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正隨著非洲沙漠飛蝗大軍而東移中,專家認為不僅危害中國的機會很低,也幾乎沒有機會侵襲至臺灣。不過,臺灣確實曾經發生過蝗蟲危害,只是還算不上致災,除了20世紀初曾有東亞飛蝗危害過甘蔗田之外,植醫專家指出,20多年危害澎湖農作物曾遭蝗蟲危害,這是年代較近的記錄,但防疫單位要留意的是氣候條件與臺灣相近的海南島,當地的蝗蟲危害面積變動情形,更值得關注。
20多年前澎湖曾經歷蝗害,政府1公斤200元收購蝗蟲
20多年前澎湖縣白沙鄉、西嶼鄉都發現農作物被蝗蟲啃食,根據當時媒體報導,農民趁夜間「掃蝗」,數量多到隨便一抓就是碩大肥蟲,縣政府還以每公斤200元的價格收購蝗蟲,當時專家估算每公頃超過1千隻,還不到蝗災的標準,但已對瓜果類作物造成危害。
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於1996年第4季出刊的農業專訊,提到澎湖作物長久以來一直籠罩在蝗蟲危害的威脅中,平均每15年左右大發生一次,蝗蟲種類除長久存在的背條土蝗外,另增加菲律賓蝗、螽斯、小蝗等,「但以背條土蝗的密度、取食量及雜食性,為不同種類蝗蟲之首,亦為澎湖歷次蝗災之禍首」。
澎湖比臺灣本島更適合蝗蟲大發生並危害農作物
蝗蟲大爆發並對農作物造成危害,須符合一定的要件,屏科大植醫系副教授陳文華指出,蝗蟲數量夠多到足以致災,須有適合其生存繁衍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條件;觀察中國大陸好發蝗災的西藏,西藏雖然不靠海但有高山湖泊,降雨多寡對水量及水位有很大的影響,一旦降水驟減,原本的湖泊地就會變成乾旱地,成了蝗蟲最偏好的繁衍環境,同時,蝗蟲的大發生也需要草原,密集的樹林對蝗蟲發展不利,西藏、蒙古、非洲,都符合高樹少草原多且時有乾旱、荒地多等蝗蟲大爆發的條件。
分析澎湖發生蝗蟲危害機會高於臺灣本島的原因,陳文華說,除了高山湖泊的鹽分地不適合植物生長之外,海邊的鹽分地也不適合植物生長,所以多生蘆葦,而蘆葦是蝗蟲喜歡的植物,澎湖沒有高山、蘆葦植物多、荒地比臺灣本島多,且臺灣本島的作物密集度高,不利蝗蟲下蛋,兩相比較之下,澎湖的農作物遭蝗蟲危害的機率就比較大。但就算是澎湖的作物曾受蝗蟲危害,也未嚴重到致災的程度。
根據1996年的高雄區農業專訊,「隨著冬季季風之來臨,蝗蟲棲息地,由空曠的田野逐漸轉移至木麻黃等叢林之背風面,蟲體也比八、九月間來得碩大、肥胖」,每公頃密度也會提高,澎湖冬季作物除受強烈東北季風考驗之外,還有蝗蟲危害要應付。
臺灣應關注鄰國蝗害,尤其是東亞飛蝗在海南島發生情形
20多年前曾危害澎湖瓜果類作物的蝗蟲品種是條背土蝗,而20世紀初曾出現在臺灣甘蔗田的是東亞飛蝗,陳文華認為,現在國內病蟲害防疫單位更該留意的是東亞飛蝗在海南島造成危害的頻率,而不是非洲沙漠飛蝗在南亞造成的蝗災,因為海南島的氣候與臺灣相似。
根據中國《熱帶農業科學》期刊於2019年9月刊載的一篇報告〈海南省東方市東亞飛蝗發生情況及綜合防治措施〉,1987年海南島曾發生嚴重蝗災,後以飛機噴藥、地面人工噴藥方式控制蝗災,但東亞飛蝗的危害並未獲得根本上的治理,1988年至2012年間,其最高密度曾達每公頃2500隻;2012年至2018年每年仍有一定面積的發生,其中,2015、2016年蝗蟲密度攀高至每公頃1000隻,屬於中等偏嚴重發生的年度。
雖然臺灣與海南島的氣候相似,但地理環境及農作物型態還是有別,陳文華說,臺灣的雨量還是比較多,且水田多、農作物種植密集,也有植物密度高的高山森林,即使是靠近海邊的區域,荒地也很有限,這些條件對於東亞飛蝗的生存繁衍而言,都算不上是很好的環境;只不過,現在全球氣候暖化持續中,對於昆蟲的生態會有很大的影響,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還很難講,因此建議政府仍應關注鄰國蝗害、蝗災發生情形,及早做好應對準備。
原文作者為莊曉萍,本文轉載自《農傳媒》,全文連結<點此>。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