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肥咖條款,雙重國籍好野人「錢」藏哪裡?

專題報導

「買房地產避肥咖已經落伍了,現在流行的是把錢放到五家商銀或是信用合作社!」最近一個朋友談起他多位擁有美國籍的朋友,因為肥咖條款(FATCA)即將上路,都忙著把錢從傳統的金融機構搬到信用合作社存放。

地方金融機構成為肥咖條款避風港

一問之下,《信傳媒》記者才知道,原來現在房地產價格下跌,加上房地合一稅上路,過去很多擁有美國籍的台灣人透過買房、買地來躲避肥咖條款追稅的方式已經不流行,現在躲避肥咖條款最安全、最方便的方式,是把錢從傳統的大銀行、大金控搬出來,放到一般信用合作社存放。

因為肥咖條款在2014年7月上路後,各國金融機構必須對美國公民及持有綠卡者,餘額達5萬美元以上個人帳戶、25萬美元以上法人帳戶,履行客戶身分辨識、申報帳戶資料、對不合作帳戶進行就源扣繳30%或關閉帳戶等義務。

不過台灣有5家銀行如高雄銀、瑞興銀、華泰銀、板信銀及三信銀等5家商銀、23家信合社、302家農漁會信用部,因客戶以國人為主,可豁免適用FATCA,而意外成為肥咖條款之下安全的資金避風港。

根據金融局統計資料,高雄銀、瑞興銀、華泰銀、板信銀及三信銀等5家商銀,從2014年10月至今,兩年來除了高雄銀的存款數是下降的以外,瑞興銀、華泰銀、板信銀及三信銀等4家商銀的存款金額全部增加,其中華泰銀、板信銀兩年來存款增加幅度高達21%及13%,高於本國銀行近兩年來存款增加的幅度12%。

23家信合社存款突破6千億元創新高

其中,包括台北市第五信用合作社、基隆第一信用合作社、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淡水第一信用合作社、新北市淡水信用合作社等23家信合社,截至2016年10月為止,整體存款餘額高達6413億元,兩年來存款大增446億元,整體信合社的存款不僅首度突破6千億元,也創下十年來新高。

雖然說存款大增是所有金融機構共有的現象,不過一般銀行存款增加的項目大多集中在外匯存款的部分,活存、定存增加的金額及幅度並不大,5家商銀以及23家信合社增加的卻大多來自於活存或是定存,其中整體信合社存款金額如此大幅度增加,還創下6千多億元新高,算是相當罕見。

由於各國政府在與美國洽簽跨政府協議時,都會確定一些豁免適用的名單及商品,根據金管會先前公布的訊息,金管會已與美方確認,可豁免適用FATCA的最終受益人,包括有我國政府機構、中央銀行、公保(退)、勞保(退)、私校退撫金。

其中在帳戶的部分,遺囑信託及具託管性質的各類信託帳戶,如股權或商品買賣價金信託、預售屋或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預收款信託、公益信託、員工持股信託、員工福儲信託、退休金帳戶等,都可排除適用FATCA,換句話說,金融機構可以不用向美方申報以上這些最終受益人或帳戶的資料。

至於金融機構部分也有豁免適用名單,豁免適用機構包括有高雄銀、瑞興銀、華泰銀、板信、三信等5家以本國客戶為主的銀行,另有23家信合社、302家農漁會信用部、美國運通、大來信用卡、永旺信用卡等三家專營信用卡發卡機構。

未來規定若修改,豁免的金融機構仍需納入肥咖

據了解,根據金管會的規定,這些豁免的金融機構雖然不適用FATCA的申報義務,但是在客戶開戶時仍要詢問客戶是否具有美國公民身分或持有綠卡,若具有美國人身分,照理這些地方金融機構應不能接受其開戶。不過實際上,這些銀行或是信合社、農漁會等地方金融機構,在第一線是不是能夠落實客戶辨識、拒絕美國客戶,這個誰也說不準。

有業者就說,未來如果美國政府發現這些地方金融機構成為肥咖條款的漏洞,其實美方也能透過修改規定,將這些豁免機構納入適用,所以地方金融機構或許可以短暫成為FATCA的避風港,但是能不能一直躲下去,就要看美國政府的態度了。

《 延伸閱讀 》

專題》「肥咖條款」上路 具美籍或綠卡台灣人將面臨被查稅壓力

專題》80萬台美雙重國籍人士請注意美國稅局鎖定這四種人

­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