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運輸太平山上砍伐的木材,興建「林鐵羅東線」,在太平山林鐵廢除後則全線拆除,只留下部分遺跡。至於當時人民採取怎麼樣的搬運方式?沿途經過多少路線及車站?不如一起搭上歷史的軌道,回顧林鐵的懷舊面貌。
撰文=李欽賢
知名的阿里山鐵道已經轉型成觀光的森林鐵路,但早年伐木專用軌道兼載客的林業鐵路「林鐵羅東線」,是今天大家比較陌生的吧!
「林鐵羅東線」是從太平山採伐的原木集中土場後,再由鐵路載運到羅東儲放,土場、羅東間辦理客運,目前已經完全廢線了,僅少數遺跡留置現場,所以現今的林鐵羅東線,僅能循廢線路跡,按圖索驥尋訪,從沿途發現的蛛絲馬跡追蹤下去,竟也能併出這一段消失的鐵路之歷史典故。
土場位於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上游,蘭陽溪的發源地就在太平山。太平山林場西接新竹,南聯台中,以及蘭陽溪上游山地,凡海拔兩千公尺以上的高山,遍布著原生林,檜木、扁柏之蘊藏量甚至超過阿里山,成為台灣最大面積的林場。
太平山原始森林的勘查,始於「五年理蕃計畫」結束的1914年,因為山區治安無虞慮,森林調查就沒問題。翌年(1915)起即刻進行採伐作業,可是宜蘭線南部段宜蘭至蘇澳,到1919年才通車,林鐵運材專用線更遲至1924年始全線竣工。此期間既缺乏鐵道運輸設施,那麼太平山伐木又是如何搬運下山來的呢?
1916年台灣林場位置圖。(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首先,採伐現場有木馬道和土滑道,全部集中堆置於土場。其次,從土場利用蘭陽溪水運,以「流放」的原始方式,順流至員山儲木,當時林業管理單位亦設在員山。
宜蘭產業的開發,隨著鐵道建設的推進點,1920年代起陸續引進製糖、造紙、伐木、製材等大工廠,於是電力的需求刻不容緩。1921 年台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建設天送埤水力發電所,截流蘭陽溪入進水口,再開鑿隧
道渠,導引至天送埤山腹,以落差40公尺的4根導管沖下發電,1922年第一期工程完工。
天送埤發電所攔截了蘭陽溪,進行水力發電的工事,預料必將阻斷太平山原木「流放」運材的暢通。加之,一直以來木材流放的危險性和原木互撞容易折損品質,因而趁機改為鐵道運材。土場到天送埤的這一段鐵路,是由台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出資協辦,提前從1918年起建,1921年發電所正式引水發電時已經完工。
至於天送埤以下的鐵道,則剛好有工廠設在二結的台南製糖株式會社,早在1920年之前就建設一條沿途採蔗的原料線,正好從天送埤至歪仔歪,1922年起租予太平山林場使用,這麼一來鐵道一路下山就沒問題了。此際林業總管理處的「營林所」,正在考慮永久營林所是要選在宜蘭或是羅東? 1920年全台地方行政區重編,羅東庄升格為羅東街,首任街長陳純精極力爭取營林所設在羅東的竹林,並說服竹林地方人士捐地,規劃為儲木場,同時自掏腰包,加上募款所得,延伸歪仔歪鐵路來到竹林。
1924年竹林‧土場全線通車,全長36.4公里,二年後開放客運,活化了沿線聚落的生活機能,大抵上林鐵沿線的居民均以羅東為一日生活圈。一旦林業基地的落點在羅東,終會出現與林業相關業務的商業活動,羅東一躍而為蘭陽平原的工商業重鎮。
從土場運下山的木材列車。(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羅東林鐵小火車──追蹤林鐵產業遺產
林鐵羅東線係指從羅東的竹林至終點土場的這一段平地線,行駛的火車是672 ㎜的窄軌車輛,蒸氣機關車的體型也跟著袖珍,比宜蘭線的蒸氣機關車來得嬌小,甚至客運車廂容積也縮小,所以被暱稱為「小火車」。
台灣最早的林業鐵道是家喻戶曉的「阿里山林鐵」, 阿里山林鐵在1914年全通,火車可以直接開進林場載運原木,一路下山。10年後(1924),林鐵羅東線的火車,則不需直達伐木現場,乃運用開發已臻成熟的索道技術,伐木作業大都採用索道纜線鉤住綁好的原木,進行移動手段集中到土場,才分批搬上火車運到山下。
土場進太平山林場,現在已轉型為「太平山森林遊樂區」,森林入口廣場靜態保存羅東林鐵1號車,而羅東林鐵2號車目前置於羅東公園公開展示,1923年出廠,砂箱上嵌記有「日本車輛株式會社」的商標。這一部2號車非常活躍,直到1979年林鐵羅東線全面收班之前,幾乎是線上客貨混合列車的主力。
2009年,原竹林儲木場經過5年規劃整建,重新開放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之步道上,放置的一部羅東林8號車,園區步道上另一部蒸氣機關車,羅東林鐵15號車,是1950年代末台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第一批羅東林鐵蒸汽車輛之一。
台灣機械公司係接收日本時代「台灣鐵工所」之設備和技術的官營工業機構。基本上,國產車求功能性重於設計感,精緻度比起日本車略遜一籌,僅屬「素顏」之姿。同園區內另有三部蒸氣機關車頭,靜態保存在搭棚下,免得長期受到日曬雨淋而變成廢鐵。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展示的蒸氣老火車頭。(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竹林──太平山林場運材列車終點,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設立後併入
採伐太平山林場,載運木材下山的林鐵羅東線,1924年全通,駛抵竹林為終點,竹林遂成為木材集散地。1926年林鐵羅東線開放客運,1970年再從竹林延長到羅東。1971年林業管理處斥資購置柴油動力客車,以對號快的輸運標準,加強旅客服務。
未料,1978年9月21日黛拉颱風侵襲宜蘭,摧毀土場、天送埤之間多座溪谷木橋,洪水也灌進隧道,以致於客運路段縮短,僅餘羅東至天送埤之間通行。不過,權宜之計的半通車狀態,維持不到一年,1979年8月林鐵羅東線便宣告停駛、廢棄,全線軌道也遭拆除。
竹林是太平山伐木事業運材列車的終點;但若以客運列車的立場,羅東也是林鐵羅東線之起點。然而林業榮景已去,台灣森林全面禁採,隨著蘭陽溪沿岸公路的開發,林鐵羅東線現場任令自生自滅,歷經數十年歲月物換星移,如今鐵道線跡已完全模糊不清了。
2004年起,竹林儲木場規劃「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進行整建之際,地方政府配合園區的願景,同時重修少數幾座早已廢置的車站。現在就響導讀者從竹林出發,溯蘭陽溪而行,沿途探訪廢線跡的遺址,共同來勾起這一條廢棄鐵道曾經有過的記憶。
竹林車站於1994年拆除,2008年重建,依原樣復原,它是一幢非常典型的日式木造站房,屋頂突出三角形採光窗,給予木造建築公式增加韻律感,散發出素樸優雅的風格。
整建後的竹林站。(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歪歪──出自平埔族音歪仔歪
林鐵羅東線極為壯觀的一景,即火車通過歪仔歪橋。平埔族社名音譯的歪仔歪,18世紀已有漢人到此墾殖。林鐵木橋亦稱歪仔歪橋,對照今天新建的歪仔歪橋,即能窺出當年此橋的筆直和氣勢。
林鐵行駛歪仔歪橋上。(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大洲──原地重建後的車站已是偶像劇的熱門景點
歪仔歪上行一站的大洲,原瓦頂木造的站房廢置甚久,經年累月風吹雨打,四周荒蕪,乍看像一間破陋的民房,可見規模不大,僅有基本的玄關口和木製格子窗。但是今天重修的大洲車站,多了高台與迴廊,似乎與原格局不符,宛如一棟刻意打造的木屋別墅,與之原來的車站相去甚遠。不過,環境景觀的處理尚稱得宜,就單純視為一座新建的鐵道紀念小公園亦無不可。
整建後的大洲站。(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三星──廢站後附近成為公園與公車站候車室
1993年三星鄉公所拆掉三星車站,2002年鄉公所又亡羊補牢地於原址及周邊林場舊宿舍等,一併闢建為三星公園,並象徵性地鋪出一段軌道印象,同時立碑說明此處原為三星車站。
天送埤──完整保存木造車站,登錄為歷史建築
三星的次一站天送埤,是全線保存最為原始的一座木造車站,長年以來轉用為倉庫,一直都有老員工義務管理,所以維護程度良好。只是1993年的颱風來襲掀掉屋頂,一度淪為鐵皮屋。但是現今又恢復瓦頂了,甚至連站務室、售票房、時刻表等都保存完好如初。以重視鐵道文化遺產的角度而言,天送埤車站之倖存,是極為難能可貴的示範。
2000年天送埤站附近草叢中,又發現小型蒸氣機關車掉頭的旋轉盤,目前亦安置於路邊一隅,提供人們想像火車頭在狹窄的單線軌道上,如何轉身的技術問題。
天送埤的驛名標示牌尚存,上書「三星←→清水湖」。清水湖後來改名清水,1941年新建蘭陽溪第二座水力發電廠──員山發電所,位於清水驛西北方。當火車通過土堤,與兩支二段式水壓大水管遙遙相望,兩種近代化產業風景在此交會,誠屬難得的勝景。
歷史建築天送埤站(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牛鬥──車站今已成為民宅
1970 年代初,有日本鐵道迷來到清水湖站拍下車站的驛名標示牌,上面標示出下一站為「牛鬪」,里程2.5公里。「牛鬪」後來簡寫為「牛鬥」,戰後長期戒嚴,在此設有入山檢查站。1970年前後,另外建一座水泥平房為牛鬥車站。牛鬥廢站後變成民宅,仍原封不動地留存至今。
林鐵羅東線從羅東出發,直至天送埤,鐵路皆鋪在地面上,然而自天送埤開始到牛鬥的一段,沿蘭陽溪的山谷地形盡是懸崖,軌道只能架木橋于河床上,讓火車緩緩通過。開到了木橋盡頭立刻又鑽進山洞,像這樣珍貴的鏡頭,更屬鐵道絕景。
天送埤、牛鬥間總共有16座橋樑,都是用木材密集交叉的橋墩,構成驚險刺激的棧橋。1978年黛拉颱風來襲,受創最嚴重的就是此區間的橋樑,所以火車抵達天送埤之後,就需折返,天送埤站的旋轉盤就是應運這種火車掉頭的需求而設的。
已變民宅的牛鬥站。(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濁水──公路修建後,站體與路面同高
牛鬥的次一站濁水,戰後根據台語諧音,改稱樂水,並拆建老舊木造站房,改為水泥站體,形式與牛鬥相似,如今已陷到路面下了。牛鬥、土場間有一座廢棄的隧道仍存在原地,只要河水不暴漲,還可以看得很清楚。
廢線後的濁水站,現站體已與公路路面同高。(圖片來源/晨星出版)
終點站土場──改建後做為林鐵土場車站歷史展示館
太平山入山口的土場,是羅東林鐵的終點,近年再重建的土場木造驛舍,原來的站場劃為停車場。依山一側展示著林鐵1號車及3輛客車車廂。
羅東林鐵各驛,均同時於1979年8月1日廢站。1982年太平山林場全面停伐,既然無運輸木材的必要性,鐵道即步入歷史,從此林鐵羅東線消失於台灣的交通地圖。雖然鐵路沒有了,但殘存與修復的驛站,仍有跡可尋,是近年來社會各界重視產業遺產的最新成果。此外,羅東林管處也表示,未來羅東林鐵部分路段復駛是可期待的鐵道大事。
1926 年羅東到土場的鐵道路線略圖。(圖片來源/晨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