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鄉‧糖香 台灣糖業的興盛到轉型


 清光緒年間,台灣巡撫劉銘傳力倡設置鐵路,加上日治時期縱貫鐵路,台灣開始推動現代化的齒輪,其中為配合興盛糖業而設置糖業鐵路,簡謂糖鐵,地方稱五分車、五分仔車,曾是當時的交通主力之一。

撰文=李欽賢

台灣近代化中因產業開發而崛起的新城鎮,比如有煤鄉之稱的平溪,或因糖業發展而興的糖鄉虎尾,還有伐木事業集散地的羅東等等,都是因產業而成為近代化城鎮的典型例子。

最初縱貫鐵路南北分段施工,南部段以高雄為起點,1899 年動工,1900年築到台南,率先通車營運。台灣第一家新式製糖的落點選中高雄橋頭,1902 年創立高雄橋頭工場,1907 年第一條行駛蒸汽火車的糖業鐵道,也從這裡升火出發。

虎尾糖廠位於台灣雲林縣,是唯二仍在製糖的糖廠之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糖業鐵路之發達,也都分布在縱貫鐵路沿線,以便取得接駁的有利條件。後來居上的雲林虎尾製糖工廠,很快地躍為當時東亞最大規模的製糖工廠,糖業鐵道開放客運,亦以虎尾為嚆矢。

糖鐵最大的特徵就是軌道很窄(762㎜),客車的車廂如夏目漱石小說《少爺》中形容的「像火柴盒般的火」。

糖業關廠鐵路縮減

糖鐵早期都是蒸汽小火車在跑,後來才改燃油的機關車頭。

有了縱貫鐵路之後,總督府才有說服力引進日商來台投資,在全台各地成立製糖會社,總督府的財政亦由於糖業政策而締造財政佳績,方得以收支平衡。

當時每個會社都有自己所轄的蔗田區,於工廠與蔗園之間鐵路縱橫交錯,戰後台糖公司接收所有日本人留下來的製糖會社所屬鐵路線,由本來分屬各會社區間的鐵道,經重新編整,糖鐵更是四通八達,曾是1950、60 年代,中南部學生通學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曾經風光一時的台灣糖業,經不起成本提高及國際糖價下跌等因素,紛紛關廠轉型,糖廠不再製糖之後,各別發展出花卉栽培、畜牧事業、觀光休閒或研發生技產品等。於是全盛期長達三千公里的糖業鐵路,逐年縮減,

客運業務也分段停駛,最後打烊的糖鐵客運線,是北港到嘉義的小火車,1982年8月17日收班,如今糖鐵線路已全面滅跡。

戰前日本進口的糖鐵蒸汽小火車已經老舊,1948年台糖大量購買一批比利時進口車,編入戰後糖鐵的主要機種,但也是糖鐵末代蒸汽車,大都在1970 年代同時退休。

現存橋頭糖廠的353號機即其一例,若依編號還可以找到糖鐵連號的四兄弟,老大350原在岸內糖廠,糖鐵351現存彰化永靖高工校園,糖鐵352 靜態保存於屏東南州糖廠,小弟糖鐵353則落籍在橋頭糖廠,四兄弟全數都是1948 年進口的比利時製造之車型。

蒸氣機車353號。(圖片來源/晨星出版提供)

台糖蒸汽小火車至1952 年總數多達370 輛,1970 年代以後蒸汽火車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汽、柴油車。蒸汽小火車停役後,立刻面臨解體成廢鐵的命運,當然在產業文化財保存觀念尚未萌生的年代,是相關單位對待產業遺產的粗暴行為,因此今天還可以找到四輛倖存的連號糖鐵蒸汽機關車,已經算是極難得了。

再見歷史風貌

糖業鐵路的遺珍已愈來愈少,糖鄉大鎮虎尾糖廠有一座鋼樑鐵道橋,跨在虎尾溪上,是虎尾糖廠線專用的虎尾鐵橋。鐵橋兩側鋪設木造便道,可以騎上腳踏車。這座橋是英國人設計的,1960年經過改修,最大特色是高低不等的鋼樑,原本的一整排橋墩皆鏤空,出現連續拱圈之美,這座鐵橋宛如台灣所有產業鐵道中,最有型的跨河彩虹。

虎尾鐵橋興建於日治時期,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作為糖業鐵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橋頭糖廠於2006年掛牌「台灣糖業博物館」,重新開張。建廠當初的木、磚、石灰混合建材的小洋房、拱門迴廊,是1901年的建築作品,可以說是相當珍貴的古蹟。

糖業博物館的庭院內,有一尊1902年即安置的「觀音像」,係仿自奈良藥師寺東院堂的國寶「聖觀音立像」原模,仿作為銅鑄,處理成黑身,立於蓮座上,一百多年來守護著廠區員工及生產線的平安。

花蓮光復糖廠停產後,變身為「花蓮觀光糖廠」,廠區內多棟簡單素樸的日式木造宿舍,經過修繕轉型成「日式木屋旅館」,開放營業,讓旅客體驗日本住宅的生活方式。並與緊鄰新開發的「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同處一片綠意盎然的廣闊山林,提供遊客在此享受花東最純淨的綠色旅遊。

靜態保存在花蓮觀光糖廠裡的糖鐵366,也是1948 年比利時進口車,1972 年退休。車身上鑲有「北」字字樣,應是原屬北港糖廠,想想這輛從西部輾轉到東部的糖鐵366小火車,可是跋涉千公里路的長征喔!

內容來源:《圖解台灣鐵道世紀》由晨星出版授權轉載)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