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會議員都有各自專業能力,在進入立法院前也是私人機構負責人,因此雖然可憑專業進入專門委員會審查法案、預算,但也常因自己特殊身分而受到「球員兼裁判」的質疑,這個問題在現況下也常常難解。
例如新科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張育美是醫療集團負責人,以醫療管理專業被提名進入立法院,現在進入立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但也因醫院負責人身分監督主管自己的衛福部,被質疑有「球員兼裁判」問題。
張育美進衛環是球員兼裁判?
對此,張育美表示,她在當選立委後就已辭去所有相關職務,沒有任何兼職,她了解自己的狀況,現在她會全力為醫事人員發聲。
張育美是高醫大藥學系畢業,過去也是天成醫療體系負責人,她與醫師先生同為高醫大校友,她同時也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曾任中常委。張育美在30出頭年紀就主動承接一家桃園楊梅的小型醫院,發展成醫療集團。張育美這次被提名為不分區立委,成為新科立委,因為醫療相關專業,在黨團安排下也順利進入衛環委員會。
立委兼差利益衝突難迴避
雖然現行法規並無強制規定立委不得兼職,但自己作為機構負責人,卻又負責監督主管自己機構的政府行政部會,發生球員兼裁判的情況並不恰當。例如每年進行醫院評鑑,就是由衛福部負責,張育美在衛環委員就受到質疑。
公督盟政策部主任田君陽說,立委在履行職務有利害關係時,通常都會希望他們自行迴避。且立委除了平時監督部會,立委也負責審查相關預算,還有立委、私人職務的工作時間分配、公費、私人助理人事分配問題,角色都會難以釐清,因此在選擇委員會時,應認知到這樣的問題。
法律未限制立委不得兼職,藍綠委普遍都有
事實上,這樣的例子在藍綠間都普遍存在,例如民進黨前立委薛凌過去也長期在財政委員會,同時也是陽信集團負責人;藍委蘇清泉也曾是醫院負責人,還有綠委許智傑也曾兼任京城銀行獨董;前親民黨立委李鴻鈞也曾任長庚醫院董事,還有親民黨林正二也在司法訴訟期間進入司法委員會,例證非常多。
不過,其實立委也有主動利益迴避的例子,例如司法院大法官黃瑞明,在被提名並受立院審查時,其妻綠委尤美女就曾主動迴避;而前藍委黃昭順丈夫王崇儀為馬政府時期的海巡署前署長,當時黃昭順也主動不選擇內政委員會。
對於這樣的狀況要如何補救,田君陽表示,過去民進黨曾提立委行為法中的相關利益迴避修法,作為國會改革的配套,但過去召委都沒有排案,所以都不了了之。另方面來講,立委若有行為不當問題,立院也可主動送紀律委員會處理,但立委通常不會處理自家人,所以這是難解的結構問題。
田君陽說,專業的立委通常也有專業取向或機構負責人兩種,例如許多學者、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也是國會議員,而他們在民間通常也都有執業或事務所負責人,因此會希望他們在立委任期中可以自行停業。
田君陽說,雖然立委在就任後經常也會為避嫌而請辭私人職務,但其實還有更細膩的「實質影響力」問題存在,但這也只能靠更細膩的修法來規範,還有待各界努力。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