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做乳房超音波、攝影時,在生理期前後會有不一樣的結果?X光片子上面有很多白色點點,該如何確認它們是不是乳癌?在什麼情況下會變成乳癌?
女生的乳房在有生理期的年齡時,會隨著排卵、月經前後的不同荷爾蒙分泌濃度的影響,起了「微小」的變化。這時對乳房超音波檢查沒有太大的影響,偶爾會造成在月經來臨前,稍微看到水泡(囊腫)數量多一些,或纖維瘤大一點而已。
乳房攝影會儘量避免在月經來臨前幾天到一週進行,主要是因為攝影方式會造成生理期中產生腫漲的乳房更加疼痛,因而不能完全施壓,攝影出來的影像有可能不夠準確而影響判讀,同時也是避免增生中的乳腺較不穩定接受了輻射刺激。
Q: 為什麼有些人粗針「穿刺」是沒有癌症,醫生卻仍建議做「腫瘤切除」,後來化驗又呈現是癌症?
粗針穿刺通常是在「超音波」指引下,或是X光乳房攝影指引下完成,在有些情況下粗針穿刺會呈現「偽陰性False Negative」:
一、腫瘤太大,而且周圍產生纖維化,粗針在穿刺中因為組織太硬,每一次都只能夾到腫瘤的外層,造成結果出現「陰性」→沒有惡性細胞。在這種情況下,醫師通常會建議用手術的方式再求證一次。而手術切片因為是切除塊狀的腫瘤組織,或是整顆腫瘤切除下來,所以就比較容易偵察到惡性的細胞組織。
二、惡性腫瘤病灶較不集中的情況。有些乳癌是混合型的(零期及非零期),或是相當早期,當粗針穿刺入時,並不一定會「夾」到最具代表的那處。
如果粗針穿刺還是不可避免存在些許誤差,或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還要用粗針穿刺,全部都用手術切開來取樣不就好了?
手術切開取樣有幾個限制。時效上,因為必須排到手術中進行,有時會排上好幾週;但是粗針穿刺有時候在做完超音波就可以安排,彈性較大。而且手術完全切除,會在乳房上留下刀口(疤),並且有需要癒合的時間,這個刀口在日後需要手術時(若考慮到保留乳房原有外觀),會限制並影響外觀。
以現在的粗針穿刺技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乳房惡性腫瘤,都可以用粗針正確取到組織,而且做出準確的病理報告。加上粗針穿刺的傷口細小到不超過四公釐,在避免傷口感染、維持乳房外觀上,在在都比手術切開取樣為優。
乳癌的確診與症狀
Q:醫師如何確診乳癌?通常會有哪些症狀?
大部分姊妹回想自己當時被診斷或發現可能是乳癌的中獎者,或許都會記得「幾乎沒有症狀」、「只摸到一個硬硬的,不會有痛的感覺」,或是「我只不過是去例行檢查,照了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最後就……」。
是的,乳癌大部分是無症狀的,不會痛的硬塊,或者自己根本沒摸到(比較大的乳房有時一到兩公分時還是摸不出來),觸診、影像、切片是乳癌被診斷出來必須的步驟。
年輕一點的女性,小於四十五歲,大部分的影像是以超音波為主;大於四十五歲,國民健康署提供了每二年一次的免費乳房攝影篩檢,就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經由乳房攝影檢查出來的。
四十五歲前的婦女不採用乳房攝影作為主要篩檢方式,是因為乳腺組織的密度在這年齡偏向緻密,照出的影像在判讀上會有困難。切片目前大多以「粗針穿刺」方式,前述已有說明。