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愛用國貨 年底測試40奈米中國晶片設備 降低對美國倚賴

中國企業

在美國5月祭出更嚴厲的出口管制措施,打擊中國科技冠軍華為之後,北京加速推動晶片自給自足和採購國產設備的計畫。

中國主要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長江存儲科技試圖與當地設備供應商加強合作,減少對美國半導體設備的依賴,因為中國越來越擔心華盛頓即將制裁中芯,準備讓中國半導體產業休克斷氣。

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中芯國際和記憶體晶片商長江存儲都制定野心勃勃的目標,準備測試其生產線上中國自產和飛美國的設備。幾位知情人士告訴《日經亞洲評論》,一些國家支持的晶片製造商也在這樣做。

中國晶片商囤積數年設備庫存

消息人士稱,中國晶片製造商還從美國應用材料等大型設備製造商採購大量產品,囤積數年庫存。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日經新聞:主要是地緣政治風險促使中國晶片製造商加緊制定B計劃。

中芯國際已經設定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在沒有美國設備的情況下,在今年年底前開始開始對40奈米晶片生產線進行試生產,並計劃在3年內以更先進的中國產28奈米設備製造晶片。

與此同時,長江存儲公司也提高使用國產晶片設備和材料的目標。一位消息人士稱,該公司設定的目標是未來70%的設備來自中國國內供應商,而目前這一比例約為30%,該公司將更多中國本地公司納入合格的供應商組合。

長江存儲預計國產設備比率提高至70%

與國家安全有著密切聯繫的半導體產業一直是中美科技戰爭的中心,晶片應用範圍涵蓋智慧手機、自動駕駛汽車、飛彈、火箭等軍事裝備。

美國的軟體和設備是全球半導體製造的核心,中國公司、三星電子、台積電(TSMC)等半導體領導廠商都使用美國軟件和設備。沒有美國的設備,大多數晶片製造商只能以更高的成本生產功能低下的晶片。

路透社上周末報導說,華盛頓考慮將將中芯國際列入貿易黑名單,中芯國際本周一在香港掛牌股票應聲暴跌23%。和7月44.8港元的歷史高峰相比,中芯國際股價已遭腰斬,市值蒸發280億港元,該公司A股也比7月上市首日95元的價格暴跌40%。

40奈米晶片可用在低階產品

中芯國際(SMIC)的40奈米晶片良率較高,在最近才擁有生產14奈米晶片的能力,仍比競爭對手台積電更小、最先進晶片落後兩代,台積電已經採用5奈米技術。

儘管40奈米晶片無法用在最新的智慧手機、筆電、伺服器,但它們可以用在低階的電視、監視器、圖像感測器。

國防與安全研究所所長蘇子云表示,智慧手機處理器如果採用28奈米晶片,其性能比秋季蘋果將推出的5G iPhone處理器性能落後7年。

28奈米晶片性能比5G iPhone落後7年

在中美之間貿易戰升級之前,長江存儲科技就倡導使用中國本土設備,來回應北京要求自給自足的呼聲。

一位知情人士說:「今年以非常努力的方式加速朝向自給自足目標,晶片製造商現在可以全力採用國產機器,儘管它們未達到令人滿意的性能或可能導致成本額外增加,這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觀察家說,長江存儲科技還試圖取得進展。

野村證券分析師Donnie Teng表示:根據行業調查和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回報,長江存儲科技預計中美貿易戰將進一步升級,因此決定提前訂購國產設備。該公司在今年6月訂購用於明年擴展的機台,比最初計劃提早幾個月。

中國大基金補貼半導體廠商

北京上個月宣布更多獎勵和補貼措施,以加速其本土晶片產業的發展,包括對部分晶片製造商免徵10年所得稅;還鼓勵晶片生產商在上海科創板(STAR)和深圳交易所創業板(ChiNext)等市場上市來籌集資金。

野村證券說,中芯國際最大的客戶華為佔其收入的20%,是該公司研究和使用更多國產半導體設備的推動力。但是進展緩慢。中國28奈米晶片設備目前只能滿足20%的需求,中芯國際還需要採購日本、南韓和歐洲的半導體設備,才能建立一條去美化的生產線。

中芯國際的聯合執行長趙海軍在8月法說會上證實,該公司正採購中國製晶片製造工具和材料。

他說,「在我們看來,中國國內許多關鍵的芯片設備和材料製造商也已經上市,並從當地資本市場獲得大量的資金支持。」「儘管與現有市場領導者相比,這些公司的規模仍然很小,但我們認為未來是光明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與他們合作並測試這些本地供應商,但我們不期待這些追隨者能夠很快取代任何領先的供應商。」

半導體設備市場被歐美日廠寡占

長期以來,三家美國公司應用材料、Lam、KLA、歐洲的ASML、日本的東京威力科創一直領先的半導體設備商。

在晶片業鮮為人知的中國新興公司包括Naura、Hwatsing,ACM Research、Mattson Technology和Shanghai Precision Measurement Semiconductor。

他們專門研究各種生產和測試工具,許多工具得到北京所「大基金」的金援,「大基金」是半導體行業的國家融資平台。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