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股東會》赴美設廠 劉德音:台灣下游廠商都希望跟我們一起去

上市公司

台積電今日(9)舉行股東大會,開會前一周,股價也從295元一路衝破300,來到316元左右價位,今天更一舉攻上319元價位,以小漲1元作收,市值則衝上8.2兆逼近今年1月的高點水準。

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一改過去「赴美設廠不符合成本」之說,強調赴美設廠「絕對符合公司利益」,最大利益是取得美國客戶信任,及找到全球最頂尖科技人才。

台積電股東會今年首度改在新竹市國賓飯店舉行,股東會經過1個半小時多,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也因應疫情,戴上口罩主持,表決通過所有議案,包括報告及承認去年度營業與財報、盈餘分派、員工酬勞及董事酬勞分派,以及分派股利9.5元,而去年營收1.699兆元,全年稅後純益3452.6億元,賺超過1個股本,每股稅後盈餘13.32元。

赴美設廠可獲得客戶信任,並網羅國際人才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會上表示,2019年,儘管面臨國際間貿易緊張局勢所帶來業務上逆風,營收仍連續10年創紀錄,主要是因客戶對領先7奈米製程技術的強勁需求,5G相關及高效能運算應用發展,未來幾年,5G的需求將帶動先進技術強勁需求,台積電正處最佳位置,可望引領業界掌握市場成長。

現場股東也關心赴美設廠問題,詢問是否符合公司利益,劉德音回應說,絕對符合,目前案子還沒定案,定案後會再報告未來計畫,但相信若成功,對公司有很大的利益,其中最大利益是得到美國客戶信任,,另一個利益則是可利用此機會,找到全球最頂尖的科技人才,也對未來在美國市場發展,占有利地位。

去年台積電拒絕赴美,今年態度軟化轉變

整個事情起因於去年美國政府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之後,開啟一系列的制裁活動,包括要求限縮台積電出貨華為,另外美國國防部也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但這兩項要求都被台積電當局拒絕,據悉政府也在台積電與美國政府間扮演折衝者。

當時,劉德音的口風從一開始的「台積電供給華為符合法規要求」、「裡面美國的技術不高」到「不考慮到美國設廠」,隨著美方制裁加重,台積電改口說「考慮赴美設廠」、「赴美設廠評估中」,直到今年終於公告將赴美國亞歷桑那州設廠,隨後孟晚舟在加拿大敗訴,引渡美國程序繼續進行,終於在9日的股東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赴美設廠絕對符合公司利益」。

未來十年專注高階,美國營收占比一定拉高

相關的供應鏈問題,劉德音指出,日前已與亞利桑那州政府討論,在美國廠旁邊另闢園區,讓台灣下游廠商一同在當地設廠,下游廠商覺得在美國建廠有機會打敗當地既有廠商,創造更高市場,他讚揚下游廠商很有挑戰心、冒險性,「看到我們去,他們都希望跟我們一起去」。

魏哲家表示,面對未來變局,台積電將保持靈活應變能力,致力業務的基本體質,進一步加速技術差異化,重申台積電是「大家的晶圓技術產能提供者」 (everyone's foundry),但先前面對美國商務部要求赴美設廠壓力,台積電聘請前英特爾副總裁Peter Cleveland在華府進行遊說,顯然沒有發揮好的效果。

台積電5月28日宣布聘請前美國商會董事蒙特拉Nicholas Montella 來擔任台積電的政府關係部門總監,應該是針對斷貨華為的部分進行國會工作,但從台積電接連的動作看來,對美中關係、未來政治走向、半導體在地緣政治中所扮演的地位反映似乎慢半拍,如何在國際變局中做出正確判斷?恐怕是過去專精產業的台積電經營階層需要加強的領域。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