊言駭人聽聞,民主黨人一事無成。這是對美國,還有共和黨的攻擊!」
「我不擔心。你什麼事都沒做錯卻遭到彈劾,這(錯誤)或許才是之後會永世留名的紀錄。他們(民主黨)把彈劾程序變得廉價」,川普表示他對參議員有信心,相信他們「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眾院表決前夕,川普寫了一封長達6頁的信給眾院議長裴洛西,指控她公開向美國民主宣戰、意圖政變。他也抱怨這場「獵巫審判」耽誤了許多應該通過的法案,或許是暗指《美墨加協議(USMCA)》,不過眾院預計明天對USMCA進行投票。
而彈劾案對川普選情影響如何?12月他與勁敵拜登對比結果仍呈現五五波,至於民眾對他的認可,蓋洛普(Gallup)民調顯示和8月「烏克蘭門」剛爆發時比起來,其支持度反而上升了6%。其他媒體和民調公司的調查結果亦呈現類似趨勢,但反對川普的比例同樣增加了,或許正如分析所擔心,美國民眾政治立場漸趨兩極化。
護航失敗?共和黨議員把川普比做「耶穌」惹議
民主黨指控川普濫用職權,以「3.91億美元軍援」和「白宮會面」威脅利誘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調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烏國的活動,並在眾院展開調查後,命令白宮官員拒絕配合調查,破壞了三權分立和法治原則。
共和黨極力為川普辯護,指彈劾案是民主黨為了2020大選的政治操作,他們承認川普涉及不當行為,但民主黨提出的事證還不足以構成彈劾。
但也有人護航得太過頭,例如眾議員勞德謬克(Barry Loudermilk),18日將川普比做「耶穌基督」,甚至表示和民主黨人對待川普的方式比起來,耶穌在處死他的羅馬總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e)手下都還「享有比較多的權利」,這番話引起廣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