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旅新制搶上桌,說好的政策溝通呢?


昨天行政院記者會上發布國旅卡新制,規定106年國旅卡中的8000元確定只能用在:

1.參加各機關辦理之團體旅遊

2.機關個別員工自行參加由旅行社辦理之團體旅遊

3.「台灣觀巴」網站之旅遊產品

這項措施在11月初有風聲,當時版本甚至傳出國旅卡只能參加團體旅遊,並限定在陸客流失嚴重的「觀光重災區」。消息一出,當然引起公務圈一陣騷動,一來是認為當初為節樽人事支出,將公務人員的不休假加班費,改成要求「強制休假」14天並給予16,000元的旅遊補貼(如果領取原本的不休假加班費,14天會超過16,000元許多)已配合政府政策調整過一次,這次又要改,卻沒有公務員置喙的餘地。

陸客不來,「觀光重災區」生意靠公務員來補

推動國旅新制,主要是為了「救援」陸客團的業者,把原本的國旅卡的國內旅遊補助,轉成限定使用的用途。這個政策讓許多公務人員充滿問號,有人在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反對,並希望主管單位能回應開啟溝通。這個提案3天內便衝破提案門檻5,000人。依據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的規定,連署人數超過5,000人,相關部會(本案為交通部及國發會)必須在2個月內提出回應,依據提案時程,應是明年1月21日前,交通部及國發會必須做出相關回應。

說好要溝通的政府,卻忘記公務員也得溝通

然而,提案人及連署人還沒有等到回應,行政院就在昨天直接宣布國旅卡新制在明年1月1日確定實施。先不論用國旅卡補助特定旅行團的政策是否合理,此舉顯已打破「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加強與民間意見溝通的本意。如果說因為這個案子的族群特殊,所以被選擇性忽略,那更令人擔心在接下來的年金改革分區及國是會議中,是否會因為此舉而造成特殊族群對年金改革更大的不信任?說好要溝通的政府,卻忘記公務員也得溝通。

其實,從一開始設定只能參加旅行團與重災區旅遊,到了最後的版本,把「台灣觀巴」網站之旅遊產品也列入選項,是做了相當的調整。只是這樣的調整,並沒有透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做出說明,尤其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還是國發會自己設立的。這次的做法,是否因為要趕在年底前讓政策上路,而忽略溝通平台設置的本意及重要性,行政院應該要做出說明。

只靠公務員撐觀光,治標不治本

回到政策決策本身,以國旅卡的能量澆灌在旅行社的團體旅遊上,是否能帶來觀光產業的升級?以目前台灣人觀光的特性,團進團出的旅遊模式是政府有必要耗費資源去挹注的嗎?如果透過公務員的消費力撐過這一波,那後年、大後年呢?由政府採購的團體旅遊,在目前的採購文化下,可以想見會有「難以掌握品質」的情況,透過政府力量的干預,是否反讓旅遊業出現劣幣逐良幣的反效果呢?

旅遊產業轉型才是關鍵

昨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交通部代表表示會與業者溝通,推動深度的文化旅、生態旅遊 …… 等等供國旅新制遊程的選擇。不過,像文化體驗、生態導覽等需要底蘊、得多年耕耘細火慢熬才能耐人尋味的旅遊模式,不太可能在一年內突然發展出來。

國旅新制的重點在於:國旅卡回歸國內旅遊的使用,既然政府有心將國旅資源投注觀光業的轉型,應該思考國內旅遊市場的型態,強制把團體旅遊模式放到國旅卡的額度內,就只是讓原本不會參加團體旅遊的人,被迫在明年去參與團體旅遊,但政策試辦一年後,如果沒有延續,這些旅行社、旅行團還是得面臨必要的轉型。

一次性的刺激消費,是救短線,而新政府建構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是長期民主深化的工作。為了救短線,而忽略了溝通直接端上桌的政策,大家不只覺得難以下嚥,還有受騙的感覺。

《 延伸閱讀 》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